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明小姐别介意了,我们现在不就认识了,正好,我新谱了一首曲子,想请明小姐帮我听一听。
    夫人抬举我了,我天赋不佳,只懂拾人牙慧练熟他人曲谱,又怎么好点评您的曲子呢?
    这话,让莲娘意外,明小姐,你这未免过谦了,您的琴艺,是京师中人人都知道,不仅在同辈这出类拔萃,在整个京师中,也是很少逊色他人的。
    那不过是虚名罢了。其实我在琴艺上面并没有天赋,不过是熟能生巧。实际上,我其实并不那么喜欢弹琴。真的很惭愧,有时候我甚至想,弹琴对我而言,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博得虚名。
    明秋意的坦白让莲娘大吃一惊,明秋意并不喜欢弹琴她不奇怪,这世间无数人为了名利或其他的目的,身不由己的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她震惊的是,明秋意竟然能如此坦然的说出自己不爱琴。这世上追逐名利者,几个人能坦然承认自己叶公好龙只为了名利呢?
    也许这只是名小姐一时的厌倦,等过些日子,心境平和了,又会想弹琴了。这并不奇怪,很多人在专研某件事情时,偶尔也会产生厌恶的想法,但是并不代表不喜欢。
    明秋意知道莲娘是在安慰自己,但是她心里明白,自己真的并不热衷弹琴。若是修生养性或者打发时间,她宁可选择其他的事情。
    既然明秋意此时对琴没兴趣,莲娘就和她聊了一些别的事情,两人初次相识,能聊的话不多,明秋意很快打算告辞了。
    狗子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明秋意叫了好几次,小狗子才东倒西歪的跑过来,看狗子可爱憨憨的样子,莲娘都忍不住摸了几把。然后才依依不舍送别了明秋意。
    晚上,穆凌寒因为有事找张元商量,又来到庄子。
    和张元聊了一会儿,穆凌寒看到堂屋中间的桌子上,放了一个食盒。
    这食盒是素色木质的,盒身没有任何雕花,十分朴素,看着有些眼熟。
    这是什么?穆凌寒忽然中断了话题,指着桌子上的食盒问。
    哦,莲娘说下午明小姐来过,这是她送来的。公子,宫里传来消息,皇上的身体
    穆凌寒摆摆手,并不想继续聊下去,他颇有趣味的走上前,拿过那个食盒,然后打开盖子,是栗子糕。
    穆凌寒拿了一块糕点,咬了一口,嗯,熟悉的味道。很甜,他喜欢。
    于是吃了一块,他又吃一块。
    看着穆凌寒一门心思吃栗子糕对他不理不睬,张元神色复杂,果然,三皇子正经不到一刻,立马就恢复成好吃懒做的模样了。三皇子说自己闲散纨绔只装出来的,可张元觉得似乎并不是如此。
    吃了几块栗子糕,有点腻,穆凌寒又喝了几杯茶,感觉到有点撑,便到院子里走两步。
    不多久,屋子里的莲娘和堂屋中的张元,都听到穆凌寒的一声惨呼,我的秋兰,怎么这样了?!
    莲娘和张元赶紧跑到院子里,只见穆凌寒蹲在院子一角。
    莲娘感觉不好。因为前一月,穆凌寒在山中发现了一株罕见的秋兰,便将兰花移植到院子的角落。
    她赶紧跑过去,果然见那种秋兰被碾压得不成样子,似乎被什么坐了一屁股一样。蹲在一旁的穆凌寒,脸色极为难看。
    莲娘感到惭愧,这株秋兰,本应该是她照看的,只是
    今日下午,明小姐来访,她带了一只小狗。当时我和她聊了几句,想必那只小狗不小心躺在这里打了吨。请公子恕罪,莲娘没照看好秋兰。莲娘想了想,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穆凌寒听了,脸上错愕,明秋意的小狗?这个明秋意,还真是无处不在。
    明日我去山上再为公子寻一株,公子不必难过。张元赶紧说。
    罢了,意外得之是惊喜,刻意去寻就没意思了。对了,莲娘,下次见了明秋意,告诉她,栗子糕的糖,可以再多加一点。
    公子,你不怕牙疼吗?!
    转眼到了腊月,过几日是明太傅明宣的生辰,明秋意不好继续窝在京郊庄子装死,只好收拾了一些东西,回到了城中的明府中。
    不过,明秋意打算是暂住,等过了这段日子,她得找个理由再搬回京郊庄子里,去过自由自在的日子。
    只是,到了府中,她不得不又改变作息,虽然不似以往那般刻苦,卯时刚到就起,不过也得早起梳妆,请安,用功,把父亲给应付过去。
    早上还得梳妆打扮,明秋意不再如同以前那般要求,若是以前,她的妆容要处处精致,处处妥帖,一个时辰才弄好。
    而现在呢,半个时辰的时间,洗脸漱口,梳头,随意上上妆,也就凑合过了。这新派给她的梳妆婢女,整个人就很懵逼。一腔热情无处使。
    至于用功,她会练习一会儿琴,然后假装在房内读书,让十一帮忙看守,她便在闺房里小憩一会儿。想到原来一世因为日日早起,操劳早逝,这一世,她格外爱惜身体。
    这天,明秋意准备做些栗子糕。
    原来,前两天离开庄子的时候,明秋意特意去找莲娘告辞,莲娘说很喜欢吃她的栗子糕,若是还甜一些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