第156页

      穆凌寒点头,三人成虎,巴特耳一而再的和我扯上关系便是让我无法得到皇上的信任。
    闲王没有皇上的信任,便不能安心守住西境,鞑靼便可伺机而动。即便,无法拉拢闲王,也可除掉闲王。
    不过幸好,现在瑞王造反,皇上也没心思管你。你便在府中安心养伤吧。
    清理好伤口,明秋意又给他上药。
    这时,张元的声音在外面响起,他一向自持冷静的声音略微激动,王爷,莲娘来了!
    她?怎么会忽然从京师离开?难道是有事?穆凌寒十分诧异。
    是的。莲娘说此事非同小可,她要亲自同您说。
    那年张元等人随闲王来到巩昌府,莲娘却带着一部分人留守京师,一转眼,都快四年了。
    虽然前年因为王妃被害之事,张元返回过京师,可那时莲娘还是不肯跟他来巩昌府。
    明秋意知道莲娘是闲王在京师留下的眼线,也并非张元的妻子。她便赶紧给穆凌寒上了药,绑好布条,便起身告退。
    既然是重要之事,她还是回避一下。
    不必,我的事情,没有你不能知道的。穆凌寒拉住了明秋意,而莲娘和张元进来,便听到了这一句。
    莲娘神色微变,又很快恢复了正常,她和张元拜见了王爷、王妃。
    不必多礼,莲娘,是京师出了什么事情吗?
    莲娘点头,王爷,瑞王造反,并不简单。六王爷在京师装病时,悄悄和云王、景王都有往来。我离开之前,发现云王、景王都有部署,所以,我大胆猜测,也许瑞王造反,只是一个开始。
    莲娘这番话,让众人都变了脸色。
    若莲娘推测是真的,那么这一世的情况,和原来不同了。原来瑞王、云王是相继造反被平定的。
    如今,若瑞王和云王、以及景王三王结盟,那么形势就发生了变化,皇帝不一定能平定叛乱,最后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而穆凌寒,也想到了这一点。
    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至少我离开之前,云王等人还没有异动。莲娘又说。
    我知道了。莲娘,这几年辛苦你了,如今到了巩昌府,便在这里住下来,过点安稳日子吧。闲王道。
    莲娘心中激动,声音低低的,是,王爷。
    张元,你先带莲娘去休息。
    等两人出去了,穆凌寒和明秋意对视一看,都感觉到了彼此对这件事的不安。
    如果莲娘说的是真的,我们怎么办?明秋意忧心忡忡,三王齐力造反,非同小可,届时大月朝只怕会陷入内乱之中。
    穆凌寒握住她的手,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谁也不会听我的。若是莲娘推测成真,只怕鞑靼会伺机而动,我能做的,也就是尽力帮周振守住西境了,只要边境不破,他们打来打去,谁赢谁输也差不多。就是苦了百姓。
    也是,闲王又能做什么?
    那,我们要不要提醒皇上?明秋意对皇帝不满,可也不忍看大月朝陷入内乱。
    没用了。莲娘回来路上过了两个月,现在,京师只怕已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张元打算把莲娘安排在偏院,王府的偏院除了阿霜宋池住了一处,其他三个院子都空着。
    结果莲娘不同意,要到去王府外面买个小院子住。
    王府这么大,没你住的地方吗?张元不解。
    王府住的女人,只有王妃和婢女,我住在这里算什么回事?住在外面,还能静心一些。莲娘道。
    你这话什么意思?你自然不是王府的婢女,但也是王爷的属下,我们都住在王府,你又为何不能住?张元皱眉。
    我和你们不一样。你们对王爷只有忠心,而我不一样。我又何必住在这里,看着王爷,日夜难受?莲娘咬着唇,索性搬出去,眼不见心不烦。
    张元不可思议的看着莲娘,四年了,我以为你已经想明白了莲娘,你不肯住王府,让王爷王妃知道了,他们怎么想?
    我只是不想让自己难过,让他们烦心。
    你说谎!张元打断她,你这是在逼王爷和王妃。不过,你想错了。王爷心善,王妃心软,但是却容不得你算计。
    莲娘一怔,有些心虚,你说什么,我没有
    张元叹息,你想搬出去,便是放不下。你越是刻意,心迹越是明显。王爷和王妃是聪明人,如何不知道?可不会有结果的。你想出去便出去住吧,我让袍子在外面为你买一处宅子。
    到了下午,明秋意果然问起了莲娘。
    她在京师早已和莲娘相熟,当日她落水,莲娘也算是救了她。这四年,莲娘又在京师为王爷做了那么多事情,明秋意便有心安顿好莲娘。
    莲娘安排住哪儿,偏院有几处小院都空着,给她挑一处最好的住。
    提到这件事,袍子还有些不解,莲娘姑娘说,不住府里,她习惯一个人清净,要去外面买宅子单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