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页

      刘父被人拦着,眼睁睁的看着顾晓晓挂了电话,拿手拍着大腿叫到:“孽畜啊,我是养了个白眼狼。嫁了人一声不吭的跟野男人跑了,现在又带着几个男人回来,是想活生生气死我们老俩啊。”
    他说话极其难听,看热闹的街坊相邻不嫌事儿大,议论起刘春花在外面的生活了。
    不管什么时候,桃色新闻总是最引人注意的。
    顾晓晓耳力极好,听着他们顺着刘父的话,猜测她在外面被人包养,或者做那种生意,心下不由冷笑。
    只是鄙视之余,众人语气里竟然隐隐的还有羡慕。顾晓晓冷笑,她可知道为什么这些人想法那么脏,因为大杨镇里,被家里逼着出去打工,死命要钱的姑娘们,一时想岔了出去给人做二奶小三的,还有到红灯区的都有。
    都说笑贫不笑娼,大杨镇里的人思想更进步,他们是一边拿着姑娘们在外面挣命换的钱,一面嫌弃着姑娘在外生活作风不检点,将女儿当做家里的耻辱。
    所以,大部分在外面走上那条路的,最好的结果就是找一个同样在外打工的,一起凑合着过日子,偶尔还要应对家里无休止的要钱。
    顾晓晓也不急,就在门外僵持着,没有强行进门,她还找了个石墩子,悠闲的坐在了那里,无视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毕竟,虽然这是刘春花的家,但她要是带着人强闯的话,被安一个强闯民宅的罪名就不好了。
    顾晓晓坐了还不到半小时,路东头,几个人簇拥着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朝他们的方向走了过来。
    顾晓晓远远看了一眼,倒是有印象,这似乎刘家族里一个长辈,跟刘家还是没出五服的亲戚。
    在乡下,要是哪家出了什么事儿,不管是亲戚之间还是父母子女之间,大家都会自发的将本姓里的长辈请来调和。
    顾晓晓之前只顾着防刘家和孙家了,如今见人簇拥着刘家一个长辈来了,才想起这么一出。
    不过,刘春花记忆中,这些长辈留下的可不是什么好印象。逢年过节要磕头,压岁钱只有男丁才有,她不愿嫁到孙家时,也是这些长辈轮番来施压教训,逼着她听家里话的。
    若知是劝说刘春花怨气恐怕还没那么大,但她几乎是被人绑着绑到孙家的,帮着刘耀祖他们做这事儿的,当然是那些所谓德高望重的长辈家的男丁。
    所以,人来了顾晓晓也没动弹,只是琢磨着,对方年纪大了,她待会儿要记得口下留情,别把人刺激到医院去了,又多添许多麻烦。
    眼看着族亲来了,刘父刘母眼睛亮了起来,老远就喊到:“刘公,您老来了,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这丫头简直太不像话了。”
    虽然说是本家,但由于刘耀祖实在太混,刘春花一家在族里名声就是个臭头,但要是牵涉到大事儿,族里长辈还是要管上一管的。
    ☆、第六八四章 逃离24
    刘公年纪近八十了,走起路来颤巍巍的,他是老刘家年纪最大的长辈了。
    他脸皱的的像核桃一样,瘦骨嶙峋的手背上布满了老人斑,被两个年轻小伙子扶着,眯着眼睛吃力的打量着顾晓晓。
    眼看她坐在石墩上岿然不动,刘公还没说话,他旁边两个小伙子先愤愤不平的开口了:“刘春花儿,老爷子来了,你还坐在那里不动弹,有能耐了啊。”
    一个话刚落地,另一个哼了声接到:“这脸皮得比城墙还厚了,在外面喝了几年猫尿,回来就死乞白赖了。”
    顾晓晓任凭他们讽刺也不搭话,将手机拿了出来,自顾自的看起了手机报推送。山里信号不好,不然她还能上个网页找点儿东西消遣一下。
    刘父刘母眼巴巴的瞧着来人,本家人到了他们也多了几分底气,冲着几个穿西装的人吼道:“我跟你们说,我可是刘春花她妈!”
    旁边刘父赶紧加了句:“我是她爸!”
    “她在外面就是有天大的出息,她也是我闺女,这世上还没有当娃儿的打爹妈的,你们替她做事儿,要遭天打雷劈的。”
    顾晓晓掏了掏耳朵,打了个哈欠,意兴阑珊的斜了刘父刘母一眼。他们从见面叫嚣到现在,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词汇量实在是太匮乏了。
    刘公手里拄着龙头拐杖,他艰难的走到了大槐树中,皱巴巴的脸黑沉沉的盯着顾晓晓,将拐杖往地上一砸,喝到:“混账东西,还不给我跪下。“
    如果不是刘公身体黑瘦,这一拐杖砸下去,自己差点被带的摔倒,那还是很有几分气势的。
    顾晓晓印象里,当初刘耀祖十五六岁四处闹事儿,被人撵到家里骂时,刘公也曾出面教训过他。
    不过,刘耀祖死猪不怕开水烫,随便他们教训,照样跑出去偷鸡摸狗不亦乐乎。
    刘家的宗族权威遭到了挑战,又没人想搭理刘耀祖这个烂人,刘公干脆不管他了。
    “为什么要跪下,诸位,我今日回家是来拿身份证的。这是个人私事,大家要是想看热闹尽管看,要是想插上一脚,那就等警察来了,一起到派出所坐坐。”
    顾晓晓神情似笑非笑,故意提高了声音,让周围凑热闹的人也一并听着。
    刘耀祖听到她这样说的,气的用脚起踹拦住她的保镖大声喊着:“柱子,三旺,你们过来帮帮忙,把这几个傻大个儿弄走,不能让这些外人骑在咱村儿人头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