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页

      可在朱弘光的心中,他倒不觉得嫡母是真的觉得高调。朱弘光揣摩嫡母的心思,他觉得嫡母一定是觉得杜家的门坎儿太低一些,有点让嫡母瞧不上眼。
    哈哈哈太夫人司徒氏一听孙儿朱弘光的话,她就是大笑起来。
    太夫人如今不掌管家权。一应都是侯夫人魏氏在打理。太夫人司徒氏最是寂寞时,朱侯爷这一个亲儿子的提议,把庶孙朱弘光抱到跟前抚养。
    朱侯爷是想着有小孩儿在跟前,也能让亲娘享受一回孙儿承欢膝下的乐趣。
    依着当年太夫人司徒氏的意思,她要抱养,当然是抱养大孙子朱弘晔,又或者是二孙子朱弘明。这两个嫡孙是侯夫人魏氏生的。
    太夫人司徒氏一翻想法,当然是没有成功。侯夫人魏氏棋高一筹,最后说服朱侯爷,把当年跟朱弘晔、朱弘明年岁相当的两个庶女,朱玉薇和朱玉蓉一起抱到庆熙堂给太夫人抚养。
    嫡孙变成庶孙女。太夫人司徒氏是失落过一阵子。
    太夫人司徒氏心中是连翻的感慨,儿大不由娘。于是忠勇侯府里,太夫人司徒氏跟侯夫人魏氏,这一对婆媳之间是斗过好几场。
    忠勇侯府的深宅大宅是好戏连连上场。最后的结果,一直到朱弘光这一个庶孙抱到太夫人司徒氏的庆熙堂为止。
    太夫人司徒氏的年岁上来了,她再跟儿媳魏氏斗气又能如何?
    太夫人司徒氏看的明白,一切端是儿子朱侯爷在里面和稀泥。朱侯爷的态度向着儿媳魏氏,太夫人司徒氏就不可能赢。
    成,祖母这儿不多留你。你在杜家待一天,一定也累了。你去你嫡母那问一个安,就早些回稻香轩歇息。太夫人司徒氏叮嘱一回话。
    孙儿听祖母的。朱弘光应下话。
    从庆熙堂离开,朱弘光又往庆晖堂去。
    嫡母魏氏这儿见一面朱弘光,就是关心几句,全是场面话。朱弘光唯唯应下,待侯夫人魏氏端起茶盏时,朱弘光识趣的告退。
    朱弘光一离开,侯夫人魏氏与旁边的陪嫁魏嬷嬷说道:嬷嬷,今个儿我才注意到,咱们府上的三姑娘、四姑娘也到相看人家的年纪。
    夫人一直忙碌府务,三姑娘、四姑娘那儿,一直按着府上的规距供应。下头的仆人婆子是没有人敢慢待姑娘们。再则说太夫人抚养着两位姑娘。三姑娘、四姑娘要相看人家,总要太夫人点头。魏嬷嬷回着话,一推二三五,一切全是推到太夫人的头上。
    许是母亲的年纪大了,这一时间没注意着三姑娘、四姑娘的年岁。这事情我得提醒一下母亲。侯夫人魏氏说话时,还是温温柔柔的模样。
    夫人一片慈母心,三姑娘和四姑娘知晓夫人的举动,定然也是感念您的一片付出。魏嬷嬷自然是捡着好话讲。
    魏夫人听后,只是笑一笑,她并不再做答。
    朱弘光从嫡母住的庆晖堂一离开,他就往自己的稻香轩去。
    待着回屋后,朱弘光从书箱中拿出长长的小圈筒。朱弘光想打开杜家表妹送的礼物。他准备仔细的瞧一瞧。
    四爷,给您备好的茶点。一个温温柔柔的女音响起。朱弘光抬头一瞧,他就是认出来人是谁。这是嫡母在他定婚后,给塞到稻香轩的一个一等大丫鬟,名叫绿珠。
    绿珠这一个大丫鬟,人确实长的美貌,偏偏朱弘光最并吃这一套。
    朱弘光摆摆手,他说道:你搁下就成。朱弘光神色淡淡的,浑不在意的样子。绿珠把茶点搁下,她又是亲自倒上一盏杯,她递到朱弘光的近前。
    茶是温热的,不会烫着舌。四爷请尝一尝,这是今年瘦西湖最好的一等龙井茶。是夫人听着四爷喜好这茶,专门赏到稻香轩的。绿珠似乎在表功。当然是给侯夫人魏氏表功。
    朱弘光听着绿珠的话,他抬头瞧一眼绿珠。
    你没听懂我的话,我让你退下。朱弘光的神色更冷。他不喜欢府中过于美貌的丫鬟,特别是爱往爷们身边凑的。
    特别是面前的绿珠,明面上说是嫡母赏来的侍候人,拿着稻香轩的一等大丫鬟的月例银子。偏偏嫡母又似乎是画蛇添足一样,给绿珠再添一份庆晖堂的月例银子。如此一算的话,绿珠拿着两份月例银子,跟府中姨娘的月例银子一个数。
    这什么意思,朱弘光当然懂得。
    这是嫡母给他备的通房,若是他满意的话,随时可以提成姨娘。可朱弘光就不乐意。
    一个不得伸张志向的庶子,就让朱弘光憋屈好些年。如今他自己躺平任嘲,可不想他的子嗣也当如此。
    庶子在外头多有歧视,更多的不是歧视出身,而是歧视没能耐。
    有能耐的庶子,不是不能爬到嫡子的头上。一个爹生的,真得着家族的资源,一飞冲天的人物当然有。
    只可惜朱弘光没做到,他被嫡母打压成一个废材,如今当着侯府的蛀米虫。
    是,婢子这就告退。绿珠瞧着朱弘光的模样有点吓人,她是唬一跳。绿珠赶紧是急急福一礼,匆匆告退离开。
    绿珠一离开,小红就是进屋。
    是婢子没拦住绿珠,请四爷责罚。小红是来请罪的。她可是听见屋中的动静。对于绿珠的自做主张,小红当然不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