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页

      这是双份的保险,总盼着能成一个。
    杜绵绵的女儿身边,自然有年岁相当的小丫鬟,这是培养着给女儿做玩伴的同时。亦是打小让女儿学一学这一个时代的人事管理。
    儿子身边的伴当,自然也是如此的道理。身边人,当然不是固定的。如今多准备一些人手,等着孩子年岁大了,身边自然就会留着最合用的。
    当天晚。
    等着消食后,司徒老太爷歇下,司徒滢滢与弟弟们也是来探望一回亲娘。与亲娘说说话后,姐弟几人是各回各屋,也准备去歇息。
    唯有司徒弘光留下来,他与妻子慢慢的商讨一些事情。司徒弘光可记得,妻子提过一封信。
    这时候,杜绵绵拿出那一封信。杜绵绵说道:四郎,你先看一看,你就懂着一切。
    司徒弘光接过信,他是仔细的看过一回。看完后,司徒弘光的神色上哪有半分的轻松。他是一派的严肃。
    这一封如何从北边这般快的传递过来。司徒弘光真惊讶的。
    这是杨姨母的本事。杜绵绵不隐瞒。她说道:杨姨母在秦藩的王府里,如今与金侧妃是走到一起。二人是合则两利。也是如此,这一回借的金侧妃的人脉。
    这些都不是重点。关于信中的内容,四郎,你如何看。杜绵绵问出关键的地方。
    唉。司徒弘光一声叹息。
    秦藩这一回出不出大事,我是不知道。我是知道忠勇侯府的天是塌了半边。司徒弘光心头难受,他真的头疼起来。
    是啊,这一回真的遇上麻烦啊。大麻烦。杜绵绵同意丈夫的话。
    只不知道北地的消息传回京都后,侯府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杜绵绵不敢想像那一份场景。
    杨楚楚给杜绵绵的来信,说的只有两件事情。
    其一,就是秦王府的消息。秦王妃膝下的嫡孙司马晟殁了,世子妃李氏接受不了唯一的儿子殁了,世子妃李氏疯了。
    秦王妃就这么一个骨血亲人,这唯一嫡亲的孙子没了,这秦王府里的格局在大变动。世子妃李氏更不多提,那是如今镇国公的女儿。司马晟同时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镇国公的外孙。
    其二,就是北地最新的消息,染上时疫的朱佑禛、朱佑礽,这二人病逝。
    这两方面的消息,杜绵绵听着都是害怕的。只是她一时间没懂得,杨姨母专门写这样的信回京都,这是想提醒她什么事儿?
    这里头还有什么问题,是不是咱们没有想到的。四郎,你说姨母专门提这两方面看似没牵联的事情。这是巧合吗?怨不得杜绵绵多心,实在是这世道里不多想一些,很容易是漏掉要命的消息。
    司徒弘光是愣神片刻,他在思考妻子的话。良久后,司徒弘光才是说道:我知道一些消息,隐隐约约,也不敢做得真。
    司徒弘光是想一想措辞后,他说道:秦王府的世子当初会吃过庵罗果染疾,听说那庵罗果就是走着忠勇侯府的门道进的京都。
    啊。杜绵绵惊呼出声。
    四郎,你在怀疑佑禛的死,佑礽的死,这里头有问题。杜绵绵想捂嘴,她有些不敢相信。这若是真像是夫君所想的一般,那后头的忠勇侯府又应该如何收场。
    我不确定。这等事情,我一直不太敢插手的。司徒弘光只是隐隐知道一些消息。他都是很注意的,也不多打听,更不敢去掺合。司徒弘光过继到司徒氏这一支,又是分出来成为司徒氏的一宗。
    如今司徒弘光是自己这一宗的顶梁柱。为着妻儿们撑起一片天。他这一片不能塌,他若塌了,整个家都会毁了。
    在这等情况,哪怕背后有关系,司徒弘光从来都是低调的很。他是信奉认真做事,低调做人。宁可慢功出细活,多加加班,也一定不能出差子。
    在这等情况下,又是家中有银钱人情往来,多方送礼。司徒弘光背后确实也有后台。他这才能升一升官职。
    哪料想,都是过去多久的事情。如今又是被翻了起来。
    司徒弘光万万想不到,二哥朱弘明做出的麻烦事情,这是报应到子侄们的身上。司徒弘光只得叹息一声。
    这等事情侯府怕是知道真相,也不敢多查的。司徒弘光的眼中,这就是一笔糊涂帐。真是查起来,查到秦王府世子司马眷的死因上去。那就是麻烦更大。
    唉。你说的有道理。只是侯府那一边,佑禛和佑礽都没了,这侯府的小辈里,一时间都没有能撑起门户的子弟来。杜绵绵真不是小瞧人。实在是朱佑禛、朱佑礽就是忠勇侯府第三代时的人才。
    朱佑禛、朱佑礽后面的弟弟,甭管是朱佑祥、朱佑禧,这二人如今都没什么建树。更后头的朱佑禄,那还是在读书的少年郎。
    算了,咱们家掺合不起这等事情。这一封信,绵绵,就当咱家不知道。司徒弘光最后只得说这样一番话。
    一旦牵扯进皇家的麻烦里,司徒家的门户顶不住。家中十口子人,为着咱们这一个家,我都得装一回糊涂。司徒弘光对妻子说出心底的大实话。
    杜绵绵缓一缓心神。然后,她说道:既然这一回是大麻烦。这信咱们且不能留着。烧掉吧。杜绵绵提一个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