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正因为这件事,她才想以唐晓柔的身份进入太子府搜集太子想杀害江玉绣的证据。到时候人赃俱获,她就不怕江玉绣不信。
    想来也是,倘若她在当太子妃那会儿,有人告诉她说太子并非真心待她,她也不会相信反倒还会觉得这是有心人想来挑拨她与太子之间的关系。
    可如今江玉绣还未出嫁,想来那时她还未正式见过太子,为何就能对他信任至此?
    孟然听见重生后的江玉绣如此说,加上见到她的神色便想明白了。
    这重生后的江玉绣到唐晓柔的身上时,寿王的腿已废,正是南北两国打完仗的一年之后。那时的江玉绣和太子已定下婚事一年,正准备嫁娶之事。
    加上之前太子为她所做的事,她自然会选择相信太子而不是陌生的唐晓柔。
    孟然问了她一句:江姑娘可知道太子殿下为了她和北国征战一事?
    江玉绣微微一怔,眼中似乎有些惊讶之意,像是不敢相信太子居然会为了将这一世的江玉绣征战一事。半响后她才缓缓开口,轻轻道了句:我不知。
    紧接着周围环境又开始了变换,这一次的地点是在大街之上。
    这次观看回忆的方式不再是以江玉绣的第一视角进行,而是和之前在皇宫大殿时一样,以第三视角进行观看。
    大街上唐晓柔,也就是重生后的江玉秀,身穿一身孝服披麻戴孝跪在了一具被白布遮盖的尸体前。在她的身侧还有张纸写着:卖身葬父。
    这是御史大人,也就是江玉秀的父亲给唐晓柔安排的身世。一位没钱为自己父亲下葬的孤女。
    御史大人希望能借此让唐晓柔顺利进入太子府先行查探太子府中的情况,日后江玉绣进府后也能帮衬一二。
    穿着孝服的唐晓柔,准确地说应该是重生后的江玉绣一幅心如死灰的模样跪在了她父亲前。
    看着虽然不是特别悲伤,但这时若是大哭反而有可能会露出破绽。
    众人看着她这般模样,倒是觉得有些心疼便开始议论了起来纷纷想为这姑娘出点力。
    而今日恰好太子从这条街经过。本是走得匆忙的他余光瞥到了唐晓柔后,步伐竟是慢了下来。
    他停下了脚步,目光在唐晓柔身上停留许久。
    不知为何,颜若总觉得他这个眼神像是透过唐晓柔在看另一个人且看得有些出神。
    不过此时身为唐晓柔的江玉绣并没有发现,她一直在低着头,目光直直的盯着她父亲的尸体,看着有些悲惨。
    唐晓柔的容貌本就清秀,如今这样看着更容易令人心生怜惜。
    太子看着如今是唐晓柔的江玉绣许久后,这才缓缓向着她走去。他温声问道:姑娘需要多少银子。
    听见声音那穿着孝服的姑娘抬起了头。见到了太子后她貌似激动但还是将所有的情感都压制于心底。她冷静回道:足够葬了我父亲即可。
    太子还没来得及行动,便有一锭金子出现在江玉绣眼前。
    她朝着那扔金子的方向望去,还未见着那扔金子的人便先其闻声。
    那说话的人是个女子,穿着打扮看着是个有钱人家的婢女。此人正是寿王殿下的贴身婢女,却不是那扔金子给江玉绣的人。
    这是我们家王爷给你的。好生将你的父亲安葬后,便过来寿王府吧。
    寿王殿下?就是那个十四岁便上战场的那个寿王殿下吗?
    上一世的江玉绣并未出席那位寿王殿下所办的接风宴,所以并未见到寿王,也并未在那个时候见到太子。
    因此直到洞房花烛时,才见到了太子的真容。
    江玉绣往远方看去,只见到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身影,身姿挺拔,看着气度不凡。
    这位就是那立下战功无数的寿王殿下?
    为何如今会坐在轮椅上?
    虽是隔着有些远,但她还是听到了那人说了一句:明珠,走了。
    那丫鬟打扮的女子便向着那人走去,将他推走。
    见到那金子,不仅是江玉绣感到惊讶。就连太子听到是寿王时也露出了错愕之色。
    他朝着寿王的方向看去,却无奈寿王还是不肯看他一眼。
    见到寿王正要离去,他唤了一声:寿王殿下。
    推着寿王的明珠知道这出声之人是太子,便停下了脚步。
    明珠是停了下来,可寿王却是不愿多做停留。因此,他便出声:走。
    寿王是明珠的主子,明珠没有理由不听他的话,因此在寿王出声后明珠便接着抬脚,往寿王府的方向走去。
    见寿王这反应,太子便知道寿王还是不想见到他。因此他便道了声:多谢,目送明珠推着寿王离开。
    而江玉绣却是拿起了金子,看着这情景露出疑惑之色。
    我至今都不明白他为何会对寿王殿下有这样的反应。
    如今已是魂体的江玉绣看着当时的情景淡淡道。
    见她提起这事,孟然便问了句:江姑娘想知道吗?
    知道了又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之后你就用唐晓柔的身份到寿王府上了?
    见颜若询问,江玉绣便答道:寿王出现本就不在我的预料中,既然事已至此那就只能先到寿王府上再另想他法。可刚到寿王府后我便失去了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