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页

      邢慕铮这回带的五百士兵皆是徐猛精挑细选的精兵,他们原就护在邢慕铮的帐篷周围,一听连忙赶来在邢慕铮身边围成一个圆,李清泉与另一将士在邢慕铮身侧,邢慕铮将剑插于地中,看似如倚拐杖,实则稳如苍松。
    刺杀在于快准奇,倘若一击不中,就很难再得手。并且这里毕竟是燮国领地,蒙让也不敢让更多人乔装打扮过来暗杀,因而只派了三十六人过来。这三十六人都立了军令状,不死不归。他们眼见邢慕铮被层层护卫,惟有拼尽全身力气,然后,慷慨赴死。
    待最后一个刺客倒下,邢慕铮身形一晃,李清泉连忙扶住他,叫了一声:“大人!”
    邢慕铮摆手道:“不必管我,快去看徐将军!”
    待李清泉搀扶着邢慕铮到了医官的帐篷外,已经听见何谈的哭声。
    徐猛死了,如邢慕铮预料。
    邢慕铮原还不想让徐猛这样早死,叫他死在战场上更加顺理成章,可惜这徐猛已被永泰帝废了,身为一军统帅,畏手畏脚胆小多疑,让他领军只能叫更多将士无辜牺牲。因此邢慕铮出了此策,他知道若放出风声,蒙让定不会错过良机,依他的做为,定是派刺客而来。邢慕铮正是利用了敌帅的心思,借他的刀杀了徐猛。
    第三百三十五章
    邢慕铮当即下令折返鹏州,为徐猛下葬。
    钱娇娘见丈夫全须全尾的回来,放下了心。邢慕铮虽说已提防着蒙让,并且还有亲兵暗卫跟随,他必无危险,但钱娇娘还是悬着心。见他回来了,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自然,她也很乐意听见徐猛“舍己救人”的死讯。
    邢慕铮写了一封折子给永泰帝,也让何谈写信给徐府报丧。奏折还在路上,援军已到了鹏州。领军的将领名为许翼昭,正是邢慕铮当年大军左军将领,此人骁勇善战,可独挡一面。当年封赏之时,许翼昭受封左将军,镇守嘉南关。此回他正好回永安换防,便领了旨带了十万燮军前来。
    永泰帝接到噩耗时如丧考妣。他着实没有料到邢慕铮才去了不多久,徐猛就死了!并且听得自己在徐国公府的暗探来禀,那徐猛竟是真是自个儿死的,还是自告奋勇救邢慕铮而死的!真真是个蠢材!
    徐猛之死在朝中揭起了不小的波浪,但当务之急是给边境大军一个新主帅,否则群龙无首,如同散沙。只是说急大臣也并非火烧眉毛,前兵马大元帅就在鹏州坐镇,那徐将军护邢侯而死,不就表明他自己也认为邢侯于他更重?
    永泰帝最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他越不想让邢慕铮坐上大元帅一位,这事就越来得快。只是将领易得,主帅难求,徐猛德不配位,平白折损几万人马,他若再寻个无将帅之才的人去,恐怕众臣的奏折就要像雪花似的堆满他的御案了。
    如今勉强能与邢慕铮抗衡之人惟有洪泰,可永泰帝更怕放洪泰去了,如虎添翼,自己更加危险。
    他辗转一夜,于朝堂提出邢慕铮身子不适,可暂代主帅一位。众臣皆默默无语。
    主帅便是主帅,这暂代二字是何用意?莫不是想等着人拖着病体打了胜仗,再随便找个人挂帅,将邢侯的功劳都抢了去?这样的小家子气,防臣子如防贼,岂不叫人心凉?
    杭致头一个站出来据理力争,众臣子齐齐附和,永泰帝不得不去了暂代二字,发旨让邢慕铮接任帅印兵符。
    邢慕铮接到圣旨时,几不可闻地松了口气。他与钱娇娘道:“我怕皇帝让洪哥过来。”
    “为何?”钱娇娘问。
    邢慕铮道:“洪哥忠肝义胆,最忠燮朝皇室,他若过来为帅,我就为难了。”钱娇娘皱眉,“你与他那样好,他不能理解你的苦楚么?”邢慕铮摇头,“人各有志,洪哥忠君已入骨髓。”“便是那人是昏君,暴君,他也忠?”
    邢慕铮无奈笑笑。
    钱娇娘沉默片刻,心里想怕是总有一战,但她看了看邢慕铮,没说话。
    邢慕铮的帅印接得十分顺利,没人会质疑大燮战神,更何况将领们多为邢慕铮旧部,自是知道他的厉害。因此便是邢慕铮现下病重无法上前线,将士们的士气也都大振了。
    钱娇娘终于真正领教了自家丈夫那犹如天助的用兵如神,原本打得燮军节节败退的西犁军,面对邢慕铮布阵下的燮军,却如束了手脚全无法施展,便是那凶猛的西犁狼兵,都如困兽被猎人围猎。
    打了两场,败了两场,蒙让连夜退守实南州,探子回报他将一部分兵力调去了通州。看来是打算守实南而攻通州。
    第三百三十六章
    邢慕铮等着他退兵,他本就不耐烦跟他扯皮似的打,邢慕铮原就打算先破古达。他早已秘密分批遣兵上了通州,等蒙让一退,邢慕铮就让许翼昭坐镇鹏州,他带着尉徵卫等人上通州,一旦杀了古达破了西犁军,再两面夹击直攻实南州,将西犁兵赶出河门关。
    钱娇娘依然留在了鹏州,这回不是邢慕铮不让她去,而是钱娇娘自发留下的。鹏州打了两仗,便是再神机妙算也有许多伤兵,钱娇娘揽了这事,让邢慕铮更无后顾之忧。
    钱娇娘身边跟着李清泉与彭时,很快得到了将士们的接纳,并且她很为将士们着想,做事又干脆利落,将士们缺什么就补什么,有伤的治伤,不能再上战场的给了体己银子送人回乡,亦或安排人做其他活计。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她都仔细列了单子,派人一个个地送骨灰连同体恤银子回乡给家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