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页

      朱弘光应下杜绵绵的话。他闭上眼睛。然后不过片刻, 他就是沉沉的睡去。
    杜绵绵瞧着睡着的丈夫,她没有离开, 她就是这么默默的坐了许久。
    其时要杜绵绵讲来, 这些陈年的往事谁对?谁错?那于活着的人重要吗,论重要也重要, 论不重要也不重要。
    端是看活着的人是如何想法。杜绵绵这时候心头一声轻叹。只是面上她不会讲出来。这时候的杜绵绵更多的想法还是关于去江南的事情。
    一旦到了江南,那会是一番新的天地。
    可那样一个开头,又会是一切不同。
    当天的夕食后,太夫人留着晚辈们说说话。除着侯夫人外,便是各房的爷们与女眷。也有两位客人留下来,那就是暂时寄居于侯府的赵元秀、赵文秀姐妹。
    元秀、文秀, 你们姐妹都是好孩子。太夫人先是说着安慰的话,然后她又道:只是府上出着这些事情, 我琢磨着许是要与你们谈一谈。
    赵元秀的脸色一白。今个儿发生的事情是让赵元秀的心态不怎么好。毕竟生母姨娘的嫡亲外祖母出事情,赵元秀又没能够保住人。
    赵元秀说道:全听您的吩咐。赵元秀赶紧的回一话。
    太夫人听着赵元秀的话后,她笑了,她说道:我就知道你这孩子是一个好的。太夫人的目光是转向侯夫人。
    儿媳妇, 你来说说。你倒底是元秀的长辈。侯府也是你一直管着府务。太夫人把话头转移到侯夫人的头上。
    侯夫人听着太夫人的话后, 侯夫人说道:儿媳思量过许久,也觉得母亲的话在理。元秀、文秀都是些无辜的小辈。全婆子的事情, 她们哪能担什么关系。只是玉薇夫妻去逝, 两个姐儿她们身为女儿应该替父母守孝。不若就去家庙住上小三年。
    一则是安心的守孝。侯夫人的提议一出来, 杜绵绵听一个清楚。她的目光是瞄了一眼丈夫朱四郎。杜绵绵瞧见丈夫只是淡然的听着。
    杜绵绵此时便是继续安静的听着,这一则对于赵元秀和赵文秀姐妹而言,并不算好的消息。
    家庙是忠勇侯府给支棱起来。二位姐儿在家庙里一定享受着最好的待遇,那又如何呢?那里除着尼姑外,还是尼姑。
    二则也是学一学佛经。一些好经文最是修身养性。侯夫人嘴里不说,可她的态度上还是在意着全婆子的事情。
    至少杜绵绵听出这等意思来,要不学佛经做甚,这自然是培养一颗慈悲心。
    不光是杜绵绵听出来。赵元秀、赵文秀姐妹也是听出来。
    特别是赵文秀,她听着侯夫人的话后,她是头一疼。她当然知道这说着守孝三年。可三年后呢?她们姐妹二人如今能借一借的庇护就是忠勇侯府。
    如今因为全婆子的事情,跟忠勇侯府还是生疏起来。可偏偏赵文秀没法子开口推脱。这是给父亲母亲守孝,孝之一字,重如天,重如地。
    全凭长辈们的吩咐。赵元秀、赵文秀起身,姐妹二人是同意侯夫人的安排,二人面上还得毕恭毕敬。
    好孩子。侯夫人是夸一回。
    这是我和妹妹应该的。赵元秀赶紧的回一话。
    杜绵绵一直做一个陪客,她都不多话。只待这一件事情在太夫人与侯夫人决断后,太夫人就是笑着又给赵元秀、赵文秀姐妹是添一回妆。只是赏着二人一人一套头面手饰。显然太夫人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难看。
    可就杜绵绵瞧来,这两个小姑娘一定会多想的。只是这二人背后已经没有长辈做主。她们除着忍一回外,也没有旁的法子。
    等着从庆熙堂回到稻香轩后,杜绵绵与丈夫朱弘光去瞧过睡着的一对龙凤胎。然后,夫妻二人回到寝屋。
    杜绵绵说道:对于今天的事情你如何?
    朱弘光说道:这事情不算完。
    杜绵绵回道:是啊,这事情没那么的简单。
    算了,也不必想那般多。祖母,母亲都已经拿出决断,这一回还是利于稻香轩的处置。咱们可不能多舌添事非。杜绵绵肯定回一话。
    朱弘光说道:我心头明白迁怒于两外甥女不对。奈何我真面对二人时,我心头还是有一点不得劲儿。绵绵,咱们在京都的祭奠后,咱们就去江南吧。
    杜绵绵听着丈夫的话后,她是回道:嗯,一切听你的。到时候咱们去江南。去那一个新的地方。
    去江南也是杜绵绵的想法啊。
    对了,四郎,有一件事情我要与你说一说。杜绵绵停顿一下话后,她又是想起一回她自个儿的打算来。
    杜宅那一边三妹妹和四妹妹的添妆,我打算提前送去。咱们这一去江南的归来时间都不确定,好事早添喜,免得事临到头再忙碌。杜绵绵说道。
    朱弘光点点,他当然是同意妻子的意思。
    此事全由你做主,我觉得你的主意挺好。把应该给的提前送去,也省得咱们在江南时是漏下这二份人情未送到。朱弘光当然是同意妻子的做法。岳家的两位小姨妹的未来会如何?旁的先不说,便就是为着十四皇子那儿的一份人情,朱弘光也得做好面子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