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8

      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778

    二的时候,三叔婶带着子女来拜祭,正好遇上了前来祭墓的花舅舅一家,两家人坐到亭子里说话,直到午后才离去。

    初三到初五,唐十七携燕青师师一家、苏澹一家、谢有摧携谢杞希嬛夫妇,先后上山拜祭。初六,名花流诸堂主至行祭礼。

    初七的时候,在天目山闭关两年的三叔名重落终于出关,至宗师之境只差临门一脚,在兄嫂墓前大哭大笑,拉着卫希颜在墓前切磋。一番好斗,让几个孩子看得目瞪口呆,叶霁、名令泽的眼睛都灼灼发光。

    初八这日,何栖云来了。种瑜因时局之故一直守御江北大营,连过年都没能回京,只能由妻子代祭师父和师母。

    卫希颜陪她在竹林里说话,见她淡静的眸中隐有忧愁,知她是在担心父亲何栗,便道:“应你之事,我未忘。”

    当年卫希颜应种瑜之托赴金营救出何栖云,为了让固执的何栖云同意随她去南廷,曾经承诺会让他们父女相见,后来她与名可秀筹划此事时,雷动却横插了一脚,将何栗升为太傅兼崇政殿侍讲,为天子讲学授业,以何栗的为人品性,必然不愿离开北廷,渡人之事不得不暂时搁浅——而今卫希颜道,她没有忘记这个承诺。

    何栖云抬眸看她,“希颜……”

    卫希颜微微一笑,伸手为她拂去被寒风吹落到肩上的一片竹叶,“你放心。”她只说了这一句,没有多做解释,明澈的目光、清柔的声音却能让人信任。

    我一直信你。

    何栖云唇边泛起淡淡的笑意。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居然写了这么多,所以说温馨章节最费笔墨了~~~~~~~~

    小剧场:

    名令琰(淡定地递毛虫):送你。——吓哭你!哭了就不会注意她跌倒的糗事了。

    叶霙(很纠结)心想:阿娘说别人送礼物要感谢,但是琰姊姊送的礼物真的好脏,她真心不想要啊?不接呢还是不接呢?——果断决定,哭吧,哭了就不能逼她接受礼物了。

    ——目的都达到,效果好诡异。

    ☆、职官之争

    正月十二时,名清方先下了山,他需在十五日赶到广州,十六日主持东南海商盟的开年大会,商讨一年的商事方略,还能久待。

    按礼来讲名清方身为孝子应在墓前守孝,但现世守制并不全遵古礼,多有变通之处,孝子未必都要求守庐墓,唯宗子因承宗嗣之故为必须,而名氏宗子为名可秀——虽然名重生立女儿为宗子令士人瞠目,但名氏及名花流上下均服膺,外人也无从置喙——名清方既不为宗子,不守庐便不为人非议,但他不在家中居丧而在外赴商事,难免要被一些有闲的士人儒生谤上几句,只名家人不会在意就是了。

    正月十五在墓园中吃了元宵,希汶带着一双子女由随从护卫着下山。

    由于名清方的大部分精力已经移向海商盟,有时还要亲自出海视察新发现的大陆洲的开发,对于枫叶酒庄及旗下酒业便很难再多顾及,遂交由希汶和唐十七管理,她和孩子也不能长久守在墓园里。当然,丧礼因“男女有别”,对媳妇和未嫁女都没有倚庐守墓的要求,唯在家中居孝——守庐墓前是儿子的资格,至于女婿就更无守墓的要求了。因凤凰书院十六开学,叶霁要准备上学了,叶向天夫妇也在这日和希汶一起下山,车马辘辘而去。

    孩子们一去墓园又安静了。

    名可秀重新拾起苏澹的《易学解义》草稿进行校读,卫希颜也静下心来列纲目准备她的随笔。

    十五元宵之后年节就全部结束了,宋廷的官员们享受到年节从初八延长到初十五的好处,可以走远一些的亲戚好友,而年节的加长也让官员们的官袍腰带都放宽了一两寸,见面时彼此拱手笑谑“恭喜,恭喜,见福了啊”。唯独天子赵构却在这个年节瘦了几斤,盖因思虑过重、寝食不安之故,信重的御医几次诊脉后,敬请天子少思静养,于赵构而言却是难以“少”也难以“静”。

    十六这日一开朝,赵构便在崇政殿召宰执议事,提出枢府不可无人主事。

    丁起奏道:“李邴省思逾月,可回府主事。”

    “启禀陛下,”范宗尹出班高声道,“枢密院为朝廷机要之地,兵政边事,所系尤重,枢使卫轲已丁忧去职,即使李邴回府主事,亦是独员领之,于国体诚未为安,臣以为宜再除授一人。”

    赵构当即点头,“范卿所言甚是。”目光转向众臣,“诸卿可有合适者举荐?”

    范宗尹立即应道:“臣举荐二人。”

    他举荐者一为兵部侍郎卢法原,二为刑部侍郎向子韶。

    胡安国持笏举荐荆湖北路转运使朱震。

    朱震此前因工部案去职参知政事,是为部属连累,个人品行并无指摘之处,胡安国此番举荐他入西府,便是要拉回这位程学门人的干将。

    叶梦得目光泛冷,当即举荐太仆寺卿胡世将。

    太仆寺掌管车恪马政,建炎以来隶属兵部,但归尚书直管,不在兵部侍郎之下,而且胡世将曾经历任地方州县路职和京朝部寺官职,在任职资序上已经达到了除授执政的条件,和上述三位大可争一争——至少不能让朱震上位。

    赵鼎思忖了一会,举荐卫尉寺卿陈规。

    卫尉寺掌管仪卫兵械、甲胄之政令,建炎朝立精简部寺,不设该寺,将其职能归入兵部。建炎七年卫希颜灭金归国后,便着手将军中执法系统从枢房刑房剥离出来独立,遂提议重设卫尉寺,但其职能已与原职能无干,而是主管军法和思想宣教,军中各级监军都属卫尉寺管辖,使军中统兵官和监军分属两个系统,更利于互相监督。赵构和政事堂都看到了卫尉寺的重大意义,均想往里面插人,但最终没争得过大胜归来、挟功无可赏的卫希颜,寺内重要官职均被卫系人员占据,卫尉卿即由卫希颜信重的枢府兵房知事陈规除任。

    因此赵构一听赵鼎举荐的是陈规,面色立时沉了下来,明显的不悦。

    自从卫名结侣事件后,皇帝就越来越明显地表露出他的喜恶——对宰执们来说,这是喜也是忧,喜的是可以轻易察知天子喜怒,忧的是这是否表明天子已不能克制自己?——若是后者可不是好事。

    赵鼎没有在意皇帝的晦色,他在意的是朝政和军队的稳定,如今可是出不得乱子的,现行的政策和变革不能被打乱,尤其是

    分卷阅读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