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房东一向喜欢新奇的事物。
    说到这里,邢远仿佛已经听到了房东一如既往的爽朗笑声。
    第29章
    邢远继续翻译,在笔记本上写着罗尔塞语的单词以及拼法。
    罗尔塞语是音素文字,字母36个,音素48个,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当然这只是比较官方的说法,面向包括【盲者】在内的普通市民。
    邢远后来发现,官方对罗尔塞语的描述其实并不完全准确,他们在模糊一些东西,真正的罗尔塞语并不完全是公布出来的那样。
    什么意思呢。邢远在学习中发现,不同等级的公民使用的罗尔塞语在几个方面上存在差异。
    【盲者】、【无知者】使用的是通用版罗尔塞语,而【察知者】之上使用的罗尔塞语则有所不同。【察知者】、【初见者】的市民会使用前两者所不用或极少用的词汇,还有句法、语法。
    因此,邢远可以根据异界朋友们的语言习惯,大抵判断出他们是在【察知者】之下还是之上,但是更高的区分,因为缺乏语料和交流,他还没有完全摸清。
    但这是一个神奇的发现,这意味着,不同等级的市民所使用的语言存在等级上的区分,他们所受到的语言教育是不一样的。
    而更神奇的是,异界高层居然可以实现这点,想必用的是自己想象不到的手段吧,比如说魔法。
    异界朋友对知识的警惕体现到了语言的等级化上。通常来说,语言是知识的最好载体,限制知识必然从语言学习开始。刚来异界的时候,我只能找到非常初级字词典,就是这个原因。
    邢远回忆过去,忽然感觉时间过的真快。
    也许有人会问,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交流,怎么可能实现语言上的等级化、区别化。
    但历史上还真不是没有,语言的等级色彩、群体色彩即使是在现代都还存在,只是表现形式没有异界这么神奇,还会造成认知上的实质影响。
    但也不是说【盲者】就一定说不出高级概念,有时还是可以说出来的,关键在于对概念的自觉性,也即自己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表达什么,自己是概念的使用者,而不是被使用者。
    邢远估计,异界朋友原来使用的语言应该没有明显等级区别,是到了某个时点,比如几百年前,才发生了区别。
    不可思议,就像巴别塔的故事一样。
    传说,人类联合起来,试图兴建通往上天的高塔。而上帝毁灭了高塔,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人类自此各散东西,走向分裂。*
    这个故事有很多说法,最为普通的解释就是上帝因为人类触怒了祂,所以惩罚了人类。
    不过,邢远还知道更多、更神奇的解释,那只是人类视角的一种解释。
    现在想来,异界现在的情况就好像巴别塔的故事照进了现实。
    或者说,双方在问题的解决思路上达成了一致。
    不过,我的情况好像跟异界朋友不一样,我能清楚地接收他们的概念,理解他们的语言,不会在认知上屏蔽掉或者模糊掉【察知者】以上说出的高级概念、句法等。
    邢远对此有一个非常理所当然的解释,那就是因为自己是外来者。
    【盲者】是罗尔城针对他目前的认知水平所给出的判断,但实际上,自己应该是尚不受异界法则影响的【外来者】。
    在某种意义上,自己还真处在一个相对危险的处境。
    说到这里,我还真得感谢房东先生。
    房东先生热情又亲切,非常爱笑,总是鼓励自己。自己的异界市民身份还是房东先生帮忙登记的,要不是房东先生,自己恐怕到现在都找不到住的地方呢。
    高瘦、皮肤偏黑、乐善好施、又爱笑的大善人,大概就是邢远对房东的基本印象。
    可惜的是,房东先生平时行踪不定,基本只会在收租日出现,不知道都在哪里忙事业。
    想到这里,邢远余光看见当前时间已经到了9:56,自己居然已经浪费这么多时间了。
    他很快翻开笔记新的一页,在上面飞快地写了几行字。
    但是几分钟后,他又划掉了。
    因为不满意,漏词,6个词的拼法错误,8个词的用法错误,3句话的语法错误,描写的方式也过于平铺直叙,还不自觉地写出了多余的东西。
    之前的几次翻译,他都依靠了字典词典,这一次,他想抛开工具,就像外语作文的现场考试一样,自己对着白纸进行翻译。
    但结果是比较失败的,满分一百分的话,结果才不到60分,说明自己的自主翻译能力还远远不够。
    神话的语境虽然是比较超脱现实,但不能是借口。
    邢远没有灰心,再看了几次字词典,心中默记,尝试组织句子,在纸上多次练习。
    体会得差不多了之后,他点开其他网页,阅读起异界比较大众的神话书籍,积累素材。
    密密麻麻的音素文字看多了,也会让邢远感到头晕。
    音素文字啊果然不是很适合我。
    邢远又喝了一杯茶。
    音素文字,指的是英语这类的文字,辅音元音分开表示,还原到了发音层次,细化到了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