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页

      因为核裂变不仅是反应堆本身有辐射,核裂变产生的核废料辐射也非常强,并且寿命很长,难以处理,很容易成为新的污染源。
    所以,所有这些清洁能源,都只能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补充。
    而核聚变则完全不同,核聚变所需要的原材料是氘,这种元素在海洋中的储量非常丰富,可以支持人类使用几百亿年。
    并且,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物质是氦,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本身也不具有辐射污染性,并且在工业上也有重要用途,也就是说如果用核聚变发电,需要担心反应副产物的处理问题。
    另外,核聚变反应堆的安全性,本身也要高于核裂变反应堆。
    因为核聚变需要高温才能进行下去,一旦发生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的事故,变回导致核燃料温度降低,核燃料温度降低之后,核聚变反应就会自动停止。
    可以认为,如果可控核聚变的技术难题能够得到突破,那么毫无疑问,核聚变能是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能源行业的主导的,全世界也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但同样可以想象的是,这其中的技术难度也是相当高的,即便是陈颂也不可能轻易做到,他同样不可避免地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或者说走进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找不到出路的迷宫里。
    和陈颂正好相反,童一淮的研究却进展迅速,已经发表了好几篇论文,课题组的最后一篇论文也已经投出去,只等着最后的结果了。
    暂时没有新工作的童一淮体贴地帮陈颂按摩有些头痛的头部,虽然他觉得这种头痛可能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心理性的。
    一边按摩,童一淮一边说道:今年师门聚会参不参加?
    这个师门聚会说的当然是唐院士门下学生的聚会,现在唐院士已经彻底退休在家,不过身体还算不错,偶尔也还能就一些前沿科学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搞研究的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脑子确实转不动了,记忆力也不行。
    他们这些在幽州市的学生,有空就会去探望,并和唐院士聊聊天,经常也能在聊天中得到一些启发。
    不过师门聚会是学生们自己搞的,因为大家现在都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并不是每一年的师门聚会都能聚集所有人,大家都是有空就去,没空就不去,其他人也能理解。
    陈颂动了动,说道:去吧,反正现在研究也陷入了困境,不如给大家放个假,正好也休息一下脑子。
    机器还需要关机休息呢,人脑虽然比机器更紧密,但显然偶尔也需要放松放松。
    他们师门聚会还是有点内容的,不是就吃顿饭的事,而是安排了一整天的活动。
    今年的活动就是在一家山庄里,活动还挺多的,当然也不要求所有都参加,大家也不搞团建那一套,想玩就玩想休息就休息。
    陈颂和童一淮在进去之前,还发现了旁边有买糖葫芦的,买了一串拿在手上,走进去的时候顿时成为了全场焦点。
    主要是,谁见过一个院士,手上拿着一串糖葫芦啃啊?反正他们都没见过。
    但反正也没谁规定院士不能吃糖葫芦对不对?所以大家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陈颂还年轻,还不到四十岁呢。
    陈颂笑眯眯地师兄弟姐妹们打了声招呼,这里的大多数人他都认识,只有一个是以前没见过的,不由好奇地多看了两眼。
    今年负责组织的师兄说道:这个家伙陈师弟和童师弟都还不认识吧?这是叶四暮,你们以前都没见过他,第一次参加师门聚会。
    陈颂回忆了一下,好像是在师门群里看到过这个名字,但平时也没见他在群里说过话。
    他正想着,就听到叶四暮叹了口气说道:这不是不敢回来,怕老师打我吗?
    陈颂愣了愣,虽然唐院士是个蛮严厉的老师,但动手打人应该真不至于吧?
    似乎是看出了陈颂的想法,叶四暮嘿嘿一笑,说道:对别人可能不至于,但对我可真不好说。老师年纪大了,我这不是担心他伤着自己的手,或者闪着腰了吗?
    陈颂:他为什么觉得,这个人好像还挺骄傲?
    负责组织的师兄翻了个白眼,说道:这家伙曾经也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可惜博士毕业之后没有继续在物理学方面发展,转行去做别的了,把老师气得不轻,后来都不想提他名字了。
    陈颂:莫名想起了自己,他也转行搞数学去了来着?
    那个师兄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连忙找补道:他和你不一样,你也没有放弃物理,而且在数学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这家伙转行转的有点大,也没混出个什么名头来,老师觉得他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叶四暮耸耸肩,说道:我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搞科研只是出于兴趣,对物理学的兴趣用完了,就算让我继续研究物理,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师兄嘴角抽了抽,无语地说道:那你在你喜欢的领域,也没研究出个什么名堂来啊。
    陈颂听到这里有些好奇了,问道:叶师兄现在研究的是什么?
    叶四暮对陈颂咧嘴一笑,说道:陈师弟,师兄我研究的课题可有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