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这下穆凌寒更加错愕,明秋意知道的这般细致,可不像是空口白话,你,怎么知道这些?
    这般隐秘的事情,景王做的如此谨慎小心,太子和他都不知道,明秋意是怎么知道的?
    明秋意早为自己想好了借口,这件事说来话长,去年中秋宫宴,我去早了片刻,便随意去御花园逛了逛,无意中经过假山隐蔽处,听到了景王和愉妃在说话。他们说的,便是这件事。愉妃,是景王生母。
    穆凌寒瞬间一身冷汗,你也太不小心了!若是听到这种话,赶紧悄悄离开,怎么还听了那么多。
    这宫中隐秘之事,若是无心听到,被人发现,那可是死路一条。而且景王和愉妃说的是谋反的事情,事关重大。若是被他们知道明秋意偷听
    我当时也吓得走不动路,只好屏住呼吸,等他们离开后,才悄悄离开。我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便憋在心里,没有告诉任何人。明秋意赶紧解释。
    你这可真是捡回一条命。穆凌寒心惊不已。
    但是现在却派上了用处。
    这种用处,我宁可不要。也幸好明秋意机灵,没让人发现,否则,他现在可没这个王妃了。
    明秋意说出这件事的后果就是,穆凌寒晚上她陪着一起睡,不许她再去隔壁偏房睡了,原因就是穆凌寒表示自己受了惊,需要安抚。
    当晚,穆凌寒让石头带话给张元,调查这件事,两天后,张元就带来消息,景王借助妻弟,在封地秘密招兵买马,打造兵器的事情属实。
    然后,穆凌寒让人向太子揭发了这件事。这下,太子再也顾不上穆凌寒,转而全心全意去调查景王意图谋反事情了。
    毕竟,以闲王的能耐谋反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他即便有谋反的心,若是要筹划,也要数年光景。
    而景王呢,眼下太子还没登基,他便在封地招兵买马了,太子是否能顺利登基还难说,所以,不除掉景王,太子心中难安。
    不过,太子也不想打草惊蛇,便暗中调动自己人,去收集景王罪证,打算时机成熟,就将景王一网打尽!
    这样,到了五月十五,闲王带着王妃以及王府侍从十数人,前往封地,因为闲王封王不久,还没有组建自己的护卫营,于是皇帝便从京军中调出一卫,专门护送闲王及家眷前往封地。
    太子听了这件事,又是火冒三丈,只是此时,他需要调查景王预谋谋反的事情,无力分心再对付闲王了。
    几日后,闲王的队伍,便走出了京师范围。
    这只护卫闲王去封地的京军卫指挥使是何原,他此前和闲王并不相熟,但是对闲王纨绔之名却早有耳闻。
    何原虽然出身一般,却十分刻苦上进,他的父亲只是一名千户,他承袭了父亲的之位之后,因为能力出色,被提拔成了指挥使。
    因此,何原十分看不上出身高贵却自甘堕落的闲王。被派来护送闲王,何原有些憋屈。
    闲王因为受伤,便一直和王妃坐在马车中,因为要配合闲王马车的速度,整支队伍速度十分慢,这走了几日,才走了不到一百里。
    若是按照这个速度,走到闲王封地巩昌府王府,怕是三四个月,再加上返回京师的时间,只怕半年都不止。
    他这一离开京师半年,也不知道京师局势如何,如今皇上身体不好,京师局势瞬息万变,再这个紧要关头,他本应该在京师中静待时机,一飞冲天,结果
    ---------------
    第49章 失望
    ==============================
    何原心中觉得万分憋屈。
    忽然,王爷侍卫石头骑马过来,何指挥使,王爷说要休息,麻烦让护卫队原地停下。
    又来了,何原心中叹气,这数天来,他对闲王已经有了了解。
    这一路,闲王不急着前往封地,反而走走停停,一会儿饿了要吃现做的饭菜,一会儿无聊了要出来吹风看云等等。
    何原是真不明白,这闲王对自己目前的处境,难道一点不知道吗?如今不趁着皇上护佑,赶紧跑到封地去躲起来,还在这里慢慢吞吞看风景?此前被刺杀的事情,他难道就忘记了?
    这京中有人,可不想他去封地啊。
    哎,竟然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想不明白,这闲王果真是草包。
    石侍卫,这走了三四天,咱们才走了不到一百里,这速度委实太慢,麻烦你
    石头打断何原,王爷说了,慢慢走不急,他要休息好,心情好,才能养好伤。若是急着赶路,导致王爷伤情恶化,反倒不好。再说了,王妃身体虚弱,若是急着赶路,让王妃累病了怎么办?
    我明白了。真是好心当做驴肝肺,他提醒闲王尽快赶往巩昌府,也是为了闲王好,既然闲王这么不怕死,那就慢慢走着吧。于是何原让护卫队停下。
    他让护卫队中几名千户去整顿队伍,自己则去看闲王这次又要干什么。
    只见闲王扶着王妃下了马车。
    那闲王妃何原知道,是差一点成为了太子妃的明太傅之女,阴差阳错之下,竟然被皇帝赐婚给了闲王,这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啊。
    何原心中惋惜。
    不过,经过这几日他的观察,他发现王妃似乎并不懊恼这桩婚事,和闲王相处起来格外亲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