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入口便是不同于往日的苦涩,这种苦涩将茶叶原本的清香完全给遮盖下去了,沈泠修微微皱眉,朝着一旁泡茶的丫鬟看了一眼,只一眼,那丫鬟便吓得跪倒在地。
    是奴婢的错,奴婢现在就重新去泡一杯。
    他一句话未说,那婢女便端着茶杯给退下了。
    看着现如今沈府人人自危的样子,沈泠修眼底浮现一丝讥讽,冷声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他和沈君泽和沈婉清不同,他母亲是沈父的原配,沈君泽沈婉清是后来的夫人生下的,他小时候记得娘亲的身体很好,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久卧病榻。
    现如今想想,应当是沈父提出要纳妾,母亲不同意之后。
    母亲头七还未过,父亲便将那个女人从外面接了过来,那个女人不比母亲的身世矮,但还是答应做父亲的外室。
    跟着那个女人回来的,还有只比他小上两岁的沈君泽和沈婉清
    人人都觉得他沈泠修将沈家放在心上,把沈家看得比谁都重。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只是不知道该把什么放在心上罢了。现在看着沈家这幅景象,他突然想到宋仁意,现如今沈家出事,宋仁意应当是最开心的。
    和沈泠修预料的没错,宋仁意现在确实是最开心的,在听说这件事情的瞬间,她便笑了出来,一点都没有给沈家留颜面,在朝堂之上弹劾沈家最厉害的也是宋仁意。
    沈君泽这个蠢货。
    她轻声咒骂着,嘴角却十分愉悦的勾起来,眼尾微弯,妖媚异常。
    她靠在窗框上,看着晚花河畔的景色,现如今已经过年了,北魏的天气要比南诏严寒,这晚花河破冰怎么着也得是二月份的事情了。
    破冰还早着。
    但只要一想到这冰面早晚有一天会化个干净,宋仁意心中便觉得开心。
    这次,她不会给沈家翻身的余地。
    给五殿下的信送过去了吗?
    有小厮站在宋仁意的身侧,恭恭敬敬回答道。
    送过去了。
    她轻轻点头,微微眯起眸子,随手抓了一个瓜子在嘴中磕着,突然想起沈泠修来,沈泠修那向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发生变化了吗?
    她将瓜子皮吐出来,余下瓜子仁轻轻嚼碎。
    炒货的干香顿时四溢。
    那日在茶楼中,孟杲卿请教她如何做,她只告诉了孟杲卿六个字。
    空口也能杀人。
    现下北魏的四十万兵权四分,宁王手中有十万兵权,沈家有十万,剩下的二十万驻守在边关,兵符攥在陛下手中,由三皇子在边关,随着将士一同生活。
    而原本这四十万的兵权,是宁王手中二十万,林家手中二十万。
    林家和宁王都是当年随着陛下上战杀敌,将这北魏打下来的功臣,但是六年前林家投敌叛国被陛下斩首,林家的二十万兵权便回到了陛下手中。
    宁王自危,主动将十万兵权交了出来。
    当时的十万兵权陛下有意交给朝堂上的两大文臣,宋家和沈家接手,但就在这个当头,宋父自刎于家中,让人惊慌之余又不免多加猜测。
    那一天的情景,宋仁意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当时她十四岁,北魏正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季节,倾盆大雨从头顶浇下,打得人眼皮十分沉重,根本就看不清眼前的景色,正是因为如此。
    那抹殷红才会那么刺眼。
    在春绿色中显得格外显眼。
    父亲!她从走廊中惊慌失措地朝着父亲跑去,抱着父亲逐渐冰凉的身体,不知所措,她想要看清楚父亲的面容,但是雨水将睫毛打得极重。
    不知是雨水的缘故,还是泪水的缘故,她根本就看不清楚父亲的神色。
    她只知道父亲跪在院子正中央,脖颈上的匕首还未取出来,鲜血汩汩地往外流,被雨水稀释成了粉红色了,在满园的春色当中显得诡异极了。
    父亲!
    她知道,父亲是自杀。
    可是。
    父亲临死之前,凑到她的耳边吃力地说道:是沈家,意儿为父亲报仇
    沈家与宋家同为北魏的文臣,同时也是政敌,沈家找到了宋家和林家曾经走在一起的证据,要构陷宋家也和林家一样,有了通敌叛国之意。
    为了保住宋家,与其让沈家告发宋家,宋父先一步在院中自刎,换取沈家放过宋家。
    当时,沈家还有意与宋家攀亲。
    谁能想到,变化就在一息间。
    意儿会的,意儿会的
    她在父亲坟前一遍遍地发誓,那日明明是北魏最暖和的一天,但是宋仁意觉得冷极了,此刻看着晚花河畔上的冰层,宋仁意的眼眶微红,伸手用力地抓着窗框。
    就连木头茬子扎进肉中也没有丝毫察觉。
    父亲用这样的方式让我记住,我又怎么能忘记。
    一大早,孟杲卿便出城送孟汝杳最后一程,那下陵城中的消息此刻还没有传到孟杲卿的耳中,昨晚等到孟杲卿回去的时候,孟汝杳已经歇下了。
    他也不好打扰。
    本该属于他们的最后一晚,被陈筝扰了大半。
    但是孟杲卿不知道的是,当时孟汝杳是醒着的,枕头都被泪水给浸湿了,但是她不能让孟杲卿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