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听闻是严祺的女儿来到,罗半仙不敢带门,随即出来见了。
    漪如也不废话,直接向他提起了长福的事,果然,罗半仙神色大变。
    对于长福,漪如其实并不了解,但她听过他的事。
    上辈子,这罗半仙籍籍无名,可这长福却是个人物。
    他之所以被人知道,是因为宫中出了一件巫蛊案。皇帝的一名宠妃,被人在床底下发现了一只扎满银针的稻草人偶,背上贴着“皇后”二字。
    巫蛊是京中的禁忌,皇帝知道之后,大为光火,下令彻查。最后,不仅那宠妃遭了秧,给他做这稻草人偶的方士也被揪了出来,那个人,就是长福。
    漪如看过卷宗,按长福自述,他早年师从罗半仙,为了替师父敛财,他向信众出手。
    长福巧舌如簧。将那些家里有地却又陷入麻烦的人说动,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拿出家中田产,让长福低价买了,再高价卖出去。出家人倒卖土地,为朝廷所不许,是一件犯法的事。但长福并不在乎,生意在短短三年间越做越大,甚至能够从罗半仙手里将道观盘下。最终,他骗到京城里来,也是风生水起,直到把生意做到宫里,为那位宠妃做了一直稻草人偶。
    这些事,漪如和太子定婚之后,呼风唤雨,无论什么消息,都会有人详细说给她听。
    尤其是宫里的事,漪如为了给进宫做准备,明晓利害,什么事都必须知道。这无辜的案子,自然也不例外。故而当漪如听到罗半仙的名号之后,她即刻记了起来。
    此时的长福,还是罗半仙的弟子。果然,当她在罗半仙面前提起他们在终南山那边做的勾当,罗半仙的脸色变了一下。
    ——“太乙天尊昨夜里对我说起此事,我还不信,故而今日来见半仙,向半仙求证。”当时,漪如道,“除此之外,天尊还说了一件事。”
    罗半仙忙问:“何事?”
    “天尊说,半仙将要大祸临头,却命不该绝,让我帮半仙一把。”漪如道,“半仙祸起方位,乃应在江南。我若能去江南一趟,镇住煞气,半仙可灾难消解,化险为夷。”
    第九十九章 管事(上)
    漪如跟着严祺去扬州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因得要照顾漪如,随从之中又增加了几名仆婢,容氏到底不放心,将管事吴炳也派了去,让他总管严祺和漪如身边的一切之事。
    隔日就要出发,仆人们忙忙碌碌,将物什收到箱笼里,准备第二日一早就装车。
    吴炳到处看了看,呼喝这个,斥责那个。
    仆人们都知道他心情不快,也不触他的霉头,个个闷声做事,小心地离开。
    吴炳走了一圈,回到自己的屋子里,面色不快。
    近来,他感到诸事不顺。
    他出身扶风乡间,本是个生意人,年轻时闯荡南北,挣下过一笔家财。可当年心思轻浮,被人设计入了赌局,不但将身家赔了进去,还输掉了家里的房屋田产。最后吴炳无奈之下,只得卖身还债。
    不幸中的万幸,他卖身的人家,是严家。
    当年,严寿进京,初来乍到,需要有个见过世面,通晓世故的帮手。看过吴炳之后,严寿颇是满意,就将他买了来,在身边留用。
    严寿的妻子早逝,严孝之的妻子多病,严家虽因为当上外戚而富贵,却少了能打理内宅的人,让严寿颇是头疼。吴炳不负严寿期望,办事周到认真,将严家大事小情打理得服帖通顺,但有吩咐,都能立刻办到。严寿对他颇是满意,没多久,就让他当上了管事,后来,甚至将钱和账都交给了吴炳一人来管。
    后来,严寿去世,严祺成年,严孝之为他娶了新妇进门。容氏出身商贾之家,虽然也教养得似大家闺秀一般,却懂得些账目。
    严孝之是个念旧情的人,虽然有意让容氏把家掌起来,却又觉得吴炳理事多年,知道的多。于是,他仍让吴炳管着钱账,容氏则隔一阵子便过问一番,如此一来,主人省心,吴炳在下面好做事,两全其美。
    愿望虽好,终究是愿望。
    人手头的本事大了,总会肖想些分外之事,何况是吴炳这样为富贵权势之人掌家的豪奴。严家有宫中照拂,钱财源源不断地来,又源源不断地花出去,谁人见了又能没有些心思?
    严寿和严孝之都是穷过的人,有了钱之后,就想着买地置业。吴炳是对京畿一带熟透的人,便时常为他们去相看,见得有好的,就来回禀。严寿和严孝之都是大半辈子在乡间生活的,知道看水土。吴炳介绍的田产,无一不肥,无一不好,二人看过之后,没多久都会买下来,而对吴炳的信任,又多加一成。
    他们不知道的是,每一笔田产购入,吴炳拿到的价钱,都比他们所知道的少了许多。吴炳懂得讲价,那边压低些,这边抬高些,就是一笔不小的数。严寿父子对京中的价钱不了解,由着吴炳说道,以为自己得了便宜,出钱的时候颇是痛快。
    靠着这勾当,吴炳到了严家之后不久,就翻了身。
    他家中老老少少十几口人,先前因为他不争气,屋子没了,母亲病了,一家人只能到亲戚家寓居,受尽冷眼。而没过两年,吴炳突然送了许多钱回来,不仅将从前的屋舍田地尽数买回去,还另外又添置不少。一家人穿金戴银,出入有马车,入宅有仆婢,日子比同乡的富绅还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