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晚上睡觉前,苏酥想发信息给江以北,问问他今天都做了什么,虽然不问也知道他应该是在画室里关了一天。
    她对着两个人的微信聊天界面,手指动了动却没打字。
    上次主动发信息给他还是旅行前,她问他什么时候有空来北京把离婚办了。
    苏酥放下手机,去客厅溜达了一圈,浇了浇阳台上的花,收拾起晚上和李小燕一起看电视时掉在地上的瓜子壳,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塞满了她爱喝的酸奶和饮料。
    只要苏酥在家,苏文祥都会把冰箱塞的满满当当。
    苏酥看了眼苏文祥睡觉的书房,两口子嫌弃彼此睡觉打呼噜,已经分房两年多了。
    李小燕洗完澡,穿着睡衣从卧室出来,看到叼着酸奶在客厅里晃悠的闺女。
    “多晚了还不睡。”
    苏酥:“热身。”
    李小燕笑着骂了句神经病,径直进了厨房。
    苏酥屁颠颠跟了进去,“大晚上的,做什么好吃的?”
    李小燕:“把面泡上,明天早上给你烫面皮吃。”
    苏酥:“费那劲干嘛,出去吃得了。”
    李小燕:“外面跟我做的不是一个味儿,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当我愿意费这事呢?”
    苏酥便靠在流理台上看李小燕拿出个不锈钢盆,倒进去半盆面粉,放在净水器细小的水龙头下,一边接水一边用长筷子搅合。
    苏酥清清嗓子,忽然不咸不淡地问道:“你跟我爸还好吧?”
    李小燕白了苏酥一眼,“过日子有什么好不好的?倒是你,怎么跟他越来越生分了,没事跟你爸多说说话,你小时候不爱搭理我,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现在可好,一整天跟他说不了两句话。”
    苏酥默默听着李小燕唠叨,不打断,也不接茬。
    她大多数时候觉得自己很了解李小燕,可偶尔也有恍然间猜不透这个人的时候。
    就好比此刻,她猜不透那场毁掉她十八岁前所有美好记忆的家庭危机,为什么在李小燕这个当事人身上没留下半点痕迹,仿佛随着那场劫难灰飞烟灭的就只有苏酥自己。
    苏酥回到床上,热身完毕,她准备给江以北发信息了。
    微信里却静静躺着他十分钟前发来的一句话。
    “睡了吗?”
    苏酥裹进被子里,随手拍了拍枕头,躺成舒服的姿势,就像看电影之前要把爱吃的薯片拿在手上一样。
    她回复:“还没有呢。”
    江以北:“下午做什么了?”
    苏酥:“出了个柜。”
    江以北发来一个问号。
    苏酥边笑边打字:“放心吧,我性向正常。”
    江以北:“......”
    他正坐在房前的台阶上抽烟,明灭的火星勾勒出他唇角牵起的一瞬。
    性取向正不正常他能不知道吗?
    草丛里小虫断断续续叫两声,一轮即将圆满的月亮挂在夜空,江以北把烟头按灭在台阶上的烟灰缸里,起身回到画室,平生第一次感觉到房子大了住着有点空。
    苏酥:“你今天都做什么了?”
    江以北:“画画。”
    他放下已经拿在手里的画笔,低头又补充一句。
    “大体上已经画完了,正在调整细节,三两天大概就完活了。”
    苏酥:“太好了,对了,餐桌上有月饼,你明天记得吃。”
    她问了孟朝朝,得知江以北只爱吃纯莲蓉的月饼,临走前给他买了点。
    江以北:“嗯。”
    苏酥:“傍晚我跟我妈去附近的夜市溜达了一圈,从前那个卖炒面的奶奶不在那边了,听说是年纪大身体不太好了,卖夹馍的那个大叔还在,可惜我晚上不敢吃面食了,我们这条街也有钟楼小奶糕,我吃了根红豆的,我妈吃了根绿豆的......”
    苏酥在微信里东拉西扯了一堆鸡零狗碎的话,却扯不动她想告诉他的那句话。
    “我们这边比成都干燥,从机场出来时降下车窗,一下子就感觉到秋高气爽了。”
    “隔壁家那个小孩养的狗长大了,看见我就摇尾巴,好像还能记得我......”
    她越扯越远,江以北那边一直安静。
    苏酥扯到最后困了,发了句晚安。
    安静了好半天的江以北回了三个字。
    “想你了。”
    第七十一章 可实际上那个付出多少都无所谓的人才是真的在主导着这段关系吧。
    苏酥爷爷退休前是个国营企业的厂长,奶奶是小学老师,两个人退休后帮晚辈带了几年孩子,等孙辈陆陆续续长大后,老两口便不肯在城里住了,回到了长安区下辖的一个小村子里安度晚年。
    村子傍着翠华山,老宅房前屋后都是灯笼柿,家家都种着猕猴桃。
    苏酥小姑前年把孩子送进大学之后就回去和老两口一起住了,一边照顾老人,一边打理老家的一个猕猴桃果园。
    果园不算大,以前交给了同村的一户人家打理,不收租金,只在每年秋天猕猴桃成熟的时候,苏酥大伯或是爸爸回来摘些果子放到苏酥爷爷奶奶家里,几个兄弟姐妹谁想吃谁就去老两口那拿。
    四个兄弟姐妹里,苏酥小姑的经济情况是最差的,她回老家之后每年在微信上卖猕猴桃能挣点零花钱,起初还想分给三个兄姐一些,结果谁都不肯要,每年还是照常贴补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