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尤其,那人还是自己心爱之人。
    顾祯几乎能想象到,懿懿那时的绝望。
    正因心生绝望,后来才会那般决绝。
    顾祯捏了个白果,将里头的一层果衣剥开,放在她跟前的小盏中,声音闷闷的:“距你上一次生辰,还不到半年。”
    不到半年,却忘得一干二净。
    凝着那张白皙如玉的脸,他几度想要开口质问,却又觉得他没有资格问她,硬生生忍了回去。
    赵懿懿沉默下来。
    看着林中正嬉戏着的青年,她问:“那怎么办?”
    已经许了诺,拿出去做了彩头,自然没有反悔的道理。
    顾祯一笑,捏了捏她的手,压低声音说:“放心,朕一会儿赢回来。”拿回来的法子有许多,甚至直接下一道旨意都行。
    他却想光明正大的赢回来。
    “陛下能行么?”赵懿懿迟疑着看他,眸中带着些征询,“陛下都许久未投壶了吧?”
    顾祯咬牙道:“你自己夫君如何,你不知道?”
    听出他声音中的气恼,几乎是有些气急败坏,赵懿懿不说话了。
    那头还未比完,更有几个没分出胜负的,顾祯却起了身,将手递了过去:“走,随朕出去转转。”
    伸出来的,是左手。
    那只手上伤痕遍布,靠近衣袖遮掩的手腕处,更是狰狞可怖,一路延伸至衣袖内,也不知具体如何。
    看着眼前那只宽大的大掌,再抬目对上他含笑的凤目,赵懿懿突然觉得,他似乎跟从前不一样了。
    可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她却又说不出来。
    视线落在那几道痕迹上,她终是心头一软,又顾及许多人打量着,将手覆了上去。
    只是那一瞬,她突的福至心灵,微有错愕地转头望着他,头一回发觉,他怎么突然学会了苦肉计。
    “陛下可是天子。”赵懿懿有些着恼地抱怨了句,瞪了他一眼,想要将手给抽回来,“这样的招数,真不知陛下从何处学来的。”
    顾祯却不许她动,握得更紧了些,低笑道:“朕是天子不假,难道就不是懿懿的丈夫了?懿懿不理朕,还不许朕想些法子?”
    这样的话太过直白,第一次从他口中出来,叫赵懿懿听了个面红耳赤,羞得面颊浮了层淡淡地粉晕。
    “你!”她说不过,只得又恼怒地看他,气道,“哪有陛下这样欺负人的?”
    顾祯牵着她纤细的手,将她往身边带了带,压低了声音哄:“好了好了,是朕错了。”他轻咳一声,道,“朕的心意,懿懿岂能不明白?”
    赵懿懿却不理会,一张芙蓉面仍紧紧绷着,道:“帝心难测,陛下的心意,妾身如何明白?”
    这是还别扭着呢。
    从前那些旧事,是横亘在两人中间的刺。她不愿相信自己非她不可,宁可相信帝王薄情,也不肯信他心悦于她。
    顾祯目光下移,放在了两人交叠的双手之间,神思微凝。
    他的心意,懿懿未尝不明白,也未尝不能感知一二。
    可她性子固执又有些执拗,心中认定的东西,总是难以更改。
    始终存着些芥蒂。
    顾祯不可谓不后悔。
    他做了二十年的皇太子,一言一行皆有皆由大儒教诲而成,经手无数政令、判了无数的案子,从未生过悔意。
    唯一一次在她身上,后悔了起来。
    早知有今日,早知她会往心里去,那些嫌弃她不够好的话,他一个字也不会说。更不会什么事也不同她商量,便闷不吭声的办了。
    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之时可服用的药物,哪怕再悔恨难过,却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
    顾祯思绪纷繁,终是转了话题,轻声说:“在懿懿心里,朕的心思,就这般难揣摩?”
    赵懿懿反问:“难道不是么?”
    出了松林,至游廊拐角处稍一回头,仍能见着那头衣袂翻飞的景象。
    “懿懿可还记得,与朕头一回相见的时候?”踏入游廊,顾祯突然侧身问她。
    纷繁梨树下,清隽郎君身姿挺拔,俊美得仿若画中人。
    一树梨花落了他满身,就那么朝着她笑。
    赵懿懿眉心一跳,却是漫不经心的发出一声:“嗯?”
    顾祯突然揽了她不盈一握的腰肢,将她抵在游廊边,垂首低笑起来:“那日投壶,皇后那谁都不肯相让的模样,朕可是记忆犹新。”
    赵懿懿怔了怔,看着那张近在咫尺的面庞,却是突然沉默下来。
    良久,她蜷了蜷手指,声音淡淡:“是么。”
    -----
    帝后二人一走,海池边上热闹却未曾减。
    相反,少了些拘束,玩得也更开了。
    漆壶容量有限,壶口的大小更是有限,寻常投壶的箭矢,一般以十支为一局。二十支箭矢满满当当装在里头,不是件容易的事。
    越往后,壶口所剩余的位置越小,也越难。
    先前皇帝毫无争议的全壶,便引来了在场无数人的惊叹。
    “前几支容易些,先给你投罢。”赵端端也是常玩投壶的人,在边上练习了会子,终是下定决心上场。自箭筒中抽了五支箭矢递给姜嘉言,示意他先投。
    姜嘉言道了声好,从她手中接过那几支箭矢,捏了一支在右手中,聚精会神眺望置在不远处的漆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