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用过了。”漪如笑嘻嘻地走进来,顺手摸了摸玉如的脸蛋,对严祺道,“父亲,何事?”
    严祺看着她,却露出微笑。
    那笑意慈祥得很,甚为罕见,漪如心中生出些不好的预感。
    “漪如,”他缓缓道,“你离京八年了,回来这些日子,可还觉得习惯?”
    漪如不明所以,瞥了瞥容氏。
    只见她依旧坐着针线,没抬眼。
    “有甚不习惯。”漪如道,“自己家里,又不是别处。”
    “习惯就好。”严祺颔首,少顷,将一张帖子递给漪如,“今日宫中送来了此物。”
    听到宫中二字,漪如登时警觉。
    她看向那张帖子,只见面上赫然写着“万寿节”,漪如明白过来。
    万寿节就是皇帝的生辰。从两年前开始,皇帝格外重视这一日,不但会让朝官们放假,还在宫中举行宴乐,各地也会在这一日进贡。不独京城,扬州这样的地方也会在这一日搞些花头。比如
    去年,官府就用这个名头对扬州的商户们收了万寿捐,漪如和一众商户们送钱去官府里的时候,脸上笑眯眯的,心里骂成一片。
    “父亲打算入宫贺寿?”漪如随即盯着严祺。
    “正是。”严祺道,“从前,我们还在京中时,每逢这个日子,都要入宫去向圣上贺寿不是?上次母亲跟我说,我们虽然搬去了南阳,可京中的家里每逢万寿节,都还会收到宫里的帖子。虽然我不入宫,但每逢此事,都要写一篇贺寿文,再搭上些自家田庄中的瓜果禽畜,聊表心意。圣上每回收到,也总会回些节礼。我和你母亲商量着,既然有这般来往,如今我们回到京城,宫中送帖子来,我们不去也不合适。再说了,玉如还不曾入宫见识过。在南阳时,她总听我们说宫里这个如何那个如何,却从不曾亲眼见过,如今既然得了机会,也该带她去看看。”
    说罢,他摸了摸玉如的头,笑眯眯道:“玉如,父亲说的是不是?”
    玉如睁着一双眼睛,好奇道:“那宫里真会有那什么老虎和狮子么?还有大象?”
    “有。”严祺道,“都在珍苑,你兄长小时候常去,倒是让他带你去看。”
    玉如满面欣喜。
    漪如却毫无笑意。
    “我不去。”她断然道,“我劝父亲也打消这个念头。皇家的好处,八年前已经给完了。圣上但凡对严家有一丝情义,当年父亲就不会摔那么个大跟头,离开京城。”
    第二百三十二章 请帖(下)
    漪如一脸严肃,说出来的话亦毫不客气。
    玉如不知当年的事,有些茫然,望着她,片刻,又望向父亲和母亲。
    严祺无奈,与容氏对视一眼。
    “这说的是什么话,仿佛我们跟圣上有多大仇怨似的。”容氏放下绣绷,走过来,嗔道,“我们是去贺寿,礼义人情罢了,哪里是图着什么好处。再说了,就算我们想图着好处,圣上不给,我们又如何讨去?”
    见漪如皱着眉头还要说话,容氏拉过她的手:“好了好了,你的道理我们都知道。此事,我和你父亲也是深思熟虑过的。我们虽回南阳居住多年,但当年圣上不曾收回封号,高陵侯府就还在。这万寿节是圣上的面子,京中凡得了宫中帖子的,谁人不去?再说了,你父亲已经在国子监里那许多人面前露了一面,若装作不在京中,岂不成了欺君?这些关节处置不好,将来若被什么人翻出来,可是要吃亏的。”
    漪如自也知道这等道理,看着父母,目光不定。
    其实自从严祺决定回京城,她就知道,跟皇家打交道在所难免。
    严祺一心想着严楷出人头地,平步青云。在京城之中,还有什么路子能够比直接跟皇家来往更容易实现?严祺纵然是吃过亏,但也正是因为这场吃亏,让他认识到离开皇家的恩宠,严家会有多么失落。他就连让儿子出仕也要费许多工夫,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
    “既是
    如此,父亲母亲要去万寿节,我自是不敢反对。”漪如道,“不过有两件事,我要事先说好。”
    见她没有坚持,严祺松一口气,忙道:“何事?”
    “第一,父亲须谨记先前的教训,若圣上要父亲入朝,父亲不可答应。”
    严祺和容氏相视一眼。
    “这又是什么话。”容氏道,“圣上要你父亲入朝,那是对严家重施恩宠,为何不答应?”
    漪如正色道:“正因为这是施恩,父亲才不可答应。父亲从前的高官厚禄,都是因为圣上提携而得,实则无甚根基。这等虚荣,圣上赏下来容易,收回去也容易,端看形势。父亲在朝臣们的眼里,也始终不得尊重。故而依我看来,不如不要。父亲让阿楷考学,又让他进国子监,其实就是存了要纠正严家名声的心思,切不可为了那镜花水月般的名头,失了本心才是。”
    容氏正要说话,严祺却道:“有理,我答应了。”
    只见他看着漪如,微笑道:“第二件呢?”
    “这万寿节,我不去。”
    二人又是露出讶色。
    严祺“啧”一声:“前面说得好好的,你又为何不去?”
    “自是因为我的身份。”漪如道,“人人都知道我曾被内定为太子妃,却又被换下。那万寿节的宴上,太子和太子妃都在,我若去,岂非两边尴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