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页

      所以为了能够读懂陈颂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他们就必须先买陈颂的书,把他的新理论弄明白。
    对于买书这件事情他们倒不是很抗拒,他们都很高兴能够有新的数学理论和工具出现。
    正如格罗滕迪克的代数几何对数学发展的巨大影响,从陈颂的这本书中,他们几乎看到了同样的东西,现在还不能说是新的数学,但从陈颂的理论中,他们看到了能够推动他们找到新的数学的东西。
    当然,即便是像他们这样的天才数学家,想要把一个全新的数学理论研究清楚,也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
    只是在发现其中的巨大潜力之后,他们甚至忘记了陈颂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迫不及待地想要打电话和他连交流两句。
    而等他们冷静下来,沉下心继续研究那本书,陈颂再次接到加兰教授打过来的电话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当时他刚给本科生上完课,两手空空地往办公室走,听到铃声就接起了电话,顺便一提他的手机铃声是克苏鲁神话的同人歌《旧日颂歌》。
    陈,我读完了你的书。真是不可思议,这简直就是天才之作,还有你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逻辑严谨,过程非常完美而清晰,我完全找不出任何破绽,甚至于没有任何疑问。但我任然有很多关于你的新理论的问题想要和你交流,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学术报告会?加兰教授迫不及待地说道。
    陈颂说道:实际上,我正在等你们的反应,学术报告会肯定会开的,但是我总要给大家理解我的理论的时间。既然接到了您的电话,那我想我的学术报告会应该可以开始准备了。
    加兰教授说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参加你的学术报告会,希望能够第一时间收到邀请函。实际上,陈,当初在听你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学术报告会的时候,我就猜到你可能会有整理一个新理论出来的想法,你的证明过程有这样的痕迹,但我没想到你的速度会这么快。毫无疑问,你是可以和历史上的那些天才数学家比肩的。
    第110章 娃娃 二合一
    学术报告会召开之前的这段时间, 可能是陈颂最近以来最优先的时候了,但他也并不是没有烦恼。
    数学家们对陈颂带着夸张惊叹的赞誉,还是引起了圈外人的注意, 有些媒体或者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对此大肆报道。
    诸如二十一世纪初最伟大的数学家来自夏国继格罗滕迪克之后数学界的有一领军人物之类的报道层出不穷,再加上看了这些报道之后或吹或黑的网友, 虽然陈颂并不关心这些舆论,但也很难完全避开,总有些人看了这些言论跑来问他的,尤其是圈外人。
    甚至于就连陈献夫妇和童俊良夫妇也打电话过来问了, 问完之后还顺便试探地询问他和童一淮有没有想要领养一个孩子的打算。
    虽然无论是陈颂还是童一淮,都不必担心养老的问题, 但是老一辈的观念总是觉得没有孩子就缺了点什么。
    尤其陈颂和童一淮这种情况, 两个人都沉迷工作, 别说孩子了, 就连宠物都没有养一只, 身边虽然有很多工作人员,但工作人员也有自己的家庭, 学生们和孩子也是不一样的。
    在陈颂表达了几次他们暂时没有□□的打算之后,两家父母似乎背地里商量过, 有试探地询问他们要不要养个宠物, 寿命长一点的那种,张可甚至于有些遗憾地说道:一淮小时候养的马就不错, 可惜马太大了, 也不适合养在家里。
    陈颂有一瞬间哭笑不得, 长寿的宠物养什么?乌龟吗?
    无奈的陈颂只好和童一淮商量了一下, 但两人最终的意见还是决定不养宠物, 理由和不领养孩子一样。
    他们两个人的工作都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不管是孩子还是宠物都需要陪伴和照顾,既然无法给孩子和宠物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那就不要把他们带回家了。
    两人也和父母分别聊过,然而两家父母虽然接受了他们的想法,却依然表现得很担忧。
    其实他们也不是一定要他们领养孩子,只是对他们的状态不太放心,而这种不放心其实是从婚礼开始的。
    从陈颂和童一淮在婚礼第二天办学术讨论会开始,他们就一直觉得他们两不太正常,虽然他们结婚了但后来又一直聚少离多,实在不像是正常婚姻生活的样子,父母会为此担心也是正常的。
    他们的这种纠结,陈新雨也发现了,还主动给陈颂打了个电话说明了一下情况,说道:哥,要不你们养个娃吧?其实爸妈他们就是觉得,你和童哥两个人太没有生活气息了,养个娃经常发发照片状态,他们应该就会放心多了。
    陈颂放下笔,起身走到窗户边,眉头轻蹙,我和师兄确实没时间照顾孩子。
    陈新雨:哎,不是,我说的不是孩子。娃娃你知道吧?就是那种很像人,但不是真的人的娃娃啊!
    陈颂:?小时候女孩子比较喜欢玩的那种芭比娃娃?
    陈新雨:不太一样,但也有点差不多?现在很多人成年人养娃娃的,男女都有,都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养。给他们做家具、做衣服、化妆,带出去玩、拍照之类的。反正爸妈他们觉得你们养宠物也行,你们不当孩子养,当宠物养也可以啊。而且娃娃不是真的生物,并不需要你们经常陪伴,有空的时候玩一玩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