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

      俩妯娌笑着凑到一起,等着领猪肉跟猪大肠就回家。
    大家都围着分猪肉的摊子,等着站在最前面的会计喊名字。林家的人口多,工分高,很快就轮到了她们家。
    刚刚宰杀的猪肉,冒着腾腾热气。程晓燕走过去,伸手就指了指几块搭好的猪肉。里面有一个猪耳朵、两条肋排、一根刮得干干净净的猪筒骨、一块大概两斤重的五花肉。
    这里的肉都是按照骨头、瘦肉、肥肉搭配的。而程晓燕选的这个算是里头搭配最好的了。
    喜滋滋地把猪肉跟边上放着的猪大肠都丢到大嫂拎过来的木桶里,两人拨开围着的人就先回家了。
    家里,午饭都准备好了,妯娌俩把分到的猪肉拿出来,就坐到饭桌上吃起来。
    今年地里的活儿都干完了,养猪场今天过了也没活干了。趁着这几天休息的工夫,家里也要开始搞搞卫生,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林妈妈在饭桌上开始吩咐接下来日子里最重要的事情。
    公粮全都装好了吧!林妈妈说完后,又问了问林大哥。
    林大哥是大队里面负责称重公粮的人之一,听到林妈妈的问话,他点点头。
    今年的稻子产量对比去年高了点,虽然不算很多,但是平摊下来,一户可以多分几十斤谷子。这样的好事大家心里都非常畅快。
    好像越到年尾,日子就越是好过。
    林大哥报了一长串大队年底的收成。包括稻子、花生,产量都非常不错。虽然不能说是大丰收,但是今年肯定比去年好。
    等启生放假回来,粮食就可以往公社送了。想起塞得满满当当的几个仓库,林大哥的笑容就止不住。
    听到林大哥提起林启生,程晓燕就高兴地说了句:启生说他们糖厂的第一批水果罐头已经生产出来了。这次回家会带点给我们尝尝。
    一听水果罐头,林家人就想起那一筐筐来自他们大队后山的桃子。
    那桃子那么脆口,做成桃子罐头,那就又甜又脆了。林奶奶笑呵呵地说着。她人老牙不好。大队出产的脆桃子比较硬,吃起来非常费牙。不过,这做成水果罐头,肯定会变得软乎乎又甜滋滋的。
    晓燕自己腌的那些咸水桃子味道也不错呀!林大嫂笑呵呵地搭腔。
    一家人吃完饭后,男人们开始搬来梯子,上屋顶检查今年一年都没检查过的瓦片,看看哪里有破损的,趁着日头正好,换掉那些坏了的瓦片。
    女人们则是凑到了一起,处理上午带回来的猪肉。
    程晓燕本来想接过自己领回来的那一副猪大肠来清洗的。不过却被林大嫂抢了过来:要说清洗这个猪大肠,还是你大嫂我经验丰富。你去处理那块五花肉,把肥肉都割下来,准备熬油好了。
    见大嫂手脚飞快地把最难的活儿抢了过去,程晓燕心里非常感动。她也不跟大嫂客气,左右她可以从其他方面报答大嫂对她的好。
    把洗干净的五花肉拎进厨房,程晓燕拿起菜刀对着猪皮的部分下刀,把猪皮跟猪肉分开。
    猪皮上还带着些刺手的猪毛,程晓燕把猪皮放到砧板上,拿起刀就开始刮猪毛。这刮干净的猪皮到时候可以跟猪耳朵一起炖了,吃起来有油水又有嚼劲。
    两斤重的五花肉没有多少,很快她就把瘦肉跟肥肉都分开了。
    这时候,林大嫂也把猪大肠上面沾着的油都撕了下来,能有小半碗的样子。
    把大铁锅烧热后,她就开始炼油了。所有的肥肉肥油下锅,得益于大铁锅的导热性好,滋滋响没多久,就出了一摊子猪油,以及躺在猪油底部的、已经缩成一团团的油渣。
    把猪油渣捞起来后,剩下的猪油直接倒进了洗干净的油罐子里面。这样一罐油,他们家要用三两个月,直到天气变得炎热,荤油不好储存的时候,才会拿出那存了大半年的油票,去公社买点花生油或者大豆油回来。
    倒完猪油的大铁锅还不能清洗,因为铁锅里面沾了很多油花。程晓燕直接加了俩瓢水下锅,灶下塞多一根木材,等水沸腾后,连油带水倒进炉子上的陶锅里。
    这个陶锅是用来煲汤用的。等拿回来的那根筒骨剁好后,会加进这个陶锅里面。再加上些她从娘家带回来的瑶柱,跟一点海带。一锅筒骨瑶柱海带汤就完成了。
    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后,程晓燕这才慢慢地从厨房走了出来。
    院子里,她看到林大嫂跟林妈妈正坐在一起商量着什么。见她出来,两人都朝她招了招手。边上晒着太阳的林奶奶让她赶紧过去。
    妈,大嫂,怎么啦?
    我们在商量过年的时候要不要请董家英来家里吃顿饭。虽然家里跟董家英除了粮食关系外,好像其他关系都没了。但是,这一年到头唯一的新年,厚道了一辈子的林大嫂就有点纠结了。
    她想邀请董家英来家里吃顿饭,也算是对这姑娘的父母有个交代。但是,这姑娘的性子实在有问题,她又怕好端端的新年被这姑娘给毁了。
    程晓燕听到大嫂的话,想也不想,立刻摇头。
    大嫂,咱们家可以给她送点好吃的。但是请回家就没必要了。而且,我也觉得她不会来我们家的。
    不是程晓燕会掐算什么,实在是她已经发现董家英在他们还没注意的时候,已经搭上了何小草。之前就听说何小草的舅舅找了过来,虽然人经常不来,但是想必何小草的手中捏着很多钱跟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