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页

      陈颂乖巧点头,他搞科研是内行的,带团队也没问题,但对于这种学术圈的潜规则还真不是很了解。
    至于院士,他接触得不少,但基本上都不是数学学科的,唯一的数学学科院士就只有智院长,没错,智院长也是科学院院士。
    智院长看他点头,又略带得意地说道:如果是之前,我还有点担心,毕竟你确实太年轻了,工作时间也短,工作之后又没有什么成果。学部每次增选的名额也不多,就像你说的,前面确实有些人排队想要这个名额。但是现在就不同了,你又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能力摆在那里,只要你想要这个名额不给你说不过去。
    陈颂再次点头,其实他觉得自己现在也没什么缺的,这个院士的名额他迟早能拿到,并不是很着急,不过老师的一番好意,他当然不会拒绝。
    说起来智院长作为他的老师,除了在学业上对他没有什么帮助之外,其他地方确实是把该做的都做了,并没有白担这个老师的名头。
    智院长吹了吹茶杯里的茶叶,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不是很在意这个,但这是你应得的东西,该拿的我们也要拿到手,没必要客气不是?不然人家还以为你好欺负呢。
    陈颂说道:老师,我明白。这方面我不是很懂,都听您的安排。
    智院长高兴地说道:放心,这件事情肯定没问题。我的几个老朋友对你的能力都是非常赞赏的,提名你他们都愿意,但是咱们也得表现出一个姿态来,不能显得太傲慢。
    陈颂对此也是认同的,毕竟夏国是个人情社会,讲究人情世故,讲究尊老爱幼。
    而且那些老数学家们,虽然学术能力可能是比不上陈颂的,但是他们对夏国数学界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并非尸位素餐之人,陈颂对他本身也非常尊重。
    于是之后几天,陈颂就每天跟着智院长到处跑,拜访了许多老一辈的数学家。
    这种拜访倒也并不完全是出于人情需求,在此过程中,陈颂也和他们交流了很多学术问题。
    经过这番交流之后,陈颂才发现他们或许不是最顶尖的那一波数学家,但是他们也绝对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从他们身上陈颂也学习到了很多,有了许多收获,小本子又记了满满的一本。
    其中有一些内容,陈颂觉得对于自己理论体系的完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高兴兴地约好了下次有空和他们交流。
    而这些老前辈们对于陈颂这个一举超越了他们的后起之秀的态度也非常满意,虽说他们也能理解天资出众的年轻人有自傲的资本,但谁也不喜欢别人对着自己表现傲慢不是?
    智院长对于这个发展也非常满意,知道陈颂的工作很忙,就直接把他放走了。
    陈颂得到自由之后,先去找了安他们交流了一番自己的新收获,确保安他们充分理解,又了解了一下对撞机项目组那边的进展。
    等到陈颂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进门就看到童一淮抱着电脑坐在客厅里,不由问道:工作?怎么不在书房里?
    这段时间不是他忙就是童一淮忙,两个人也很久没有好好呆在一起了,陈颂把钥匙扔到桌上走到童一淮身边坐下,往电脑屏幕上看了一眼才看到屏幕上分屏里的一张张人脸,愣了一下,你们在开视频会议?
    童一淮笑,说道:没事,本来就要结束了。
    视频那头本来正在说话的外国专家听到也笑道:对对,本来就要结束了。那就不打扰了童教授和陈教授了,我先去测试一下新材料的性能。
    他对着两人挤眉弄眼一番,就下线了,他们也都发出了善意的笑声,然后纷纷下线。
    陈颂捂住自己的脸,不满地说道:你开视频会议怎么在客厅里?去书房显得比较专业!
    童一淮没有反驳他,问道:你忙完了?
    陈颂放下手,往旁边一倒躺在了沙发上,笑看着童一淮说道:师兄,搞不好明年你就要叫我陈院士了。
    童一淮先是一愣,随即说道:是智院长准备提名你?
    陈颂看着他,你怎么一猜就中?就不能是物理学的提名,或者工程院的吗?
    物理学不用说,陈颂之前参与了周天系统的研究,并且做出了重要贡献,理论上也有资格入选工程院院士。
    童一淮笑道:物理学这边,你的理论还没得到验证呢,再加上你年轻,分量还差点。再说了,老师比我们还忙,根本没空管这事。至于工程院那边,对撞机的项目还要等结果,至于周天项目,毕竟是保密项目,很多东西不能公开,而且我们也不是主要的负责人。数学就不同了,菲奖得主的牌面,再加上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足够了。
    陈颂点点头,把这几天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又道:我本来也没想这个事情,但智院长说到时候了,他总是比我们有成算了。这几天认识了几位老前辈,我感觉收获很大,增选院士的事情,我估计问题也不大。不过在事情确定下来之前,你也别忘外面说,万一失败我也是要面子的。
    童一淮走到他身边戳了戳了他的脸颊,放心,我是那种会到处乱说的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