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有反对的,自然引经据典,说他的理论狗屁不通。
    但支持者同样也不少,他们或是就童一淮的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是就那些反对者的文章开始写文章反驳,双方就这样骂成了一团。
    各国媒体也来凑热闹,断章取义地对这场物理学家们的骂战进行了报道,也引起了一部分民众的关心,当然民众们关心的只是科学家吵架,对于理论不理论的毫无兴趣。
    作为夏国的最高学府,京华大学的学生们自然也关注到了这场骂战,并且骂战的中心和风暴的引发者就是自己学校的老师,他们还挺与有荣焉的。
    甭管有多少物理学家不认可童一淮的理论,能够引起这种规模的骂战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证明,如果是那种没有多少价值的论文,根本不会有物理学家搭理。
    而处在风暴中心的童一淮,对此完全无所谓,好像无事发生,每天照常给学生上课,看看论文,陪陪陈颂,好像事情跟自己没关系。
    反倒是武默他们有点坐不住了,憋了好几天之后,陶离终于忍不住问道:老师,外界那些关于论文的讨论,我们真的就不管了吗?
    童一淮此时正在看学生作业,听到陶离的话,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为什么要管?
    有陶离开头,武默也憋不住了,说道:我看到现在有很多国外媒体都在诋毁您,说您是知道自己的理论有问题,所以才一直不开口,不敢反驳。
    童一淮看了看自己的学生们,忍不住笑了,摇摇头说道:国外媒体为了销量什么话都敢说,估计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国内这样的媒体现在也有不少,我建议你们不要太把媒体的话当回事。
    郝奎还是不太理解,媒体的话可以不听,可是那些物理学家的质疑你也不管吗?
    见他们确实非常为此困扰,童一淮想了想,还是说道:我并不是不把别的物理学家质疑当回事,只是目前还没有值得我特别反驳或者解释的文章。如果你们仔细阅读过那些文章,了解过那些文章的作者,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粒子物理学领域的权威人士,他们所写的文章也无法真正动摇我的论文的观点。
    陶离好像有点理解了,若有所思地说道:所以您的意思是说,您要等大佬出手,您才亲自出面,现在就让小喽啰们先打着。
    童一淮:
    他是这个意思吗?
    他明明说的是目前那些质疑他理论的人,根本没有质疑到点子上啊,甚至于可能都没有完全读懂论文。
    不过算了,虽然不是这个意思,但效果大概也差不多,等到那些和他持不同观点的大拿发声,他们攻击的点必然会更加有力,他也得小心应对。
    虽然童一淮跟唐院士说过,他并不害怕那些对他理论的质疑,因为他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而时间也必然会证明这一切。
    但这并不代表,他会对那些质疑者置之不理,任何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都要维护自己理论的正确性,因为若非相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他们根本不会将它发表出来,可以说自己的理论就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信仰,而信仰是不容许别人质疑的。
    不过等待的时间比童一淮想象的更久,久到陈颂的论文都发表了,陈颂顺便还把物理学的博士给拿了,大佬们依然集体静默。
    陈颂一开始就是物院的学生,只是阴差阳错先在数院当了教授,物院的赫院长当然不会允许陈颂彻底变成数院的人,他一拿到学位,赫院长就当即和他签订了合同,同样是正教授级别的待遇,教学的课程陈颂考虑之后选择了数学物理。
    不过上课、包括招物理专业的研究生那都是下学期的事情,目前陈颂和童一淮需要考虑的是即将在幽州市举办的国际理论物理学论坛,他们都收到了主办方的邀请。
    鉴于论坛邀请的每名学者可以带两个学生作为助手,陈颂目前又没有物理专业的学生,就干脆把名额给了童一淮的学生,把四个人都带上了。
    虽然国际理论物理学论坛是在幽州市举行,但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与会学者和助手依然被安排住在论坛会场的酒店里。
    陈颂和童一淮一起看着与会者的名单,笑道:这次的理论物理学论坛可是明星云集啊,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大拿几乎都来了。
    童一淮微微一笑,说道:有一部分恐怕是冲着我来的。
    陈颂闻言也笑了,还有一部分大概是冲着我来的。
    童一淮接口,看来我们的论文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陈颂先是点点头,随即笑道:我们这样是不是很像在自卖自夸?
    童一淮也笑着,事实而已。
    这确实是事实,在论坛讨论的第一天,就有理论物理学的大拿针对童一淮的论文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他的切入点确实非常致命,发言一结束就让许多议论纷纷,包括之前曾经写文章支持童一淮理论的人,也皱着眉头开始思索这是否确实是童一淮理论的致命缺陷,以及是否能够找到反驳的点。
    更多的人则看向是童一淮,期待他的反应。
    童一淮对此早有准备,他敲敲自己面前的话筒,条理清晰地就对方的攻击逐条反驳,并一切强调且加强了自己的理论,让对方的攻击完全落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