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

      接着,又多写了几张未来夫君吃饭饭、未来夫君睡觉觉等纸条,一并交给偃武。
    既然你觉得有用,那他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时,你就把这些拿给他看。
    偃武喜上眉梢,齐姑娘太上道了!
    等他回宫之后,黎殊臣威严的眼神投来,他顿时祭出了所有的纸条。
    陛下饶命。
    黎殊臣目光落到一句又一句夫君上,唇角淡淡勾起。
    下不为例。
    转眼间来到登基大典这一日,黎殊臣整理好龙袍,临走之前,再三交代偃武:护她周全。
    偃武沉默良久,才道:陛下,属下想跟着您。
    她是朕的命。
    尽管她有神秘的空间,可他依旧不放心。她是他的未婚妻,他担心有人对她动手。
    偃武带暗卫守住宋府。
    黎殊臣则带墨羽卫和御林军,前往登基大典。
    皇城之外,宣平侯遥遥望向皇宫方向,眸中闪现一抹志在必得的笑意。
    第262章 造反造到阎王殿
    正月十七,暖阳悬挂于天际,光芒万丈。
    黎殊臣乘御撵来到圜丘,于昭亨门处改步行,拾阶而上,走上祭坛,身姿挺拔如松,面色庄严肃穆。
    自古以来,君权神授,登基大典第一道程序是向天宣告,告诉天神:皇帝换人了!
    拜完天地,再到宗庙,拜列祖列宗,五拜三叩首,祈求祖宗保佑他在位期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一整套繁琐的流程,黎殊臣做的行云流水,雍容矜贵,......可惜阿欢没能看见。
    他微不可见的皱了下眉,回到金銮殿,正式接受文武百官的拜贺。
    镀金的龙椅上,黎殊臣身着衮冕礼服,眼神锐利的直视前方。
    如山呼海啸的万岁声响起,皇城之外正杀声震天。
    宣平侯手握重兵,宫变之日仓皇出逃后,深知黎殊臣绝不会放过自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拥兵谋反。
    他义愤填膺的告诉将士,安王弑君,诬蔑废帝,囚禁二皇子,他们此行乃是匡扶正义。
    士兵们则心思各异。
    单纯派只知道要打仗了,干就完事。
    野心派摩拳擦掌,渴望建功立业,从此封官拜爵。
    墙头草缩了缩脖子,心道:先随大流追随侯爷,情况不对,及时投降。
    .......只要投降够快,就能保住小命。
    巳时。
    宣平侯一马当先,率领乌泱泱的铁骑往前冲!
    实打实的兵权才是硬道理!
    仅凭黎殊臣手中的墨羽卫、御林军和皇城护卫军,压根挡不住他的几十万大军。
    墨羽卫以一敌十,那他就以十打一!
    以数量碾压质量,杀了黎殊臣,改朝换代,登基为帝!
    宣平侯意气风发,老当益壮,眼见逼近城门之时,忽然听见后方传来厮杀声。
    他惊怒的回头,眼睁睁的看着队伍乱成一团。
    宣平侯:?
    怎么回事?
    良久之后,士兵来报:侯爷,是莫将军......
    本侯已经看见了.......
    只见莫望山一手握紧缰绳,策马狂奔,一手攥紧长枪,蓄势待发。
    他速度快的像一匹野豹,虎目圆睁,坚定果敢,冲过人群,直奔宣平侯。
    长枪刺来,宣平侯堪堪接下一招。
    山儿!你这是何意?
    莫望山并未答话。
    公孙先生曾说过,杀人的时候少废话,专心致志的杀完再说。
    他一套莫家枪出神入化,十招过后,将宣平侯挑下马背。
    宣平侯还没来得及站起来,突然被受惊的马儿踩到胸膛。
    他怒目而视:你他娘的到底是谁的马?
    莫不是马中奸细?
    阳光折射在枪头上,闪过阵阵寒光,他飞快地一滚,狼狈的躲开莫望山的致命一击,.......突然又被另一匹马踩断了腿。
    宣平侯哀嚎一声。
    军队里的马统统都不能要了!
    什么玩意?敌我不分!
    接连被踩踏了两下,宣平侯行动大大受限。
    趁此时机,莫望山从马背上跃起,朝他飞身而去,奋力一刺之后,鲜血喷出一抹昳丽的弧度,宣平侯被插断了喉咙,死不瞑目的看着耀眼的骄阳。
    莫望山抬手抹去脸上温热的血液。
    认贼作父二十一载,他总算为父报仇了!
    生父战亡之后,他被宣平侯收为义子,心中充满感激。
    直到后来得知,他父亲的死是宣平侯故意而为之,为的是帮其亲弟弟冒领战功.......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他毫不犹豫的暗投安王,在他的帮助下,蚕食宣平侯手中的兵权,整顿军纪,操练士兵,为的就是今日报仇雪恨!
    莫望山拔出腰间的大刀,割下宣平侯的头颅,翻身上马后,将血淋淋的脑袋举起,用内力高呼:
    宣平侯已死!尔等放下兵器,可免一死!
    其麾下的士兵们士气大振,与之同呼:放下兵器,可免一死。
    喊话的同时还刺死一些顽固抵抗的宣平侯亲信。
    哗啦啦
    兵器落地,降了大半。
    剩下的一小半呆若木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