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

      皇帝不发话,汝南心里也慌,身子僵在那,低声道:“臣妇治罪。”
    顾祯淡淡道:“姑母既知罪,想来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到延德殿的时候,赵懿懿正坐在窗边画画儿。
    几笔勾勒,一只翩跹振翅的蝴蝶便呈现在那张雪白的宣纸上。午后的光照在上边,暖融融的。
    “这么快就起来了,怎么不再睡会?”顾祯缓步靠近,压低声音问她。
    赵懿懿没回头,一边提笔舔墨,一边道:“再睡下去,都要到晚上了,那晚上就更该睡不着。”
    顾祯轻笑一声,上前轻按着她的肩,压低了声音道:“睡不着正好。”
    赵懿懿愣了下,偏过头看他。
    顾祯俯下身,唇角挟着一丝笑意:“朕昨日见你太困了,今晚要是睡不着……”
    后边的话不用说清楚,意味也是不言而喻
    耳畔暗哑低沉的声音,叫赵懿懿耳尖瞬间红了起来,一阵灼烧的热度,她立刻回身推了他一把:“你胡说些什么?”
    她两颊染了一团红云,顾祯低笑几声,握着她按在胸膛上的纤手,轻声道:“怎的又变成了朕胡说,嗯?”
    赵懿懿气得面色涨红,狠狠瞪他一眼,才道:“你一来就没正经事。”
    顾祯放缓了语气,拽着她那只手轻轻把玩着:“那娘娘同朕说说,什么才是正经事?”
    说着话,他却已然将赵懿懿禁锢在案几与臂弯之间。
    温热的气流拂过耳畔,叫她下意识想要避开。
    在她软成一滩春水,金钗尽褪、鬓发微卷,柔柔弱弱地靠在怀中时,顾祯心尖也跟着软下来。纵然仍有不悦,却下意识想着,算了,陆羡山的事,还是别同她说了。
    他越在意,反倒是让懿懿越上心。
    俩人之间,本就不该横亘个外人,也没资格横亘进来。
    碧玉簪子欲坠不坠,勾住了最后一缕秀发,在即将落下去前,顾祯伸手捏住簪首,将之轻轻簪回了她那一头乌发间。
    -----
    进士科由考官们择定的人选,其试卷要先呈至皇帝那儿过一遍目。
    顾祯粗粗看过几眼,眉心突然蹙了起来。
    事涉科举,吴茂不敢擅自搭话,只提心吊胆地站在一旁。
    “郑卿上回提着的人呢,不在里头?”顾祯问。
    郑中书令道:“回陛下话,他在稍靠后的位置。”
    最初时,众考官一致认为陆羡山当是此次进士科第一,然那回在紫宸殿提起,见着陛下脸色不好看,便不敢再将他放在前面。
    却也不乏有惜才之人,斟酌考量后,还是将他的时务策一并呈上,只是放在了稍靠后的位置。
    顾祯翻了翻,果然瞧见了陆羡山的时务策。
    与前边的那几张比起来,足以令人眼前一亮。
    他细细看过一遍,即便再是厌恶,也不得不承认这篇时务策毫无半点可增删之处,便是底下那篇杂文,也令人忍不住看了数遍。
    莫说那卷上许多观点,更是与他不谋而合。
    顾祯问:“此卷甚佳,岂不比郑卿等列在他之前的更好?”
    说这话时,他捏着卷子的手渐渐收紧,手背青筋迸现。
    用了极大的自制力去忍耐,才压下了那阵不满的燥意,心口处像是聚集了一团火,烧的正旺。
    是从未有过的烦躁不安。
    然陆羡山的才能,他却又不得不承认。
    郑中书令等人一时说不出话来,先前的那些暗自揣摩,更是半个字也不能提的,只得勉强回道:“是臣等愚钝。”
    顾祯阖了阖眼,吐出口气,握着那试卷的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半晌方道:“既如此,这名次也该改一改了。”
    众人应了是。
    在紫宸殿忙活一早上,因先前揣测错圣意,众人无不战战兢兢,额上的汗都渗了出来。
    临近午时,才步履虚浮的出了紫宸殿,各种消息也一并跟着传了出去。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传闻,便是那陆氏嫡长子才学过人,为陛下钦点为榜首。
    作者有话说:
    顾祯:换个思路,他再厉害也得替我卖命,这样是为了让他更好的替我卖命。嗯,好受多了!(每天pua自己一点点)
    今天更新晚啦,因为想把这一段码完,所以断不了。有没有发现今天很肥鸭!!!
    第102章 公私分明
    纵使最后一横心, 将陆羡山列为榜首,顾祯心里头还是不舒坦。
    没来由的攒了一团火气,却发作不得。憋在那久了,只觉心口处堵得慌。
    正值底下人过来请示杏林宴的事。
    杏林宴专为新科进士所设, 位处宫外洛浦南岸, 顾祯对此兴致缺缺, 掀起眼皮轻扫而过,只淡声吩咐:“近来事多,朕恐怕没空过去, 尔等好好操办即可。”
    那朝臣吃了一惊。
    往年新科进士的那场杏林宴,皇帝可都是会驾临, 这是自太|祖始就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论时间长短,总该去一场才是。偶有几回不去的,也各有原因。
    此次常科, 陛下还仔细阅览过呈上来的时务策, 甚至亲自过问了陆羡山的试卷,将其名次挪到了前边, 对此次常科十分重视。不成想,这回连杏林宴也不肯赏光。
    陛下这态度,倒叫人摸不着头脑。
    那人劝道:“陛下,这是放榜后的一大盛事,那些进士们所望也不过如此。陛下若是不去,难免令人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