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不用改了——”元绣声音闷闷的,“这样就很好了。”
    听到这样的话,江晏就笑了,又帮她擦了擦脸,“你喜欢就好,我就怕你不喜欢。”
    掌柜的于是又唯唯诺诺的问,“江公子,这头面样式能不能卖给我们银楼?”
    元绣看着江晏,一脸疑惑,江晏凑到她耳边小声解释,“来银楼瞧过几回,觉得这里东西都太俗,配不上你,就回去自个儿画了样式,叫他们照着打的。”
    掌柜的看二人正聊着,不知是不是没听见他的话,于是又重复了一遍,“江公子,这头冠样式不如卖给我们?横竖您以后也用不上了……”
    江晏瞪他,“一辈子就成这么一回亲,这头冠,世上能有一副也就够了,再说即便我卖给你,你上哪儿找合适的珍珠跟宝石?”
    掌柜的一时哑口,也不再争了,叫人把头冠装进合适的木箱里给二人,然后又悄悄搓了搓手,轻声对江晏说道,“我一看您往后定然不会少买首饰,可得先想着老哥哥这边,都给你低价儿。”
    江晏也小声回他,“那可不一定,往后家中银钱可不归我管了。”
    掌柜的找着亲人似的,轻轻跺了跺脚,“嗐呀,你就来我这儿买,咱们不过帐,我给你便宜些,我能偷摸扣两个钱,你也能偷摸扣两个钱,没人知道。”
    江晏闷笑抱拳,“一定一定。”
    元绣走在前头,没听着后面在商量什么,听见江晏笑才回头,江晏快步跟上去,手里提着那装着冠的木箱。
    掌柜的连连摇头,嘴里忍不住念叨,“小江公子还是年轻,竟还笑得出来,以后只怕日子过得也不容易。”
    第六十七章
    江晏并非要来集市, 昨儿只不过找的借口叫元绣来一趟,待元绣看过头冠,他就只管跟在元绣后头帮提东西。
    江晏没什么要买的, 不过元绣自己是还要买这买那的, 江晏也满心欢喜的跟在后面, 时不时也
    问一句或者答一句。
    “过几日该炸丸子了, 你到时候过来拿些回去,天冷,丸子都能存住, 外头饭馆关门了,丸子蒸锅以后勉强也算菜。”
    两人并肩走,江晏面朝前方,一听元绣说话就忍不住朝她看。
    年底确实,除了萝卜白菜没啥能吃的素菜, 元绣想着, 等明年一定要搞个暖阁出来,即便不卖菜,自家吃也好饱口福。
    今年赚了不少, 盖房买庄子的本钱虽没全回来, 但少说回了大半。  手里算是松泛了, 明年搞个暖阁也不是不行。
    江晏听元绣说,时不时点个头或是应一声, 虽然元绣说的这些他也不大懂。
    爹娘说是过年东西都买齐了, 但元绣来这一趟,还是填填补补又买了不少东西, 驴车堆的满满当当, 小毛驴也不算多壮实, 叫元绣怎么也不好意思再坐上去。
    江晏笑,“不如走回去吧,也没多远。”
    于是两人也没回医馆,买完东西就回去了,江晏脸皮也厚了,开始来赵家还知道避着人,现在习惯了,还能同村里人打招呼。
    村里人见是小江大夫,更卯足了劲儿点头。
    年底家家户户没事干,都围在一块儿,三三俩俩的唠嗑,若有哪家老人身子不适的,叫江晏瞧瞧,他也热心,都愿意给人家看。
    不过借口来瞧病的还是少数,多数都是来看看赵家这位新女婿,那样子好像比李兰花还上心似的。
    李兰花留江晏吃饭,江晏照旧不推拒,在医馆忙起来常常饱一顿饥一顿,能吃上一顿正经饭不容易。
    赵大胜看江晏依旧不大顺眼,他是觉得还没成亲,这江晏总过来赵家不大好,但他嘴笨,也不知道怎么说,再一说江晏又开始关心他的腿,最后只能憋住了,横竖除了他,也没人拿这当回事。
    蒋横一个人在作坊也没人给他做饭,所以到饭点荷香跟宋小云就去喊他回来吃饭,兴安也喜欢跟蒋横玩,于是屁颠颠跟在后头一起去喊人了。
    赵大胜没事就喜欢喝酒,元绣不忙时会陪着吃些,忙起来就他一个人喝,元绣不常在,他一个人喝的时候多些。
    如今有江晏,赵大胜这会儿才觉得江晏的好处,有人陪着喝酒,比一个人喝要好的多。亲自给他倒了一盅。
    元绣还不知道江晏能不能喝呢,想拦她爹,结果三两下被江晏挪开了手,趁赵大胜没注意到,元绣又轻声问江晏,“你能喝吗?好像没见你喝过呢?”
    “喝一点没事。”江晏信誓旦旦。
    元绣这才放心去灶屋端菜。
    元绣一走,江晏就端着酒盅,跟赵大胜碰了一个,两人聊着聊着话也多了起来,赵大胜心里愈发满意,看样子这女婿还是挺上道的。
    锅里炖的猪蹄儿,还得再添把火,元绣添了把柴禾,等收了汤汁,才起锅要端出去。
    李兰花怕她烫着,自己接过来,元绣于是又端了甜汤跟在后头。
    堂屋里两人已经喝上了,这才一会儿功夫呢,桌上菜倒没怎么动,不过两人脸都喝红了,元绣跟她娘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元绣也是这会儿才知道,江晏就是个一杯倒的德行。
    把手里甜汤放下来,抢过酒盅就不准他再喝,江晏偏生还不肯,眼疾手快抢过来,将杯子里剩的酒一口喝完了。
    这一番动作下来,元绣都怀疑他是不是真喝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