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页

      此家茶楼是司徒宅的产业。这等时候自然是一家人都是留在雅间中。
    来了,来了。有人在欢呼。
    在临街的窗户上,杜绵绵一家人就看到远远而来的大队伍。最前头骑着高头大马,一身官服的便是三鼎甲,也是俗称的状元、榜眼、探花,此三鼎甲便是天子门生中的进士及第。
    至于杜绵绵的弟弟杜敦在三鼎甲后面的队伍中。知道黄榜名单,知道弟弟得着二甲进士出身,杜绵绵是为弟弟高兴。
    人群里,人人在喧嚷。
    三百来人的进士队伍中,还有三甲人数最多的同进士。哪怕如此,杜绵绵还是在进士队伍中一眼瞧到自己的弟弟杜敦。
    不是凭着眼熟,而是凭的一种直觉。
    舅舅真威风。司徒佑浦在旁边叮嘱一话。
    舅舅是进士老爷,舅舅往后会当官。司徒佑泓在旁边同样附合一句。这兄弟二人自然也是瞧着进士老爷的威风来,那是羡慕的很。
    莫说司徒佑浦、司徒佑泓兄弟羡慕,司徒佑淇的眼中也是冒着光彩。他也想这般的光耀门楣。
    街道边,人群里,许多的姑娘大胆的向着进士队伍里摇着花,扔着香囊。总之,这时候有人在喝彩。
    更多的人在欢呼。
    一派热闹里,那些进士们也是得意的很。好是春花灿烂,万物为自己而生。
    你们兄弟现在知道科举进仕的好了吧。杜绵绵指着进士队伍,她对着儿子们说道。
    一直都知道。只是儿子不是舅舅一般的读书种子。司徒佑淇回着话。他彼有自知之明,实不在自己不出众的地方努力。
    哈哈哈司徒弘光笑起来。
    今日大喜,你们做小辈的也可为你们舅舅欢呼。司徒弘光倒是非常高兴的样子,他是不让儿郎与女儿们掬束。
    杜绵绵这一边瞧过这一翻的热闹。然后,她偶尔里听见熟悉的声音。
    杜绵绵透过窗,她瞧见了对方面的酒楼上的人头涌动。在此时,在一扇窗边,杜绵绵瞧见娘家人。
    对面也是望过来,然后,彼此就是笑起来。
    进士游街,这是朝廷给新科进士们的荣耀。
    等着这一队伍离开后,人群里许多后,方是三三两两的散开。杜绵绵瞧见对面的娘家人出了酒楼。然后,往杜家的茶楼而来。
    一众的杜家人此时都是满面高兴。特别是杜家三老爷,他此是脸带红光,走路时就差带点风。那叫一个威风的紧。
    爹娘。杜绵绵唤了话。她身边的孩子们也是唤着外祖父、外祖母。
    弟妹、啟弟。杜绵绵又是瞧见弟妹朱氏,还有弟弟杜啟。显然三房都过来了。这不,在弟妹的身边还有弟弟杜敦的一对儿女。
    司徒家的小辈们这时候也是唤着舅母、舅舅。一时间屋中热闹的很。
    众人相互见过礼后,杜绵绵问道:如今就是三房人。其它的两房呢,大伯娘、二伯娘她们呢。
    他们在街尾那一边瞧热闹。咱们没聚一块儿。崔氏回着女儿的话。杜绵绵一听懂了。
    这时候,司徒弘光唤来店小二,又让其准备上茶果点心。杜家、司徒家人都在。雅间中自然热闹着,大家伙都是说说话,吃吃茶。
    司徒家的茶楼中有一翻的热闹。
    在街尾,其时杜家大房、二房也没有凑在一块儿。大太太顾氏是领着儿媳全宝珠,还有两个孙儿,那是与出嫁的女儿杜贞贞,还有大外孙在一块儿。
    还要让三个小辈多读书。赦儿媳妇,你得让我这两个孙子学一学他们三叔。大太太顾氏又是望着女儿,她道:贞贞,我家大外孙这里,你可不必急了婚事。我还盼着听到大外孙的科场扬名。
    娘,自家人知自己家的事。你这两个孙儿,瞧着就比不过他们三叔是读书种子。全宝珠还是挺识趣的。她也没有过份逼着儿子一定要出人投地的读书。
    大太太顾氏一听儿媳的话,再瞧着旁边两个嘻嘻哈哈的孙子。再是瞧一瞧读书人做派的大外孙。
    大太太顾氏在现实面前,她还是认清真相。
    也是,我这糊涂了。大太太顾氏哈哈笑起来。
    娘,你不必着急。嫂嫂最是心疼侄儿们。两位侄儿将来的前程好着呢。我家大侄儿将来是要到绣衣卫做官的。不考科举,一样是做官老爷。杜贞贞的眼中,大侄儿的前程摆那儿,好的很。
    杜贞贞又是瞧一眼儿子。她也得意。毕竟,她可有一个好儿子。等着乾元三十年。她家儿子一旦参加科举,一旦得着功名。到时候李家同样改变门庭。
    两个侄儿都是大嫂亲生的,大嫂哪会不为侄儿们的将来多考虑。娘,你不必忧心。杜贞贞捡着好话讲。
    大太太顾氏听着女儿这一讲话。她再是瞧一眼儿媳。大太太顾氏笑道:也是,我家孙儿有一份前程在。
    对此,大太太顾氏又是转换话题。她说道:家中已经决定好办进士宴的时间。到时候贞贞你得一家人都来。
    娘放心,咱家一定参加。可不能落下这等进士宴的好喜庆。杜贞贞肯定的回一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