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页

      “你就会血口喷人!我不把你当人看会处处容忍?单是刚才撒泼那一下就够治你死罪了!”
    朱昀曦气得背起手来回疾走,这女人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发飙的,要避免鸡飞蛋打他必须镇定。
    冷却一会儿,他忍怒激将:“我爱惜你的才华,知道你的志向,给你机会治国安民。你写书推崇舍身证道,为道义,名利性命皆可抛,真这么认为就不该抗拒进宫啊。还是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都是你编来钓虚名的。”
    柳竹秋比他先冷静,开诚布公交涉:“陛下真想让臣女进宫,请先答应三个条件。”
    朱昀曦以为有门,忙让她开口。
    “一、许我自由出入宫闱。二、许我私下会见外臣和其他平民。三、许我随时离京远行。”
    朱昀曦稍见柔和的表情转为凌厉:“岂有此理,你根本是在有意刁难!”
    柳竹秋认真道:“这是臣女辅佐您的三个必要条件。若非如此,臣女入宫便眼盲耳聋,不了解外界局势,如何为您建言?”
    “不是有东厂和锦衣卫吗?那么多人还不够你探听情报?”
    “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都可能有假,何况别人转述的。按规定锦衣卫和各地镇守太监每隔半年须上报各大州府的农作物售价,您知道上个月广州的棉花售价是多少吗?”
    朱昀曦哪里记得住这个,忙去书案上翻出相关奏疏,照着数据念道:“广州一斤棉花合白银六分。”
    柳竹秋纠正:“那都是几年前的老黄历了,广州地区本来四季温暖,老百姓冬天也不穿棉衣。这两年岭南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人们没有冬衣御寒,冻死无数。棉花价格因此飞涨,现在每斤不下白银五钱,穷人买不起,冬天仍穿麻衣睡草席。官员们上书请求朝廷拨款制冬衣救济,您收到他们的奏疏了吗?”
    朱昀曦懵然:“我只看到别处的受灾帖子,没见有广州的,那里物阜民丰,百姓竟这么艰难?”
    柳竹秋披露隐情:“广州商业发达是很繁荣,可钱都流进了地主商人的口袋。前年冬天广东全省雪灾,萧大人制定救灾方案,命境内的富户商贾筹措资金。财主富翁们当时吃了亏,后来便贿赂当地官员和宦官特务,让他们今后别再上报灾情。去年灾害重演,萧大人亲自去各地查看灾情,想上书奏报。广东巡抚和布政使还有镇守太监们都说他越俎代庖,处处施压设障,真正得以上报的灾情还不到真实情况的一半。其他地方难得萧大人这样的好官,更不知隐瞒了多少灾情。”
    朱昀曦惊讶懊恼:“他们竟这般明目张胆地欺君?”
    看他这么生气,柳竹秋替他悲哀。
    “他们就是仗着山高皇帝远才如此嚣张,不过就算在京城,您了解到的信息也不一定可靠。您吃的鸡鸭鱼肉,时蔬水果都是司苑局采买的。您相信它们的真实售价和向内库申报的价格至少相差十倍吗?光禄寺的仓库经常着火,您又是否知道原因?因为他们和内官监勾结,领了宫里的银子,却强抢商户和百姓的货物,然后再把货物拿去贩卖谋利,尽入私囊。遇上皇帝下令查账便纵火烧仓,用火灾掩盖罪行。”
    初次听到这些长期存在的灰暗秘密,朱昀曦脸色煞白,深感“独夫”处境之恐怖。
    再往下说没准会逼出他的心疾,柳竹秋提前总结:“这下您该明白我为什么不能进宫了吧,受这些奸邪蒙蔽是提不出好建议的。想让臣女有效辅佐您,必须保证臣女耳聪目明。”
    朱昀曦无奈又固执地说明难处:“你现在已成众矢之的,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以男子身份行事了。让宫外的女人涉政,不止文武百官反对,宗室也会借这个理由攻击我。”
    他处处顾及自身利益,柳竹秋厌恶他的自私,决心寸步不让,若要强买强卖,大不了鱼死网破。
    这时冯如月的到来打破僵持,柳竹秋看她的脸颊比过去消瘦凹陷,想来随着身份提升,压力也更大了。
    冯如月听说柳竹秋入宫便赶来了,听外面的宫人奏报,已知丈夫出师不利,急忙相助,对柳竹秋说:“陛下有许多政务要处理,妹妹到我那里去坐会儿吧。”
    作者有话说:
    ①终南捷径:唐代有个叫卢藏用的人,他颇有些才气,却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卢藏用费尽了心思,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当时,人们对隐士都非常崇拜,认为他们都是一些饱学之士。于是,卢藏用跑到终南山修炼起来,并且想方设法散布消息,好让大家都知道他去做隐士了。卢藏用的这种作法还真的起到了作用,很快,朝廷就发下命令,任命他为左拾遗。 [5]
    当时,终南山还有一位真正的隐士,名字叫作司马承祯。司马承祯从小读书刻苦,学识非常高。但他却不愿意做官,成年后来到终南山,出家做了道士。女皇武则天听说司马承祯的修行非常好,而且又饱读诗书,因此下诏邀请他到朝廷做官。可司马承祯只在长安住了几天,便要求回终南山继续隐居。武则天见挽留无用,只得答应了他的请求。司马承祯离开长安的时候,许多官员都前来送行,卢藏用也在其中。卢藏用看了看司马承祯,用手指着终南山的方向,意味深长地说:“那里另有妙处啊!”司马承祯听了,微微一笑,说:“在我看来,终南山却是一条做官的近路啊。”一句话说得卢藏用非常尴尬,无地自容地走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