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其时贾氏早有这一个想法。
    只是朱三爷不是读书的料子,他不爱读书。一直拖拉到现在,就是贾氏寻着机会提一嘴,再是劝一回话。
    我看着书本就头疼,早些年拿着书本当催眠用。朱弘晴说出大实话。他有自知之明,他真就不是读书的料。
    三爷去国子监,不是真为着读书。贾氏讲着后面的因果。她道:依着侯府的威名,三爷在里面熬一熬,再是花银子上下打点一二。只要能拿到监生的结业考评,就是一桩胜利的事情。
    三爷莫忘记了,我爹是在哪个衙门里当差。贾氏提点一下,让朱弘晴莫要忘记老丈人。
    吏部。朱弘晴一拍大腿,他是反映过来。
    对,有我爹的关系,凭着三爷的监生结业考评,一定能给三爷谋一个不太紧要的小官。官小不怕,总是一份前程。侯爷眼下是指望不上,咱们总要自谋出路。贾氏给夫君朱三爷出着主意。
    这法子好。秦姨娘很满意。
    往前你怎么不提一提?秦姨娘再一琢磨后,她望着三奶奶贾氏目光中,带上一点疑惑的神情。显然不懂得三奶奶贾氏有好法子,咋样不早点提。
    早提没用。贾氏摇摇头。
    前头有大哥这一房的佑禛呢,如今提一提,那是因为东宫大皇孙。贾氏指着东宫的方向。她一指,朱弘晴呢喃着重复一回,道:东宫大皇孙
    贾氏轻轻的点点头,再是确认朱弘晴的呢喃。
    大哥儿佑禛的年岁就比着宫里那一位大皇孙年长两岁,做大皇孙的伴读最合适。要知道大皇孙是太子妃所出的嫡长子,是东宫贾氏指着上头,吐出一句话,道:继承人。
    大哥儿佑禛这儿有母亲心疼,有侯爷去操作一翻。一旦去做东宫大皇孙的伴读,三爷这儿再求得父亲一点点的心软。监生的名额,如今就有机会成事。往前提这事,庆晖堂不一定给机会啊。贾氏指着侯夫人魏氏住的院子,她是实话实说。
    这话太直接,真的戳中秦姨娘和朱弘晴二人的心窝子。
    监生的名额,一定得是弘晴的。秦姨娘的眼神变了,她此时的目光像是护崽的母狼一样狠。秦姨娘听着三奶奶贾氏的话,她知道这真是一个好机会,一旦错过真不一定再有。毕竟朱侯爷的愧疚情绪,一定不会在心坎上停留太久。
    侯府这些年里讨生活。
    庶子庶女们是什么样的日子,秦姨娘深有体会。侯夫人魏氏的手段太高,秦姨娘是被戏弄的那一个。
    奈何是人怕比较,在一众姨娘里,秦姨娘自认为她算得小赢家中的一个人。毕竟不管是大姑娘朱玉薇的生母,还是二姑娘朱玉蓉的生母,这两人早失宠。在府上是小透明。
    三姑娘朱玉萱的生母,四姑娘朱玉蓁的生母,这两人是八杆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就是在侯夫人魏氏跟前当磕头虫。
    至于四爷朱弘光的生母,这一位钱姨娘早逝。瞧瞧一众姨娘里,一比较还真是秦姨娘冒尖儿。
    秦姨娘是膝下有子,秦姨娘如今在朱侯爷跟前还有一二分的脸面。总还有一点点的宠爱。搁着秦姨娘自个儿瞧,她都是人老珠黄的年纪,这等时候不多多为儿子朱弘晴谋划。难不成等着真失宠时,才来叹息没早做打算。
    在利益面前,人人都会向着自己谋算。
    人心如此,人性如此。忠勇侯府内,有一翻的算计。
    京城,杜宅。
    大房住的正院,大太太顾氏与儿媳全宝珠议着杜绵绵的亲事,还有太夫人司徒氏的添妆。杜贞贞就是坐着当一个听众。
    太夫人真给添妆二千两银子。杜贞贞听着从亲娘顾氏嘴里吐出来的消息,杜贞贞满脸的不敢相信。
    当然是真的。二千两的银票,还有太夫人的来信作证。一切还有假的不成。大太太顾氏瞧着女儿有点傻眼的模样。
    大太太顾氏表示能理解。当初她看着银票时,她的眼珠子都是红起来,是羡慕的很啊。
    二妹妹是好福气,侯府待二妹妹真看重。这事情一出来,杜家脸面上也有光彩。全宝珠表示她很是淡定。哪怕是二千两的银子,可到底是小姑子的嫁妆,与她不相干系。
    全宝珠如今过得挺幸福,她没太大的攀比心。在全宝珠的想法里,高嫁的小姑子在婆家越有脸面,越有地位,这才是一个好字。这般高嫁的小姑子,在将来才可能给娘家更好的帮衬。
    太夫人真舍的。二妹妹是好福份。杜贞贞垂下脸,她依然是震惊太过,不太想相信的模样。
    贞贞,你是要出嫁的姑娘。娘就叮嘱你一回,你往后跟绵绵好好的相处。你在家的时候不多了,你多捧一捧你二妹妹,跟她交一交心事。你们亲姐妹之间的感情好,将来你出嫁后,你也能得着你二妹妹的帮衬。大太太顾氏心疼女儿,她才会说出对女儿杜贞贞来讲,听着有点刺耳的真话。
    贞贞,你哪怕是姐姐,一定要拉下脸面来。面子不值钱,娘盼着你将来过得好,就比什么都强。大太太顾氏说得更直白。
    杜贞贞在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