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林家老太太一听,便知此事**不离十,她大孙女是真有封后的天大造化。一时间竟怔怔地跌坐在太师椅上,拍着胸口不住地喘着粗气,嘴上喃喃道:“咱家大姐儿真的封后了?她真的当皇后了!!!”
    要知道熙王朝开国至今都没有废后,且民间还有一俗语。
    “皇帝出情种,皇后出真爱。”
    若林家大姐儿真有那般造化,那么只要封后一成,位子一坐,日后哪怕皇帝变心,嫡出皇子平庸,但只要不脑残,不谋反,这皇位就是十拿九稳之事。毕竟至今上为止,熙王朝连续五代皇帝都是嫡出,而今上又曾经被一废太子过,自然要维持正统嫡出。
    “母亲,您说咱们是否应该给老家立刻修书一封,开祠堂向列祖列宗告之一下这等喜事。”最先从惊喜中回神的林夫人双颊通红,尽力维持着声线的冷静。
    大姐儿封后,按理应加封林侯爷为承恩公,林家老太太和林夫人也应把诰命升一升。然老侯爷早就过世,故这恩德自是由林如海来接,于礼数上要降一等,为侯爵。
    “不妥,礼部未有天使来,我们这样大张旗鼓地庆祝不是显得娘娘家里的人无规矩,小人得志。”林家老太太缓过神后白了一眼,深知自己此刻要镇住,更要比平日严厉持家,不让一丝流言威胁到孙女的封后之路:“这几日都给我收拾了骨头,低着头,盯着脚尖做事。在礼部未有天使而来,宫中未有诏书而下前,除去日常采买,全都不许出门,不许多说一个字。”
    林家老太太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座的人,厉声道:“此乃林家关键时刻,谁要是敢惹出事,别怪老婆子我手下不留情。”
    “是。”在场者无不恭敬应声,深知林家老太太不下这命令他们也会小心行事。
    与此同时,东宫的西侧殿里,摆案接过旨的林家大姐儿——林密妍在宫女的服侍下脱了朝服,倚窗发呆。
    既然诏书已下,宫内上下便应在称呼上改口。
    东宫姬妾里,林氏良娣被破格立为皇后,戚氏良媛封了四妃最末的贤妃,为今上生了皇次子的宫人王氏被封为顺嫔,生有皇次女和皇三女的宫人安氏被封了婕妤。
    至于曾经风光无限的李良娣,今上终究是看在皇长子的份上给了个贵嫔的位分,但却不像封皇次子之母那样顺便赐了封号,所以盍宫也只能李贵嫔,李贵嫔地叫着,毕竟今上可不止封了一个贵嫔。
    李贵嫔还有个未进宫的难姐难妹也没封号,身份之尴尬,较于李贵嫔也只是半斤八两之差。
    先帝临终前不止一次梦见仁孝皇后,终究是在回光返照前清醒了一次,为今上排除了继位上的所有阻碍。
    曾在今上一废太子中出力的康亲王被贬郡王,奉命看守皇陵,终生不得出。
    丽淑媛殉葬,李贵妃被贬贤妃。丽淑媛之子过继给无嗣的诚亲王,淑德二妃之子只得了个郡王,被分封到并不优渥,当地太守都是今上心腹的地方。
    至于曾经退婚今上的萧家。
    他家嫡长女在今上一废时就无人敢娶,只得到家祠带发修行。
    等今上复位登基后,莫说是萧家嫡支嫡长女,就是萧家其她女儿都被唯恐不及,男儿更是难说亲。最后还是萧家的老太公舍了一把老脸跪在先帝病榻前请罪,最后看在往日的一点儿情分上,由先帝下旨,令萧家嫡支嫡长女在今上继位后入宫,戴罪侍奉。
    对此,今上自然是不爽,就连陈太妃(先帝陈嫔)和林密妍轮番来劝都不抵用。
    先帝也是心疼儿子,更气萧家退婚之举,所以玩了文字游戏,只是下旨让萧家嫡支嫡长女“入宫”而不是“迎入宫”,并未提什么位分,更不谈婚约一事。
    好在今上的脾气在通州时已经软和了不少,知道先帝这是给他台阶下,所以勉强答应了,结果……
    “给陛下生了皇长子的李家女是贵嫔,跟陛下定过亲的萧家女也是贵嫔。陛下是有多讨厌这两个人,才会让她们对着打擂台。”林密妍可没错过接旨时,李良娣……现在应该叫李贵嫔的脸色。
    完全是铁青中透出惨白,惨白里化不开绝望。
    想必宫外的萧贵嫔也是如此。
    今上这么封完全是有意告诉全天下,这两人都是一路不讨他喜欢的货色,他还记得一废时的仇,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忘。
    这么一来,萧家老太爷的打算便成了笑话。他之所以会舍了老脸,舍了让由妻变妾的嫡长孙女入宫,就是为了告诉全天下,今上已经和萧家和解。
    然而今上玩了这么一手,萧家老太爷的盘算自是落空,人也一气之下卧病不起。
    作者有话要说:  东宫位分:
    太子妃
    一等良娣(两人)
    二等良媛(两人)
    三等承徽(四人)
    四等孺人(四人)
    五等昭训
    六等奉仪
    后宫位分
    皇后(不计入其中)
    超品:皇贵妃(非特殊情况不会立,也不会追封)
    正一品: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
    从一品:昭仪(两人)
    正二品:贵嫔(三人)
    从二品:嫔(三人)
    正三品:婕妤
    从三品:淑媛,修媛,充媛
    正四品:贵人,美人,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