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周嬷嬷。杜绵绵唤一声。
    周嬷嬷见着杜绵绵一行人时,她是赶紧的行礼。
    舅老太爷,您来京都,老祖宗是一直盼着。周嬷嬷先给司徒老太爷行的礼,然后是给司徒弘光、杜绵绵等人一一行礼。
    周嬷嬷又是赶紧的安排好仆人把司徒家的行礼是搬上马车,这一行人里的主子自然是要坐马车去忠勇侯府。
    至于司徒家带来的下人,杜绵绵早是有安排。哪些能带去忠勇侯府,哪些去她的陪嫁铺子与庄子。这时候就是分流为两堆,有跟着周嬷嬷安排的,也有杜绵绵奶娘来领走人的。
    京都内城,忠勇侯府。
    司徒氏知道今个儿弟弟来京都,她是心情激动的。出嫁几十年,姐弟再难相见。如今能相见,司徒氏是非常激动。
    等着司徒老太爷一行到侯府时,侯府开的侧门。从侧门进,又有人抬来小轿子。主要还是老太爷年纪大了,怕累着老太爷。
    庆熙堂。
    一众忠勇侯府的主子全在。司徒氏一见着弟弟时,她是当场落泪。
    弟弟。
    姐姐。
    姐弟二人相见,都是有花白的头发。人老了,却是容貌依惜如旧影。
    老祖宗,您今个儿是喜极而泣。旁边的侯夫人冯氏是劝话。这一位如今是侯府新的女主人。倒是旁边的太夫人魏氏,这一位没多话。
    姐姐,这些全是侯府的各房晚辈吧。司徒老太爷是带着礼物进侯府的。这时候他瞧着姐姐院中,那些个小辈们,特别是一众的男丁,司徒老太爷是眼中有羡慕之色。
    姐姐家的儿孙多,这般好,这般好。司徒老太爷连连夸话。
    司徒氏听着弟弟这话讲,她是高兴的。
    要说等着小辈们一一见礼时,杜绵绵与司徒弘光这里最尴尬。他夫妻二人的身份变了,原来是忠勇侯府的主人之一。现在变成了客人。特别是称呼上,那也得改一改。
    原来唤一声祖母,眼下就成为姑祖母。
    偏偏司徒氏听着,她还是乐呵呵的模样。司徒氏在一众的小辈们见过司徒老太爷后,她是发话,让一众人都到院子里听堂戏。
    这是当年在家时,弟弟你最喜欢的一出堂戏。我专门让小戏班子排了,今个儿咱们姐弟一起听。司徒氏是笑着招呼话。
    司徒老太爷一听姐姐的话,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就是戏开始,这是伊伊呀呀的唱起来时。丫鬟来禀话,说是杜家老太太来了。然后又是一众相迎客人。
    这一回来的自然是杜绵绵的娘家人。杜家老太太来了,她还带着三房的三儿媳崔氏。
    杜绵绵见到娘家的祖母,她当然是高兴的。一别三载半,再见着亲娘崔氏时,杜绵绵都是忍不住的红起眼框子。
    杜绵绵寻着机会,那没听戏,她就是与亲娘一起回的稻香轩。
    在忠勇侯府里做客,侯夫人冯氏还是安排着杜绵绵一家子人继续的住一住稻香轩。说是这里他们一家人住习惯了。如今自然是照旧。
    在稻香轩里,崔氏瞧着女儿,她这时候与女儿说些私房话。
    你瘦了。崔氏感慨一回。
    哪瘦了,是娘心疼我。杜绵绵笑着回一话。
    可惜我回来,这先住侯府。倒想回一趟娘家,只顾及着如今的祖父大人。祖父大人的意思是待京都司徒家的新居一切安排妥当后,倒时候是要开小家宴。到时候我也能请娘家的亲人一起在新居做客。杜绵绵说起司徒老太爷的打算。
    那便是好。崔氏点点头。
    你们夫妻这一走,我的好外孙,外孙女也不在眼前,不能瞧一瞧啊。崔氏感慨一回,她又是说道:倒是你们这一回来,我瞧着弘光得到官职,这是好事。往后盼着弘光出息,我儿也能得一个诰命。
    官家女眷的诰命,女儿是不敢想。能得一个敕命就心满意足。七品官员的女眷就能得到敕命。诰命至少得五品。这中间差距太多。
    杜绵绵哪怕是望夫成才,她也不会逼迫过甚的。
    娘,我瞧着三妹妹、四妹妹皆已经出嫁。敦弟的婚事,您如今是一个什么打算。杜绵绵是关心起来弟弟的婚事。
    上一回你弟弟参加院试,惜败。崔氏简单的说起几字来。这眼中是满满的失落。儿子没考中秀才,崔氏心头当然是觉得婉惜。
    你弟弟一心想再考一回后,再谈婚事。前头我与你祖母张罗过,倒底有些不尽人意。崔氏说起一些经历来。杜绵绵一一听了。然后她是心头怨起堂姐杜贞贞。
    若非杜贞贞插手,她的敦弟如今有一个好贤妻。奈何,杜绵绵能怎么办,她只能心头一声叹息。
    既然娘和祖母心头有打算,也愿意再给敦弟缓一缓,那我就不多话。娘放心,我等着搬到新居后,往后我会尽量多结交一些女眷。倒时候瞧一瞧,能不能够给敦弟寻一个更适合的姻缘。这是亲弟弟,杜绵绵对于杜敦的婚事是真的上心了。
    不提你弟弟的事情,你得与娘说说,弘光如何就是过继回司徒家。崔氏是挺好奇这一件事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