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页

      他这边把雨衣找回来了,那边跟他搭档的队友不见了。两人一组,他们得一起出去。
    找不到队友的李敏镐就打电话找人,接电话的队友跟他讲,我在3号调解室,你过来找我。
    调解室,顾名思义,吵架专用解决房屋。不过三号调解室从郑谦益来后就成了她的临时办公室,这位具体在办公室内办什么公,李敏镐不清楚,他只知道这人不怎么到大厅的工作区来。
    国民良心在服务厅工作的十一天,李敏搞见她的次数加起来还没五次。
    前三次还是帮忙一起疏散大门口围堵的粉丝们,第四次是部长请客欢迎新人的聚餐,第五次是偶然在停车场见到的。
    这见面次数不算少也不算多,双方始终维持着半生不熟的关系。
    话说李敏镐还想过,双方都是名人,他很可能跟郑谦益组队做事来着。
    事实证明他想太多,两边除了疏散粉丝之外,没有任何能搭档的地方,没有任何上级安排他们组队。
    时常搭档的老队友突然让李敏镐去“调解室”,他有些奇怪,也还是去了。
    到地方远远就看见队友在门口站着,貌似是在排队,队友前面还有两个人。
    一个他认识,同样是兵役支援的,另一个看着脸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队友也看见了他,招手示意他过去,走过去的李敏镐很疑惑他们要做什么。
    队友也没解释,就示意他等着就行。等了得有十来分钟,屋内出来一个人,让李敏镐脸生的那位进去了,认识的兵役支援人士继续在外排队。
    看了眼时间估摸着要来不急了的李敏镐把手机往队友面前一送,示意他,他们得出发了,不然下班来不急回来。队友疑惑的看向他,李敏搞茫然的望回去。
    “你不知道?”队友问。
    李敏搞答,“我知道什么?”
    知道一个在内部已经广为流传的明规则,郑谦益的“办公室”就是休息区的另一个名字。
    服务厅是政府机构,郑谦益是国民记者。前者碰到后者得很小心才行,万一记者要是在政府部门发现了啥啥不合规的地方,那可是能直接上新闻的。
    正式职员对于跟记者接触有这样那样的顾忌,打零工乃至于被迫‘上班’的人就无所谓了。
    他们来找郑谦益,不论是什么理由,只要跟上司说郑记者找自己聊天,上司连具体聊什么都不会‘问’,更不会去问需要多久之类的,就当那个人不存在了。
    不好打听的呀,瓜田李下的,怎么打听呢。当事人什么都没说,打听了反而显得心虚,都已经什么都没说了,还有什么要打听的呢。
    这要是说了点什么,当事人跟郑记者说什么小话了也不可能照实跟上司回啊,那编出来的瞎话听了又有什么意义?
    还不如就不问,不关心。反正就两个礼拜,十四天,很快就过去了。
    倒也不是讲服务厅有什么问题不能让郑记者知道,也就是普罗大众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而已。
    十四天都快结束了才知道有这么个空子可以钻的李敏镐,迟疑的看着队友,“我们可以敷衍组长,但我们去敷衍郑谦益?”不合适吧!
    队友微楞,“敷衍她什么?”说完想起来,“你以为我骗她?”
    摆手示意他误会了,张嘴又无从解释,干脆让他等下看就知道了,不是那么回事。
    那是怎么回事呢?是大家互相不干涉的车站休息区模式。
    又等了许久,终于到李敏镐他们了。后者跟着队友进门,心里稍微有点担忧要是被拆穿得多尴尬。
    屋内坐在的郑谦益一点都不尴尬的询问新客人们,“有实在话要说吗?”
    队友摇头,李敏搞迟疑片刻跟着摇了摇头。郑谦益了然,继续问,“需要多久?”
    “两个小时?”队友不太确定。
    郑谦益扬眉,“你们要干什么弄那么久?”
    旁听队友直白的说着组长让他们一起去检查遮雨棚的李敏搞,独自一人尴尬中,那两人都聊出解决方法了。
    郑谦益表示查看遮雨棚没那么麻烦,什么年代了还得人力跑一圈,打电话给道路控制中心调一下监控看看不就行了。
    队友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个招,李敏镐眼看着郑谦益电话都打出去了,不止帮忙问了遮雨棚的事,还问了路灯闪烁和低洼地区的积水问题。
    顺带,这位还约了电话里的人吃饭,饭局约好,挂断电话的郑谦益询问他们两,饭局去不去。
    那肯定去啊!人家帮忙了,不得吃顿饭感谢一下?基本的礼貌要有吧。
    更何况以后说不定还用得上人家呢,再碰上什么雨雪天气,一通电话能解决不少事,总比冒着风雪出去跑一圈要好。
    从李敏镐他们进门再到饭局定下,前后也没超过十五分钟,其中十三分钟以上还是挨个调监控花费的。十五分钟后,屋内的三人就各自该干嘛干嘛了。
    原本作为调解室存在的房间,屋内就一张长桌和六把椅子。郑谦益单独坐在一边,队友在对面,李敏镐在队友边上。
    屋内就三人,理论上是可以聊聊天套套近乎什么的。但郑谦益确定了约饭的事后就直接说她有点忙,让他们自便。记者大人就按着笔记本噼里啪啦的打字,那样子貌似真的挺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