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老太太,我蒙杜家厚恩,我是真心感激不尽。杨楚楚回话,她低下头,微敛神色。她说道:我不想嫁给刘家太太的儿子。似刘家这一般的家境,我都不乐意。
    老太太听着杨楚楚的话,她心头有微怒。只是她面上还是慈悲的笑着。老太太这时候觉得杨楚楚有点不识抬举。
    杜家好意收留杨楚楚,做为亲戚给她添嫁妆,为她选一门好亲事。老太太觉得亲戚做到这份儿上,杜家够仁义。
    杨楚楚还不满意,听着话中意思还是嫌弃刘家的家境。老太太心里有点嘀咕,你这般造作,你咋不上天?
    老太太此时不表态,她任由杨楚楚说话,她就想听听杨楚楚还有什么志存高远的大志向。老太太心头念叨,今个儿算是见识到什么叫命数比纸薄,心气比天高。
    老太太,当初唐家太太指责楚楚像一个小戏子的事情。明明已经过去许久,可楚楚就是忘不掉,忘不掉当初的难堪。杨楚楚话说到这儿时,她是落下泪来,她哭了。
    楚楚命硬,生来克亲。楚楚如今是孑然一身,无爹娘,无兄弟。所以楚楚想明白一个道理,楚楚后半辈子再差,也不会比着现在更差。楚楚想搏一个富贵荣华。若是赢,是天意眷顾。若是输,是楚楚命歹。杨楚楚抬起头,她的目光直视老太太。
    明明杨楚楚还在哭泣,这一刻,她的眼中却似乎有一道光芒在闪耀。那一种光芒名叫野心与期望。
    老太太与杨楚楚四目相对,老太太确定这是一个心意已决的姑娘。
    老太太又是扫视四周,她瞧着依然镇定自若的二孙女杜绵绵,再是看一眼目瞪口呆的三孙女杜宁宁,四孙女杜婉婉。
    你先说说,你是什么打算。老太太做出一幅侧耳倾听的样子。
    杜绵绵在旁边是吃瓜满满,她知道杨姨母在祖母这儿一旦过明路,往后真就要走上她自己选择的舞台。是输是赢,依着杜家的家世背景,能提供的帮助几乎等于零。
    京城的秦王府在采买女婢,楚楚自愿卖身入秦王府。杨楚楚说出她的打算。
    老太太愣神片刻,然后,她的目光在杨楚楚身上打量一眼。接着老太太的目光又是瞄一眼二孙女杜绵绵,很快的又挪开。
    楚楚,你的心气太高,杜家没那份能耐,真帮衬不上什么。老太太感慨一回。
    老太太说道:眼下瞧着,你是心意已决,杜家不会阻拦。我能做的就是吩咐老大媳妇,让她把脂粉铺子里属于你的那一股折成银子。你拿着这一份银子进王府可以打点一二。至于今后你能不能求得一个好前程,全看你的命。
    秦王府是什么地方,那里面住的是皇子龙孙。杨楚楚想攀附上去,哪能那么容易?老太太司徒氏是不太看好的。
    主要还是皇宫、王府这等地方,真就不缺美人。环肥燕瘦,婀娜多姿,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万种风情等等的美人儿,是任皇家的皇子龙孙们挑选。
    一年一年的采选宫婢,在皇家想上位的宫婢太多。偏偏宫婢的上头还有大选,大选就挑出身,全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这些大选出来的正紧主子,甭管是皇宫,还是王府,哪可能不防备着宫婢们想爬床,想麻雀变凤凰。
    老太太体谅,楚楚这一辈子就这一点贪念。杨楚楚低下头,她拿定的主意,她是不会悔改。
    楚楚,你先回屋去歇歇。得着时间你多想一想,眼下改主意一切都来得及。老太太摆摆手。她似乎不想再谈让她糟心的事情。
    全听老太太的,楚楚告退。杨楚楚起身,她福一礼,尔后,她告退离开。
    屋内剩下祖孙四人。
    老太太的目光在三个孙女身上巡视一圈,她说道:绵绵定下婚事。宁宁、婉婉,你们有没有生出攀高枝的心思?
    特别是有你们姨母这一个例子在。老太太最后一句话说的有一点小严厉。
    宁宁不敢。
    婉婉有自知之明,婉婉没那一份本事。杜宁宁、杜婉婉是一一表明自己的态度。
    高枝不好攀。老太太说出她的一个人生结论。她说道:有一句老话叫后宫佳丽三千人。实际上宫里的宫婢又岂止三千人,真正得到宠爱的娘娘是扳着指头都能数清楚。宫婢一辈子的命,就是操持着侍候人的活计,没盼头,没依靠,最后寂寥的死在宫里。什么时候死的,宫外的家人哪知道。
    王府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后宫老太太话到这儿,她不再多讲。
    绵绵、宁宁、婉婉,你们三人今个儿听着的事儿,在我这院子里还能讲一嘴。等着回去后,你们就得忘记掉这一件事情。王府大院离着杜家这等的商贾小户太远,咱家够不着。多嘴多舌,妄议贵人,会给家族招祸。你们听明白吗?老太太问道。
    孙女明白。杜绵绵、杜宁宁、杜婉婉一起福一礼,她们应下话。
    去吧。老太太摆摆手。杜绵绵、杜宁宁、杜婉婉三人是挺识趣,都起身准备告退。
    绵绵,你的婚事已经定下。你先留一留,我有话跟你讲。老太太开口留人。杜绵绵跟两个堂妹对视一眼,然后,在两个堂妹偷偷表示的鼓励手势中,杜绵绵瞧着两个堂妹又爱莫能助的小眼神,杜绵绵回了一个含蓄的微笑。杜绵绵识趣的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