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武默和陶离对陈海峰博士也有些了解,因为他在童一淮的课题组是个能力很强的怪人。
    这位陈博士非常不喜欢运动,每天基本都是坐着,但是总是坐着又对身体不太好,所以他总是抢着打扫办公室的卫生,以此作为自己每天少有的活动量中的大部分。
    课题组的其他人原本还挺不好意思,想要和他轮流来,但几次之后就知道陈博士是真的很想做这事了,于是就再也没人跟他抢了,只是会在其他工作上帮他分担一点儿。
    陈博士早。武默和陶离也和他打了声招呼,知道他的习惯也没跟他抢活干,只是问道,有什么我们能帮忙的吗?
    陈博士如今虽然早就已经毕业了,但也是从他们这个阶段过来的,虽然并不打算分线自己的活儿,但还是想了想指着童一淮的办公桌说道:你们要没别的事情的话,可以帮童教授整理一下桌子。
    武默和陶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就看到童一淮的办公桌确实有些凌乱,桌子上凌乱地堆着一些书籍、期刊和文件,此外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
    不过两人并没有立即动手,而是有些迟疑地问道:我们可以动吗?
    主要是他们两个人并没有参与童一淮现在在做的课题,所以担心桌上的文件有没有涉及到课题关键内容的,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
    陈海峰博士说道:没关系的,真要有重要的内容,童教授不会随便扔在桌子上。不过就算是不重要的内容,你们看到了什么也不能出去跟别人说哦,咱们搞科研的,保密意识还是很重要的。
    虽然感觉自己距离真正踏上科研之路还有很远,不过听到陈海峰博士这样说,武默和陶离还是觉得很高兴,干劲十足地答应了下来。
    两人商量了一下,一个负责整理那些书籍和期刊,一个负责整理桌上的各种文件。
    他们都非常细心,如果遇到了翻看着的,还会在翻开的那页放上一张小书签,以便童一淮如果需要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之前看到的那一页。
    等文件和书籍整理完成,他们又把桌椅擦了擦,把桌上一些零碎的小东西拜访甚至,甚至还给桌上的小绿植浇了浇水。
    而等他们忙完这些,办公室里已经来了很多人,看着他们整理的成果,纷纷表示赞赏。
    于半晴博士端着自己的保温杯,扶着腰舒服地靠在椅子上休息,她还挺喜欢这两个勤快又好学的学生的,看他们忙完笑着说道:勤快点是好事啊,现在有些学生啊,给老师倒杯茶都要记上好几年,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陈海峰博士此时正做着喝水,听到于半晴的话,笑着说道:那你怎么不说,现在有些导师把学生党牲口用,甚至还要学生帮忙带孩子呢?
    于半晴摇晃着脑袋,放下杯子,说道:咱们实事求是地说啊,这种导师确实是过分了,尤其如果还是用强迫的,那就更过分了。但人不能走极端当二极管对吧?那种把自己当公主王子的学生也要不得。就你自己说吧,那种给导师到了几次茶,都要记上几年,时不时拿出来说的学生,你想要吗?
    陈海峰博士十分诚实地摇摇头,要不起要不起。
    于半晴重新靠到了椅背上,是吧?这种学生谁都不想要的。虽说现在新时代了,咱们也不能要求学生一定得给导师端茶倒水啥的,可是如果你纯粹把师生关系当成银货两讫,那你也不能怪导师用同样的态度对你对吧?导师的责任只是传道受业解惑,硕士研究生阶段,指导学生完成硕士论文就得了,至于别的机会,得靠自己争取的。
    陈海峰跟她抬杠,那玩意有的人,也就是想要混个硕士学位呢?
    于半晴两手一摊,那就随便呗,硕士毕业还不简单吗?如果存心不想上进,现在也没几个导师会上赶着吧?真当自己是什么绝世天才啊。
    陈海峰摇摇头,对卷王表示:当年跟你同期的学生,一定心理压力很大吧?别这么卷,对咸鱼友好一点,咸鱼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于半晴喝了口热水,眯着眼睛说道:我挺友好的,我尊重咸鱼,我只是不喜欢那种又不想付出又想得到的人而已。总之,小武小陶我觉得是想上进的,你们本科都是京华本校的,应该也听说过童博士的名声,他现在虽然在学术圈名气还不是很大,但能力绝对不比那些成名已久的学者差,你们要把握住机会。
    办公室里唯二的两个小透明之前见于半晴和陈海峰似乎是在争论,一直没敢吭声,现在听到于半晴的话顿时说道:谢谢于博士的指点,我们明白。
    他们确实明白,他们当初选择考童一淮的研究生,本身就有这个考量在里面,这段时间跟着童一淮也多少了解了他的性格,觉得童一淮确实是个非常好的导师。
    之前陈海峰博士说的那种情况,他们多少也听说过一些,甚至于这种情况其实还不少,所以研究生的圈子里也有不少人说选导师就跟二次投胎一样。
    但童一淮从来没有要求他们做过任何关于他个人的事情,对他们学业上的指导也一直不遗余力,他们很清楚童一淮能够在忙碌的工作中每周抽出时间来认真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解答他们的困惑,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