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南瑾平眼见便宜娘亲以及一众兄弟姐妹汇聚而来,她坦荡极了,“昨天我进宫是骂人去的,本就不打算跟摄政王过了啊。正好陛下也不想跟苏氏好了,我俩都受过情伤,就这么……一拍即合了。”
    萧家众人:……万万想不到。
    第124章 、皇帝男二7
    南瑾平趁着摄政王不在王府, 连夜带着陪嫁们回到娘家,就算家人们没问她也会主动给个说法。
    便宜爹爹回府,家人们齐聚二门, 正是当众摊牌的好时机, 她当然也是这么做的。
    只不过家人们的反应,从便宜爹娘到便宜哥嫂再到便宜侄子侄女, 神情如出一辙的扭曲……她总感觉哪里不太对。
    不跟摄政王过了,这能算什么大事?
    家人们不是早有心理准备吗。
    南瑾平还在疑惑,她的统子主动出声,“小南,你刚刚说你和皇帝都受过情伤, 一拍即合……你想想原主一直敢作敢为, 摄政王心有所属, 原主知道后坚决不跟摄政王同房,再加上你一副坦然又得意的样子, 皇帝还有‘前科’, 你自己细品品嘛。”
    南瑾平抬手一巴掌, 拍在自己脑门上, “我傻了!家人们一定以为我跟皇帝滚一块儿去了!”
    统子幽幽补充说:“他们相信滚得双方都很开心,不然不是这个表情。按照他们的想法,皇帝凭什么立即下旨让你跟摄政王和离, 尽快进宫啊?”
    像是专为证明统子说得对, 萧母上前几步, 拉住南瑾平的手,看向萧父, 语带浓浓央求之意, “老爷, 事已至此……咱们已经对不起宝丫头一回,不能再……”
    萧父沉默片刻,终于颓然道,“宝儿,别做贵妃。”
    话说原主是萧父萧母的老来女,也是夫妇俩唯一的女儿,夫妇俩自然对这个小女儿疼爱至极。原主“宝儿”的乳名也是实至名归。
    南瑾平皱起眉头,跟自家统子嘀咕,“这话怎么说的?我必须证明我是个正经人!”翻了翻原主留下的记忆,确定了原主与爹娘的相处方式,她伸出双臂,一手便宜爹一手便宜娘,“虽然我觉着陛下远比摄政王顺眼,但我真不是那种人……咱们进屋说!”
    萧父萧母一直觉得亏欠了宝贝闺女,纵是心乱如麻面上也不会表现出太多来。
    他俩都忍着憋着,夫妇俩的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更是无比乖巧,做出一副“宝儿你这么说我们就这么信”的模样来。
    南瑾平忍俊不禁。
    有这样的家人,就不奇怪原主心甘情愿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婚姻。
    一行人来到萧父的内书房,萧父的儿媳妇们主动带着年幼的孩子们先行告退。书房里伺候的丫头小厮也被萧父的心腹大管家赶走了一小批。
    简单“清场”过后,南瑾平亲自给爹娘,三个同父同母亲哥倒上茶,她才坐回萧父身边,“摄政王对陛下不满,全天下都知道,但大家只以为他的不满源于陛下抢夺苏氏,实际上……”
    萧大哥自然而然地接话:“他早有不臣之心?”
    南瑾平重重点头,“他声望极好,粗略算一算,又能左右二十万精兵,不怪他江山美人都想要,然而他必须得出师有名……陛下除了在苏氏身上昏头之外,没有太多惹人非议的地方。陛下这次捉了个奸,故意放还苏氏,成全摄政王,摄政王这回真正骑虎难下。”
    萧父他们也跟着微微颔首。
    南瑾平等了一会儿,再次开口,“咱们要尽早琢磨往后的路该怎么走。”顿了顿她诚恳说道,“摄政王明明得了苏氏依旧不肯放开我,我……说实话是偷跑回来的。当然,摄政王除了心尖子苏氏,也素来不把女人看在眼里,也亏了他小瞧我,我这才能顺利平安地回来。”然后这把一半天皇帝如何跟摄政王商量,包括让摄政王和离带着苏氏离宫,但摄政王犹犹豫豫就是不给明话,全都转述了一遍。
    说完这番话,书房里足足鸦雀无声了半刻钟。
    摄政王前两任王妃也是名门贵女,只怕一样心高气傲,忍不下摄政王与苏氏情意绵绵……这两任王妃都在一年内香消玉殒。
    不同于前两任王妃娘家,多是文官,他们萧家多年掌兵,且在军中薄有根基。扪心自问,若是得罪了他们家,摄政王少说能没了五万精兵。
    摄政王这才不敢随便叫宝儿病逝,也不肯与宝儿和离……宝儿意识到不对劲儿,立即找机会回到家里。
    宝儿坏了大事,摄政王不记恨才有鬼;苏氏只怕也不愿意放过宝儿,萧家如何能再凑上去?他们又不想造反,那当然肯定跟着皇帝混!
    只是不得不选择皇帝,萧家人多少存着点不安:摄政王不是好鸟,皇帝看着固然不像昏君,却也没什么明君英主之相啊!
    家人们的反应,南瑾平看在眼里,“以我愚见,陛下与摄政王必有一战,而摄政王必定赢不了……支持摄政王的多是宗室,其次是勋贵豪族,再次才是咱们家这样的掌兵之家。宗亲们支持摄政王,但未必乐意支持摄政王谋逆,他们跟着摄政王打赢了又如何?咱们这样的人家许是能封爵,可摄政王登基,他们不依旧是王爷国公?反而八成因为襄助摄政王而被登基后的摄政王忌惮。”
    萧大哥再次快速接话,“不许个封疆裂土能行?”
    南瑾平看了眼神情凝重的老爹,笑而不语。
    萧大哥说到重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