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感谢在2019-11-28 17:51:51~2019-12-02 16:18: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安倍晴雪 2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章 期待
    虽说静亭公主和皇三子早就得了下课后要到坤宁宫见见外祖母和外曾祖母的通知,可功课较轻的静亭公主愣是比回京后惨遭填鸭式教育的皇三子晚了一刻钟才到。问其原因,无非是今上下朝后想的紧,所以趁着小午朝前的空隙召见了最疼爱的长女,陪着静亭公主聊了会天才让女儿回坤宁宫。
    “恐怕不止是陪你父皇说话那么简单吧!”亲手带大一儿一女的林密妍问完平安脉后瞧着有些心虚的静亭公主皱了皱眉,意有所指道:“擦擦你嘴边的油渍再说话。”
    静亭公主闻言,下意识地用帕子擦了擦嘴角,结果发现什么都没有。
    “又在你父皇那儿偷嘴了?”诓了女儿一把的林密妍恨铁不成钢道:“你就差那么一口吗?又不是故意饿着你。再这么放纵下去,别说是穿不了漂亮衣服。你就说说,回京后你闹了多少次肚子?哪一次不是令你父皇和本宫心惊胆战,太医院上下都战战兢兢。折腾自己和其他人很有意思吗?”
    面对母亲的指责,始终消不下婴儿肥的静亭公主垂头丧气地盯着脚尖,那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看得皇三子有些不忍地为姐姐辩解道:“今天是儿臣们第一次见母后的娘家人,大喜的日子,母后还是给皇姐留点颜面吧!”
    “我倒是想给你姐姐留点颜面,只是她哪一次不是在我留了颜面后又故态复萌。”怀孕后更容易动气的林密妍尽力压住自己的脾气,免得惊到一双儿女,同时也让侧殿的林家人看了笑话:“看来本宫真的要跟你父皇好好谈谈了。父母理应为爱子计之长远,但也不能一昧地溺爱。”
    双标慈父的今上虽然对中宫所出的一双儿女甚为宠爱,但真要在这之中论个高低,今上还是更偏疼静亭公主一些。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皇三子出生于今上被贬通州的第二年,那时的静亭公主刚满三岁,自己站不稳就要帮着父母照顾弟弟,陪着母亲和崔嬷嬷做手工以补贴家用。
    是以回京后,今上就像苦尽甘来的唐中宗一样,尽力弥补两个孩子童年受过的苦。
    因为皇三子是今上和林密妍的嫡长子,被先帝冠以绍承大统的“琮”字。故而今上虽有意疼爱,但也不得不对嫡长子严加管教,再三约束。
    但女儿就不同了。
    如今四海平定,八方来朝,再加上本朝驸马虽不能议政但却有从三品以上的武官爵位,所以皇家的公主过得相当滋润,都已经不是姑奶奶,而是皇大爷的程度了。
    而静亭公主作为今上最宠爱的女儿,不仅在皇室公主中的地位超然,更是自今上回京后就被盍宫捧着敬着。
    好在静亭公主年纪虽小,但看心性脾气也不是太平、安乐公主一流,平日里除了贪嘴就没别的黑点,因此见风使舵的内务府和御膳房也紧着静亭公主的口腹之欲。
    结果这么一喂就喂出问题了。
    回京前紧衣缩食的静亭公主和皇三子颇有些豆芽菜的风采,因此今上复位后一心想把儿女养好,有什么珍馐都紧着静亭公主和皇三子,甚至私下拨出自己的份例给儿女用。
    起初林密妍也是放任儿女吃胖一点,免得风一吹就倒了。
    可皇三子是如父母所愿地长高了,长壮了。
    但静亭公主似乎有些壮过头了,以至于尚衣局的总管私下向林密妍反应了静亭公主的腰围变化一事,隐晦透露出静亭公主的体重问题。
    不信邪的林密妍自然是去求证了一番,最后求锤得锤地给御膳房和西三所的人下了警告,嘱咐他们不能由着静亭公主的性子来。要是公主有什么不满,尽管让公主去找她。
    底下人自然不敢违抗林密妍的命令。
    而静亭公主也是反抗无效,只能跑到今上面前嘤嘤嘤。
    心疼女儿的今上碍于林密妍的苦心和面子,不敢对女儿的管教之事多加干涉,所以只能背着林密妍给静亭公主开小灶,以至于杨培安都被林密妍盘差了两次,颇有些里外不是人的苦楚。
    结果林密妍的命令都下了两个月了,静亭公主愣是一点肉都没减,反而愈加圆润。
    “等会你喝点汤粥,用些清素的菜肴。不许吃肉,也不许多用点心。”林密妍琢磨着等会儿找养心殿的人问问静亭公主在今上那儿吃了什么。
    被母亲警告过的静亭公主猴精地给贴身宫女使了个眼色,后者了然地点点头,立刻派人去给杨培安通风报信。
    第一次见外祖母和外曾祖母的皇三子和静亭公主并没有对母亲的娘家人表现出过于亲密之意,但林家女眷看这二人的表情却是越发欣慰。
    尤其是在看皇三子的时候。
    今上目前只有三子,皆被先帝赐了名。
    李贵嫔所出的皇长子为“非琴非筑,金撞而玉琤”的“琤”,顺嫔所出的皇次子为“富贵人之充耳玉”的“玧”。
    二者寓意虽好,但都富有余而贵不足,意已尽但心不在。
    唯有中宫嫡出的皇三子,被冠以“承宗袭庙”的“琮”字。
    结合今上登基前的经历和前五代皇帝都是嫡出的传统,想必林家老太太有生之年虽等不到林氏皇子继位,但也有望看到外曾孙得封太子的那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