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恭喜,织田哥。”
    这也算是新家庭的良好开端吧。
    ……
    《读卖新闻》是拥有悠久历史,读者遍布日本的大报社,即便经过经济泡沫时代,这艘巨轮也没有沉没。
    又因政经版主编的敏锐程度,不少人将其内容当作参考,以推特未来的政治导向。
    如此看来,只要是议员,便不得不订阅这份报纸。
    当然,后跟的生活版与文学版,是没人在意的。
    时间已走向2008年,古老的世家依旧保持着熨烫报刊的传统,这习惯始于欧洲,但当黑船事件后,境内的世家子与新兴资本家都以洋派作风为荣,甚至兴建了鹿鸣馆,现在大部分家族也是和风与洋风并行,海边的别墅必定是欧式建筑,搜藏着复数的弗朗基人偶,京都的老宅又要设计枯山水庭院,割裂得很。
    位于青森的津岛家也是,大约一百年前,他们家出现了一名名垂青史的大文豪,在他的《人间失格》中便描绘当年津岛家在青森的地位,就连城市银行都是他们建设的,是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同时又是议员,血统还很高贵。
    流传至今,这份高贵不仅没有被冲淡,反而延续下来。
    津岛家又继承祖上名号的传统,偶尔有被给予希望的孩子会被赋予祖先的姓名,现在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因为他表现出过分的才智,而被取名叫津岛修治。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孩子一年也见不到父兄几次,原因很简单,他跟已经踏入政坛的兄长年龄差距太大,而父亲则在内阁努力着,怎么可能回到位于青森的老家。
    此外,虽说这孩子聪慧,家中的女仆男仆却不是很喜欢津岛修治君,相反,他们很畏惧这才六七岁的孩子。
    问起来就含糊道:“修治少爷实在是太聪明了。”
    “怎么说呢,看他的眼睛总有些害怕。”
    “一眼就被看穿了似的。”
    “他总是盯着我的身后,不知在看些什么。”
    “修治少爷是能看到那些东西吗?”
    “那些?”
    “怨灵之类的。”
    好在,津岛修治并非难以讨好的孩子,他很安静,也没有那么多的恶作剧跟无限的经历对着仆人发泄,想让他安安静静地呆着很简单,只要给他书就行了。
    这又体现了他跟寻常孩童的不一样,以往,六岁多的孩子汉都不认识几个,一千多顶天了,看书还在看绘本,可他的话,却已经开始阅读名著,并且订阅报纸与文摘了。
    听说远在东京的老爷知晓后非常高兴,说什么不愧是修治,又说近百年前的毁誉参半的文豪津岛修治也是这样,从小就喜欢阅读。
    这种跟先祖的魔怔对比让下属更觉得可怕。
    而津岛修治,也就是太宰治本人并不因下属的害怕与疏远而难过,相反,他已经习惯了这一切。
    他已经不去学校了,据说是准备上天才班不断跳级,八点用完早餐后,他就去把今天到的报刊与书刊全部收了一遍,有《读卖新闻》《故事会谈》《杂七乱事》等等,说老实话,女仆总担心其中混杂着不应该孩子阅读的,可有没有人敢去乱翻修治的书,只能想想。
    而当事人,趴在榻榻米上看书,对大部分文字都兴致缺缺。
    “无聊无聊无聊。”
    “又是看见开头就能猜中结尾的侦探小说,他们就不能有点创意吗?”
    他单手托腮,看似懒散道:“除了当年的平井太郎(江户川乱步原名)外,难道就没有有意思的作者了吗?国外作也是,《福尔摩斯》跟《无人生还》很经典,后期大多都是拙劣的模仿,稍微给我看有点新意,有点灵魂的东西啊。”
    否则他不是完全没法找到乐子了吗?
    想到这,他就有些惶恐,如果连文字给予他的乐子都没有了,那还能做什么呢?
    唯独不想与历史上的津岛修治相似,成为觉得生很无趣,追求殉情的男人。
    近代诸多著作,他最厌恶的不过是《人间失格》罢了。
    这样想着,津岛修治翻开今天的《读卖新闻》,比起三流言情小说,《读卖新闻》的作品质量相对高,但也更容易出现对先人的拙劣模仿。
    津岛修治才开始看时漫不经心,知道他读到那段文字:
    /2012年时,我决定收手了。
    说是收手,按照业内属于应该是金盆洗手吧,我却没举行盛大的仪式,更没有金盆。
    原因,缺乏资金是一点,此外也没什么业界的朋友,况且、转业并不是什么值得一书的大事。
    不得不在此解释我的上一份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职业杀/手,仿佛小说中出现的名词,然而我精通读写,也没有养绿植的爱好,在这致敬《这个杀手不太冷》,只是个平凡的人罢了。
    至于为何放弃这份工作,是因为从某天起,忽然产生了做一个漫画家也不错的想法,可以杀手的人来绘画,多少有些不敬,因此我金盆洗手了……/
    真奇怪,明明是平淡的叙述,若说有什么特殊的,不过情节有些新颖罢了,却让津岛修治的心猛地一颤。
    他甚至听见了噼里啪啦的电火花声,那究竟是从他脑海中冒出来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结果就是,在他自己都未曾感觉到时,将这短短四千字看了无数遍,由于是首次连载,《读卖新闻》批了两倍的版面,让他登完了第一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