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这不是大好事是什么。
    这下,除了要负责晒谷子的人外,很多村民都成群结队上山去碰运气了。他们刚割完稻谷,很累。但是,山里的那些行走的肉把他们身上的疲劳都带走了。
    这时候,程晓燕却不再上山了。反正,这几天下来,她已经从山里得到了很多馈赠。
    除了第一天一家人吃了一只野鸡外。陆陆续续的,五天的时间里,她收获了八只野鸡,十二只灰兔子,还有四五十个鸡蛋。这些收获,都是瞒着大队其他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家居然有了这么多肉。
    野鸡留了俩只,等林启生跟孩子们放假回来的时候再杀。其他全部都被林大嫂杀了后,做成了腌咸鸡。而灰兔子这东西生命力旺盛,还会打洞。最后,林爷爷拍板,用竹子做了好个笼子,偷摸着先养一对灰兔子。剩下的则是跟着做成腌咸肉兔子。
    几十斤重的野鸡、灰兔子,加了各种调料跟盐粒后,被放进了不同的瓦缸里面。鲜肉腌制需要一定的时间。每天还得按时翻一翻。这样的工作就落到了程晓燕身上。
    这会儿,她蹲在大瓦缸前,用一双干燥的筷子,翻检着这些肉。
    一边番一边感叹自己当时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田地里的出产暂时看不出来,但是这山上的野鸡、野兔等猎物,肉眼可见的变多了起来。
    本来割完稻谷过后,村里人一般都会瘦上一圈的。只是这次,因为有了这些肉的支持,他们大队很多人不见瘦,反而脸色红润了不少。这样天天吃肉的日子,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除了极个别存东西存习惯的家庭外,这几天下来,家家几乎都有做肉吃。
    当然,论肉的储存量,程晓燕相信,他们家暂时还是排在整个大队的首位。
    这时,外头响起了敲门声。程晓燕放下手中的筷子,从放着腌肉的小仓库走了出来。透过密密麻麻的木栅栏,她看到了外头有一个高大的人影。
    谁啊?
    这时候正是下午上工的时间,这两天赶着收地里的花生,很少有人会过来这里的。
    邮递员,有你们家的包裹。
    程晓燕一听,想到了什么。立刻跑到门口,把院子的木门给打开。
    门口,正是一位扶着自行车的邮递员。他的身上挎着一个军绿色的邮递员专用布包,正低头从车子后座上往下搬东西。
    程晓燕立刻上前帮着接过东西,口中感激地说道:怎么包裹还能直接送到家里来。我还以为得拿着邮单上邮局去领了
    邮递员笑出一口大白牙:这不是服务人民群众嘛。
    程晓燕一听,这才抬头仔细看了看眼前的邮递员,发现还真的有点眼熟。
    请问你是?
    邮递员伸手挠了挠脑袋:不是吧!嫂子,居然没人跟你说过我?
    程晓燕摇摇头。她嫁过来也就三个月,还有很多人不认识。
    邮递员笑着介绍了一下自己,叫林启荣,是林启生远房堂哥。虽然全家现在住在公社,但是老家是红星大队的。所以红星大队的包裹,他一般都会帮着代领,直接把东西送到村里人家里。
    程晓燕跟他寒暄了两句,这才把包裹带回家里。
    拆开包裹外头的线,一打开包裹,一股股油墨味从里面散发出来,冲得鼻子痒痒的。
    程晓燕伸手进去,把里面的东西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一时之间,她的脚下被一堆白底黑字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给淹没了。
    程晓燕低头把报纸按照日期,一份一份地叠好,重新用绳子固定住。这些资料,是她托了在市里上班的郝二偷空去买回来的。整整两年的份,有些甚至买不到,只能跑去废品站翻找。
    找到这些报纸回来,不为别的,是为了程晓燕心中的那个计划。她希望把这些报纸里面关于经济的信息从里面收集出来,好为以后的计划打下基础。
    要是两眼一抹黑就盲干的话,她担心会给家人朋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随手翻了翻日期是上个月的报纸,她从那里看到了关于公社糖厂的报道。上面写了糖厂的产量产值等等,最后提了一下糖厂开设新的罐头生产线的事情。
    程晓燕没想到,报纸居然还会报道工厂的事情。她只以为报纸会报导一些政策性的东西。粗略地翻了翻最近的报纸,程晓燕发现上面关于经济的一些文章好像有了一些变化。
    不过,具体的变化还得等忙完后再去细细研读。
    等把报纸收拾好放回屋里后,她的家门又一次被敲响了。这次确实邻居刘大妞。
    大妞,怎么呢?
    刘大妞激动地拉住程晓燕:晓燕,快走,拿上你家的大木盆一起。
    程晓燕疑惑,刚想问发生什么事情,忽然就听到了大喇叭发出兹拉兹拉的声音。
    接着,大队长那粗犷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各家各户请注意,在家的派一个人拿木盆到大队部。全家在上工的,赶紧找一个请假,拿木盆来大队部。大队部今天下午要分肉了。重复一遍
    程晓燕一听,分肉
    不是说花生收完后才杀猪分肉吗?怎么这时候就要分肉了。难道养猪场的猪忽然死了吗?明明她下工前,养猪场的猪还活蹦乱跳的。一般大队的猪除非是病死,或者是秋收过后,给公社送完任务猪后,否则不会随便分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