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姑母你放心。陈念春摸摸姑姑温热的手掌,展颜一笑。
    第52章 光徘徊
    风声呼啸, 天色渐晚,陈念春回到自己在王家的小院,在明亮的灯火下静静的练字, 案几上的宣纸已是厚厚的一叠, 满室墨香浓郁。
    小姐,这是楚国送来的信。吱呀一声绿藻从门外进来, 缓步走近,将一封薄薄的书信不动声色的放在陈念春的砚台之下,嗓音轻柔。
    烛光跳动, 昏暗的天色下,越发显得黑夜里的这一扇燃灯小窗像是黑沉的汪洋里独自浮沉的一叶小船。
    陈念春马上没有看这封千里迢迢自楚国而来的家信, 只是继续手下的字, 目光沉静,姿态沉稳娴静。
    小姐自从来了长陵当真是沉稳了许多。绿藻感叹道, 看她的眼神中的欣慰就像是发现从前那个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终于长大能独当一面了一般。
    不过也不怪绿藻感叹,就是让任何一个楚国旧识见到陈念春现在的模样也得大吃一惊。
    陈念春曾经在楚国的时候当真是无愧于混世魔王这个称呼。
    寒冬腊月,诗画赏鉴会上,美丽的女郎看似不经意的落下了一串宝石手钏,引来数名爱慕的氏族郎君奋不顾身的跃入冰凉彻骨的湖中争着抢着替她寻找,郎君们冷得瑟瑟发抖,亭中的女郎笑得美艳肆意。
    就是后院那个对她一向刻薄的继母也那她没有办法,算是罚她跪在雪地里不吃不喝她也能一边呕血一边嘲讽的笑着看你。
    思绪被拉得很远, 绿藻被陈念春的一声轻咳从回忆里清醒,之间陈念春有些无奈的看着她, 寄居长陵自然是不一样的。陈念春道。
    在楚国, 她虽然爹不疼娘不爱的, 但从来没有人会真的想要对她下死手, 更不用说少女时期还有做大宰相的哥哥做靠山。
    在长陵,若是自己不想着保全自己,可没有人会对她手下留情。
    小姐,我们什么时候会楚国呢?姜黄顶着额上还没完全消散的淤青,好奇的问,眼睛亮闪闪的很期待。
    绿藻的眼睛也亮了。
    她们作为婢女从小时候就知道,他们这一辈子都是要陪在小姐的身边,小姐在哪里她们就在那里。本来已经做好了小姐会嫁到谢家她们也会在长陵待上一辈子的准备,谁成想还会有如今的局面,长陵风雨交加,已不再是安稳的庇护所。
    也是时候考虑回到楚国了。
    陈念春又想到谢惜时,又想到哥哥,自嘲一笑,继续手中的笔,想必是不远了。
    姜黄又想到今日的那场袭击,恨恨道:在长陵谁知会不会再遇今日之事,自然是回我们楚国最好!
    陈念春悠悠道,眼下楚国也不见得太平呢
    主仆四人灯下密谈,桃红照例还是做个沉默的听众,只是一张笑意盈盈的圆脸,看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
    等到了烛火爆出了一点灯花,绿藻估算了时辰已是亥时。
    小姐,该洗漱了。绿藻道,往常这个时辰正是陈念春该洗漱准备就寝了。
    陈念春笑了笑,优哉游哉的继续写,别着急,今日恐怕还有客来访。
    有客?绿藻有些懵,这么晚了怎么还有客人,还能有谁?
    但不得不说,陈念春确是是说对了,绿藻桃红几人才退下没多久,窗边就有了窸窸窣窣的动静,像是鸟雀落在了窗沿的轻微声响。
    吱呀一声。
    陈念春抬头望去,就见到一身黑衣的谢惜时脚步轻盈的翻身从窗外进来,挺拔瘦削的郎君披了一身深邃的夜色,英挺的眉毛皱起,如玉般白皙的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跟在他身后的也是一身黑衣,摘下面罩却不是陈念春熟悉的谷雨惊蛰,谢惜时向那几人打了个手势,那几人了然的点点头向她一拱手又是一个翻身在夜色中消失不见。
    一身黑衣的谢惜时陈念春险些没认出来。
    往日总是一身浅色衣袍的郎君温润如玉,即便是周身的冷冽也是玉石般的冷然,仅仅是换了一身黑衣,他周身的威压宛如暗夜中的君王,强势的像是换了个人。
    今日之事王家也不能给你结果。谢惜时缓步走到她的身边,深深的望着她。
    他说的是不能而不是给不了,这件事的幕后主使不难查,长陵是他们几大世家的地盘,但凡做过必然会留下痕迹,查出主使甚至不需要费多大力气。
    陈念春看着他骨节分明的手松弛的搭在她面前的案几上,像是早有预料,不是赵国就是魏国,是不是?
    谢惜时灯下的眼,分明而澄澈,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
    陈念春也不看他,淡淡的一笑,接着说:我知道了,是赵国。她说的非常肯定,胸有成竹。
    谢惜时看着她,笑得风光霁月,对,你说的很对。
    但这个结果只能是自己猜的,不能是长陵人告诉你的。谢惜时看着她,眼神里温柔淡化了他这一身的凌冽。
    你们长陵一定要做得这么中立吗,前脚帮了楚国得罪了赵国,现在为了平衡和赵国的关系又替赵国遮掩?而且,她能肯定,这段时日赵国的小动作不会少,长陵帮忙遮掩的也绝对不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