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街舞社和吉他社团在操场办活动,歌声阵阵传来。
    少年存在的地方,冬季也不显得荒凉。
    而走不完的小路,其实也就那么长。
    寝室门没一会儿就到了。
    女寝门口有段走廊,走廊两边亮着小地灯,朦朦胧胧。
    他后面没再说关于孙秋澜的话题,他不说,她也就没再问。
    但她知道,这里面一定是有某种矛盾存在的。
    虞灿说:“你最近忙不忙?”
    “还行。”再忙只要在一个城市,挤一挤总归是能有时间的。
    “微微说东门新开了家粤菜馆,我们有机会一起去吃。”
    “好。”
    他下巴朝大门一抬,“回去吧。”
    “还有件事。”她没急着走,把目光从地灯上挪开,抬头看他:“我喜欢你,这事我很清楚,所以我绝不会说轻易放弃你。”
    “如果你有任何为难,记得告诉我。”
    “明天见。”
    她揉揉他的手,笑了下。
    “虞灿!”
    他抓住她的手腕。
    赵翊其实内心是个很怕失去的人,小时候他爸妈那么爱他,但说送出去就送去了;
    爷爷很爱他,明明前一天还看着精神奕奕,隔天说没就没了。
    奶奶也是。
    还有他的那些没来得及实现的热爱,明明看着都是有希望的,可就是就差一步最后永远无法实现。
    他从来不信命,可命运总是反反复复向他论证。
    她见他一直没有说话,问道:“干什么?”
    他说:“等放假了我们去昆明旅游,那边四季如春,冬天也很暖和。”
    “明天见。”
    //
    过了几天,虞灿收到吴斯的短信,问她合同考虑得怎么样了。
    当初孙秋澜给了三个月的考虑时间,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
    她把对话截取,发给赵翊,问他的意见。
    他认真看了一遍合同,条款确实大多对她比较有利:【按你原本想的做。】
    签合约不是小事,她回了吴斯说还得再想想,到期一定给你们答复。
    12月18日。
    黎漫的又一部电影要上映了。
    她邀请了赵翊和虞灿参加试映。
    试映跟普通买票看电影不一样,算是宣传中的一环,来的都是主创团队的朋友和媒体人士。
    看完之后媒体会进行提问,然后经过剪辑后用作宣传物料发布到网络上。
    他俩进去之前,赵翊逗她:“听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九级催泪,你行不行,别到时候看哭了。”
    虞灿穿着冬季裙装,打扮得非常漂亮,“我今天化了眼线!”哭就会花妆。
    而且等会哭的话可能会被镜头拍下来。
    谁哭她都不会哭。
    他低笑了两声,抓了下她手指,“想哭就这样挠我一下,咱俩出来。”
    “狗哭。”
    电影名叫《来我的世界》,是一部文艺爱情片。
    女主自小在小镇长大,喜欢拉大提琴,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大提琴家。受经济条件限制,启蒙太晚,也买不起好琴,请不起专业老师。但她从没放弃,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乐团工作。
    她在演奏会上永远排在候补。
    专业团队的演奏事故并不常有,因此她上台的机会少之又少。
    一次演出之时,她知道自己又无望出场,在后台沉醉地拉着练了很久的曲子,幻想着自己也在台上,一曲终了,她发现有一位男士正在静静垂眸聆听。
    这位男士就是男主,一位自闭症患者。
    阴差阳错之下,她将他视为能欣赏自己音乐的第一人。
    两个生活乏善可陈的人常常在公园树下和湖畔举办两个人的音乐会。
    掠过村庄和稻田的清风轻轻抚摸他们的肩头。
    两人从沉重冗杂的尘世脱离,搭建着他们的理想国。
    互为臣民,互为国王。
    心底的甜蜜和纯洁的感情随着麦浪在两个人的心中摇晃。
    她在一个夏夜里感谢他:“谢谢你来到我的世界。”
    而他这时慢慢向她走近,忤逆自己的天性,如同孩童牙牙学语般,郑重重复她的话:“谢谢你,来到,我的世界。”
    影片到此结束,没有太多的波折,却余韵悠长。
    音箱开始流淌舒缓的音乐。
    这是一个关于温暖、爱与陪伴的温馨故事。
    影片中蒙太奇拍摄手法,夜晚芦苇池摇曳的影子,阳光下树枝透过的光斑落在地上左右浮动……许多画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尘世不尽人意。
    我们如此平凡,却又在对方的眼里如此珍贵。
    幸福不在高楼大厦,不在锦衣华服,而在对方的身边。
    爱归属的地方,就是理想国。
    主持人拿着铭牌走到台中央,讲解了一番关于电影的见解。
    主创团队依次发布自己的看法和期许。
    有位媒体朋友调侃,“嗐!听到是黎漫老师的戏,我准备了半包纸巾。”
    黎漫因为近年常出演结果不好BE的戏,被大家戏称为虐剧专业户。
    “这个影片非常治愈,看了后,突然觉得,我之前耿耿于怀的事似乎都没有那么重要,而当下这一刻是否真诚,是否开心最重要,心里放松了很多,打分的话我打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