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负责见证的班导看着视频里陈颂的脸,表情有些嫉妒。
    很难不嫉妒啊,那可是唐院士的课题组,他连门都摸不到,而陈颂才大一,居然就加入课题组成为正式成员了,能不嫉妒的不是大佬就是咸鱼,而他两者都不是。
    唐院士通过视频和陈颂见了一面,自然也考察了一番他的能力,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心里确实暗暗点头。
    虽然陈颂的能力比起课题组的其他人还差得远了,但考虑他才是个大一,这也是自然的,尤其让唐院士满意的是,陈颂学习的广度虽然还需要继续拓展,但学的很扎实,很有深度。
    不讳言得说,现在的陈颂,让唐院士有点想起了当年的童一淮,虽然其实也没过去几年。
    考校完陈颂,唐院士就让他去找童一淮了。
    原先的甄玫杰本来就是童一淮小组的人,现在新加入的陈颂还是童一淮介绍的,交给他没毛病。
    视频结束后,陈颂兴奋地在屋子里转了个圈,然后火速打开群找到童一淮,我签好协议了,谢谢你的推荐!
    童一淮也露出了笑容,欢迎加入我们课题组,小学弟。
    当歌:嘿嘿嘿嘿。那个,我现在要做什么?
    真的是人类:我先拉你进课题组的大群和我们小组的小群,你可以和大家认识一下。
    当歌:哦哦哦。对了,在群里我叫你网名是不是不太好?我该怎么称呼你?
    真的是人类:一般大家称呼都比较随意,因为课题组里基本上都是博士,所以我们一般互相称呼姓氏+博士,也有叫我组长的,或者你也可以叫我学长。
    当歌:那那那那我叫你童学长?
    真的是人类:好啊,小学弟。
    讨论完称呼的问题,童一淮就发现,自己被拉进了两个群里,群名十分中规中矩,课题组的群名字叫做物院-唐-课题组,小组群名叫童一淮组。
    陈颂发现,童一淮是课题组群的管理,刚进去就@了他一下。
    童一淮:陈学弟改一下群名片,格式是小组-姓名。
    陈颂答应了一句,然后把自己的群昵称改成了童一淮组-陈颂。
    群里的其他人也纷纷对他表示欢迎,这欢迎是真心诚意的,他们对任何能够减轻他们工作量,并且能够稍微挽救一些课题进度的人都很欢迎。
    陈颂谦逊地在群里发了一句,谢谢大家!我是陈颂,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共事。虽然我的能力不如大家,但我会努力的,以后如果我有什么问题,还请各位学长不吝指出。
    说完,他就切换到了童一淮组的小群里。
    这里人数比大群少很多,加上童一淮共同也只有七个人而已,其中一个还是现在已经被隔离在医院接受知道的甄玫杰,也就是说能干活的其实就六个人。
    陈颂看了一下群里其他人的名字,发现都是用的真名,就把自己的群昵称也改了一下。
    然后童一淮也出现,给他介绍了一下小组里除了甄玫杰之外的其他人以及负责的工作,然后又对其他人说道:陈学弟将会负责甄博士手头上的一部分工作,他现在才大一,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他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都很强,如果他遇到什么问题的话,你们有时间抽空指导一下。
    其他人都表示没问题。
    之后,童一淮又私聊了陈颂。
    童一淮:小学弟,虽然我们日常的交流是在群里进行,但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和课题组相关的具体内容,还有每周的例行组会都是在自己开发的一个聊天软件里,等会我把软件发给你,你自己安装一下。
    陈颂:好的。
    童一淮:另外,你自己电脑的安全性可能不太行,但现在也没有办法给你换电脑,所以稍后项目组里的安全工程师会联系你,帮你远程操作升级一下电脑防护,你配合一下就可以了。
    陈颂:明白!
    童一淮想了想,又提醒了一下,他可能会帮你清理一遍电脑,或者删除一点东西,所以你有什么需要备份的东西,现在可以先备份了。
    陈颂:哦,好,我现在就去备份!
    童一淮露出了迷之笑容,他想小学弟应该明白他的意思了,去吧。
    然而实际上陈颂并不明白他的意思,他拿出了自己的移动硬盘,把电脑里他觉得重要的东西,只要是各种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都备份了一份。
    至于别的东西,那都是可有可无的,想删就删吧。
    等这一切都搞完,陈颂正式开始接触工作,已经又是一天过去了。
    早上陈颂吃完早饭,童一淮就通过那个陈颂刚刚安装的被称为粒子的聊天软件联系了他,并且直接给他发了好几分非常大的文件过来,这是你的工作内容,你先看一下,不懂的问我,或者在群里问小组里的其他成员。
    这里童一淮所说的群,是指在粒子上的群,是的,他们在粒子也分别建了课题组的群和小组的群,毕竟有些东西不方便在公开的聊天软件上交流。
    陈颂点击接收文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