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屋中,一众人说话,都是说得热闹。
    吉时到时,一众人又去屋外。杜绵绵这当娘的坐月子,她就在屋内候着屋外的添盆礼结束。
    这时候,崔氏最先回屋。
    崔氏还与杜绵绵讲一讲添盆礼的热闹。她是说道:你如今一切安好,家中的子嗣兴旺。娘盼着你往后和女婿的日子更好。
    借娘的吉言,一定会更好。杜绵绵自然也是盼着如此。
    稍后,三太太贾氏又是回屋。她与杜绵绵说道:你托我的事情,我倒是瞧过几户人家。你那三妹妹确实是一个性子软的人。三太太贾氏也是瞧出来,杜宁宁是性子太软。
    要说这合适的人家,我倒有一个人选。三太太贾氏提一话。
    便是我的庶弟。他如今有一个举人功名,他膝下也有二子二女,也不缺着子嗣。你家若是同意,我便能回娘家说合一回。三太太贾氏是提一个人选。
    对于庶弟的媳妇,因着贾氏是嫡女出身。前头她娘做亲时,当然没给庶弟挑着太高的门第。嫡妻的门第都不高,等着娶继妻时,又是嫡子庶子,嫡女庶女的承欢膝下。这婚事上自然更不好说人选。
    毕竟,三太太贾氏家中从六品的官身。那是他爹的官位。她的庶弟只是举人。这些年里,一直考着,一直没考上贡士,没中得黄榜。
    三太太贾氏已经听着她娘提话,准备让爹给她的庶弟谋一个官身。早早出仕得了。家中的资源,还是要培养三太太贾氏的嫡长房侄儿。
    因着庶弟与她的关系不算差。她也盼着庶弟的后宅安生些。至少,甭管庶子的嫡子庶子,嫡女庶女,那都是管着三太太贾氏唤一声姑母。三太太自然不想庶弟娶一个利害的弟妹。那样的话,前头的侄儿侄女们的日子不会好过。
    崔氏一听,她来着兴趣。她说道:举人老爷娶继室,这倒是一门好亲。崔氏的眼中,杜宁宁是和离过的。再说亲,自然不可能好说。
    杜家如今是读书人家,也不可能真的让姑娘一直当姑子的。总要嫁人,不然的话,等着将来崔氏的孙女一说亲,这就会坏名声,更会坏她亲孙女的姻缘。
    杜家中,崔氏对于堂侄女杜宁宁的婚事非常关注。不为别的,就为着自家的孙女将来考虑。只能说,崔氏也是想得挺远的。
    三太太,你瞧着,要不哪天您方便,我家做一场聚会。我家二嫂邀请您做客。到时候,您给保的媒,也是让我家二嫂与您谈一谈。崔氏提一话。毕竟,这一桩婚事的点头人,还得二房的杜家二老爷和二太太赵氏。
    当然,您若是不方便,我这去寻我二嫂。让她与您商议一下,我这做长辈的,倒底不是宁宁的爹娘,也不好拿捏她的婚事。崔氏建议一回。她是真的尽长辈的美意。到底杜宁宁的婚事,最后拿决断的还得二房当家人。
    成,今个儿先说说。三太太贾氏对于今个儿议一议,借着这等机会也不错。三太太贾氏同意了。
    于是崔氏赶紧出屋去寻二嫂。
    崔氏一离开后,屋中的三太太贾氏与杜绵绵说道:四弟妹,你娘是一个急性子。
    杜绵绵尴尬的一笑。她当然不能讲,她娘这般关注三堂妹杜宁宁的婚事,纯粹是怕堂妹这儿担搁她娘家的小侄女。
    杜绵绵只能转移一下话题,她说道:这一回劳烦嫂嫂了。嫂嫂真是辛苦人。
    也不麻烦,这不是巧着遇上了。三太太贾氏倒是没觉得有问题。反正都是亲戚,也是相互能帮衬一些,就帮衬一些。
    杜绵绵与三太太贾氏说话趣事时。二太太赵氏、大太太顾氏,这时候都是与崔氏一道进屋中。
    三太太。二太太赵氏客气的很。她对着贾氏,那是福了礼。
    都是亲戚,咱们不必客套。贾氏倒是挺自在的。她道:论起辈份来,我还是晚辈。您这般做,可是折煞我。
    当然,从杜绵绵这里论,贾氏当然是晚辈。可贾氏的娘家是吏部当天官。贾氏的婆家是忠勇侯府。这等牌面一摆上,杜家人可没一个敢小瞧。
    也是三太太客气,让我们沾一沾光。二太太赵氏话语里,还是客套的很。
    咱们先落坐吧。大太太顾氏这时候提一话。
    对,大家伙都赶紧落坐。杜绵绵也是笑着附合一回。
    众人皆是落坐后,三太太贾氏是说道:这一回,我得着四弟妹的话,也是巧合遇上来,这是撮合一桩姻缘。那当然,能不能成,这是两可之间的事情。总要双方都满意才成。
    是,是,三太太这话说的在理。二太太赵氏又附合一回。这跟点头虫一样,贾氏一说话,她就巴结着说好。
    三太太贾氏还是挺受用的。她笑着说道:指定这一桩姻缘成了,往后咱们的亲戚关系更近。这一回我说亲的对象,是我娘家的庶弟。他如今三十岁。他膝下有两儿两女,其中一儿一女是嫡出,是前头嫡妻留下来的子嗣。
    我家庶弟排序第二,如今考得举人功名。依着我娘家的意思,今年我爹就准备在吏部使一些关系,给我二弟补上一个官职。我二弟这般的年纪,也不好一直继续举业,还是正紧的撑起门当来成。三太太贾氏把庶出二弟的情况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