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74

      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574

    和平日清贵高远不可及的形象颇不相符,这种态度让这些出使海外两载方归国的文官将官们都觉得心头慰贴。

    她再度以她的行动彰显了对海外的重视。

    “……你们是功臣!”

    宴罢后,她在书房单独接见邵刘二人,拍着案上长长的书单道,“这些都是财富,黄金珠宝无法相比的财富。”

    邵刘二人相视一笑,邵溥说起搜集书籍的经历。

    卫希颜开列给他们的书单除了她记得的少数书名外,多数是列了著作者,让他们按名索书,搜集这些书并没有费他们太大的心力,邵溥解释道:“智慧宫建立虽然已过了几百年,馆内收藏多有残缺损次,幸而六十年前,大约是我朝神宗初年,塞尔柱宰相尼扎姆奉诏在缚达城建尼采米亚大学,智慧宫被并入大学,馆内通译后收藏的各类书籍得以再次整理,最终补修齐全,正好方便了吾等。”

    他说的塞尔柱是指西迁的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帝国,是大食的摄政国,哈里发成了形式上的国王。

    “……大食国王在缚达城还是有权力的,某等遵国师嘱咐,携丝帛精瓷和经史子籍分别献给王宫和大学,获允在智慧宫誊抄部分书籍。不过,一些收藏珍贵书籍的馆室不允使团进入,某等亦设法得到了抄本,甚至原本。”

    卫希颜会意一笑,“财帛动人心……!”智慧宫这种学术场馆也免不了出一些贪财之辈。

    “你们做得很好!”她不吝表赞之词,“这些书都是宝贝,你们带回来的那些工匠更是无价之宝。”

    她“呛”一声抽出使团奉上的波斯刀,刀上特别的铸造形雪花纹印亮了她的眉锋,这就是大马士革刀,是与中国自古而传的折叠锻打成形的百炼钢刀剑不同的铸造技术——一百名波斯工匠就是一百名大马士革铸刀师。

    她挥腕劈出一刀,扬起的薄韧白纸被从中一切两断,断口齐整如裁,“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好刀!”她微笑着收刀回鞘。

    “泽民,彦德,汝等的功勋将会彪炳史册!”

    邵溥和刘子翼皆是饱学之士,在缚达城时曾多次至尼采米亚大学听讲师授课,和里面的学者交流,多有获益和感想,闻言虽然心头激动,却不失清醒,邵溥谦逊道:“夷学虽有长,却未如我中原文明,不过取长补短尔,某等出使幸不辱使命,哪敢当得‘彪炳史册’之功?”

    卫希颜摇头笑道:“当得,怎么当不得?夷学与中学相较,且不论其内容,单论其治学方式,精髓在于系统化、理论化和逻辑思辨精神,这种治学思想恰是中学缺乏的。”

    古代中国人在学科上有各种各样的伟大成就,但为何近代科学是在西方产生?原因当然有多种,然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中国的学者们不重视理论化。譬如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却没有人去提出磁场概念,沈括发现了磁偏角,却也柘于一个现象,没人去作理论总结,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古希腊从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起,逻辑学便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柏拉图创立柏拉图学园后,又将西方的科学思辨精神推向了一个高峰。而数学是科学中的科学,是最具思辨性的学科,它可以不依赖任何现实的东西作最深层的推导,它的兴盛是近代科学诞生的基础,而数学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思辨精神。

    卫希颜希望引入的,不仅仅是西方哲学数学天文物理等这些学说的本身,而是这种逻辑思辨精神,用外夷的学说去刺激这些骄傲的大宋学者们,让大宋的学者们在中西方的文明碰撞中激发出治学的思考。

    这,将是一种新的思维,当它和中国人擅长的抽象哲学和大而统的思维方式融合后,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呢?卫希颜很期待。

    作者有话要说:呃,话说这章不是存稿箱君了~~~~~~~~~~

    回来后调整生物钟各种不适,所以讨厌出去,出去后又讨厌回来,哎!

    234

    234、书房论译 ...

    天光渐暗,小厮进来点燃了书房四角的香木屏座式灯架,六根儿臂粗的漆金雕纹红烛将阔轩的书房映得整个亮堂。

    卫希颜端起官窑的薄胎天青盏抿了几口,脑中整理着邵溥禀报的波斯湾诸国历史及现况,一边听刘子翼述说大食人的百年翻译史,其言语中对创建智慧宫的大食阿拔斯王朝第七代哈里发麦蒙颇有赞赏之意。

    她放下茶盏,清眸波光闪动,“大食人用了超过一百年的时间,将古希腊的经典译成大食文,这对泰西文明影响深远呐……”

    阿拉伯的百年翻译运动历时二百多年,地跨欧、亚、非三洲广袤区域,交融了希腊、印度、波斯、罗马和阿拉伯的文化,阿拉伯人将包括哲学、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医学、心理学、星象学、天文学、音乐、文学、政治学、法律等各个领域的著作耗费巨大财力搜罗到智慧宫,麦蒙重金聘请各国各族的翻译家,将这些著作译成阿拉伯文字予以传承,对欧洲文明影响深远。

    可以说,没有阿拉伯的百年翻译运动,就没有后来的欧洲文明。

    这时代的欧洲即宋人眼中的泰西之地。

    如同十六、十七世纪时欧洲人向东殖民,按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远近划分近东、中东、远东一般,骄傲的大宋人理所当然地以中国为世界中心,将海外诸国按距离远近分为近西、秦西和泰西——波斯湾诸国为秦西之地,其称呼源于从汉朝时就和中国通商往来的大秦,而欧洲及欧洲以西的极西地域则被称为泰西。

    当然,这种称呼并不完全明确,如波斯湾这些国家有时也会被宋人笼概为泰西之国,是以卫希颜的这句话特指阿拉伯翻译运动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并没有被邵溥和刘子翼意会到,想当然地以为卫国师说的是大食文明。

    刘子翼似乎颇有感慨,面相方正的脸上现出几分赞色,道:“大食那位麦蒙哈里发确是一代贤王,不惜国资兴盛文教,以重金招纳各地学者赴智慧宫讲学,大有稷下之风。”

    他说的稷下之风是指战国时齐威王在都城立稷下之宫,招纳各方贤士讲学,设上大夫之号,受上大夫之禄,并允许学者不任职而论国事,学风昌盛下国势大增。

    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儒、道、墨、法、兵、阴阳、纵横、农家等聚聚一堂,极盛时汇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孟子

    分卷阅读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