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页

      安长月回家的日子她不知道怎么过的,只知道,过完年她就过来了,而且是一个人来的,都没等安三哥他们一块。
    她说开学了就要离开怪舍不得自己的,所以提前几天过来,好在住一段时间。
    安红豆知道肯定不仅仅只是这样,但到底是她们母女之间的事情,她不愿意说,她就不再问了。
    江城与京都离的也不远,大概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开学前一天安长月要坐车去的,安红豆想了想,还是让沈相知拉着安四哥送她过去,顺带帮她报名。
    安长月好像从小就比别人多灾多难,这一次一个人去京城求学,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事情,又或者什么人。
    安红豆不是个高调的人,但也知道在大城市里,农村人这三个字仿佛天生就容易被人看不起。
    一个漂亮又弱小的女孩子独自一人身在外地,身边又没个亲人,真是想想都觉得心疼。
    她让沈相知去送,也是给别人看看,长月不是没有人护着的人,谁要是打她的主意,也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
    知道安红豆不放心,沈相知告诉她,“别瞎想了,京都是江淮的大本营,江淮刚好有个侄子和长月一个学校,我让他多关照一下,没人敢欺负她的。”
    江淮的侄子,男的。
    安红豆更不放心了。
    当初穆云东也是关照长月,然后……
    算了,不提了,每次想到那个总是嬉皮笑脸没个正经的穆云东,年纪轻轻的就没了,就怪不是滋味的。
    穆云东可比他哥好多了,特别是认识了王静之后,就越发的觉得穆云天不咋地。
    哪怕是联姻,既然娶了,面子情总得顾到吧。
    每次看到王静大着肚子还患得患失的样子,她都觉得沈相知都好到了天上去。
    82年,计划生育被写进宪法。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对儿女,公职人员只生一个。
    也意味着,人性将面临最大的挑战。
    有人欢喜有人忧。
    苏家和沈家人万分庆幸,还好安红豆去年又生了一胎,不然现在想生也没希望了。
    他们家四个孙子一个孙女,羡慕坏了穆家和赵家的人。
    王静挺着大肚子压力更大了,很怕自己生个闺女出来。
    她的压力感染了安红豆,两人之间不再有以前那种轻松的感觉,而是每次见面都在听她抱怨。
    抱怨老公不够贴心,抱怨婆婆整日说老天保佑她生个儿子。
    或许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却又无法让她理解。
    好多次她都想说,你又不是小孩子了,也不是一无所有顾虑颇多,大不了离婚自己过,岂不更好。
    可是别人的婚姻,不管好坏,她总不能劝人离婚。
    后来,她再打电话过来,安红豆会让安老婆子接,就说自己不在家,明显想多躲避的意思。
    四月份的时候,王静的肚子提前发动了。
    等安红豆知道的时候,她都已经生了。
    如他们所愿,是个儿子,也算是皆大欢喜。
    只是这样的婚姻,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意义。
    第469章 毕业
    不管心里是如何看法,以两家的关系,还有她们最近私底下的交情来说,安红豆都应该过去看她。
    有双胞胎的时候,他们不止给两个孩子备了礼物,还每人给了10块钱的见面礼。
    当然,这是不算上长辈的,只是他们小辈私底下的交情。
    安红豆准备给刚出生的小宝贝二十,然后从衣服到鞋袜都给准备了一套。
    特意选了星期天的时候,双胞胎和大宝三兄弟在家里安老婆子看着他们,沈相知带着安红豆骑自行车去的。
    穆家人还不少,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
    估计,都是来探望产妇和孩子的。
    穆夫人的气色也好了很多,不再是前几次见到的那样病态阴郁,虽然相比以前瘦了很多,但那笑颜如花的脸上也多了些欢乐。
    可想而知,一个大孙子的到来,确实为她中年丧子的心添了几分安慰。
    安红豆要进房间里去,沈相知只能留在外面。
    不知道他们约好还是凑巧,赵鹏也在,三个人就在院子里的花坛边说话。
    隐约间,能看到赵鹏愤愤不平的表情,就是不知道在说什么。
    穆家的院子和苏家的有些像,不是他们家这种新兴的小洋楼,而是带着古韵的房屋建设,只是院子更大一些,里面又套着小院儿,不然也不能住得下穆家一大家子几十口人。
    这么一个大家族,所有人都住在一个家里,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长辈与小辈之间的相处,妯娌之间的矛盾,可想而知,光是应付这些都不会太舒服。
    穆云东不在了,穆云天上面还有一个姐姐,虽然也嫁出去了,他们这一房只留穆云天一个男嗣。
    可穆云天的父亲不是家中老大,上面还有几个哥哥,几个哥哥全都是一大家子人呢。
    也怪不得穆夫人对于孙子这么有渴望,要王静这一胎真是女儿,穆云天的工作又注定了不能要二胎,以后没个儿子傍身,也就相当于他们这一房只能走向凋零。
    就如同苏家,若苏酥是个男子,也不至于当年在江城首屈一指的人家,如今衰败成这个样子,只留下两个老人家守着一个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