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阿姆怎知太子是专为我去的?”漪如不以为然,“论亲疏,长沙王世子才是他亲戚,正经的堂兄弟,他得知世子也在这弘福寺里礼佛,于情于理都该跟他见上一面才是。他去见王世子,乃亲善宗室之举,到了阿姆这里,怎成了我的缘故?”
    陈氏脸一沉,似乎又无处反驳,只得怪道:“你从何处学来这一套一套的强词夺理?你就不能往好处想想,太子这是将你放心上了?”
    漪如在心底冷笑。
    太子就是不同凡响。他这等高高在上的人,下面的人全要看他脸色,皱一皱眉便足以让人如坐针毡,而稍微露出些善意,就能让人欢欣鼓舞,以为富贵有望。
    如从前的自己,如现在的陈氏。
    而让漪如意外的事,他这辈子比上辈子用心。上辈子,要等到她十三岁的生辰,才能有幸得他如此垂爱,而现在,她不过九岁,他这就装起来了。
    究其根由,最大的根源还是长沙王和世子这变数。漪如想着,觉得自己的信心又回来了。有长沙王在,无论皇帝还是太子,便都要夹紧了尾巴。他活得越长,宫里就越需要盟友,那卸磨杀驴的日子也就来得越晚。
    而严家,也就越是安全,有进退的余地。
    “阿姆放心好了,太子若真像阿姆说的那般通情达理,又怎会因为我不肯跟他用膳
    便回去告状?”漪如见陈氏着急,不再顶撞她,耐心劝说,“再说了,我和长沙王世子是义兄妹,我来为先王妃祈福,与世子一道用膳,乃天经地义,就算圣上知道了,又能怪罪什么?”
    陈氏一时说不过她,只能干瞪着眼。
    漪如露出讨好的神色,拉着陈氏的手:“阿姆放心好了,我总能时常入宫去,见见太子有何难。今日我行事不妥,下次见了他定当赔罪,他大人大量,应该不会计较。”
    陈氏嗔她一眼:“那你可要记得,不可敷衍。”
    漪如笑嘻嘻:“自当如此。”
    太子离去之后,弘福寺恢复了平静,漪如也不曾再见到长沙王世子。
    第二日清晨,她听寺里来送早膳的僧人说,长沙王世子准备回府去了。
    陈氏听了,神色大悦:“算下来,长沙王一家回岭南的日子,大约也快了。”
    僧人道:“具体如何,小僧不知。不过方才小僧去那边,听世子身边的内侍说,长沙王府里近来一直在拾掇行囊,分派留守之人,想来就在这两日了。”
    陈氏颔首,与僧人寒暄了一会,打发他离开。
    “走了就好。”陈氏双手合十,宽慰地对漪如道,“这长沙王来一趟京中,也不知搅起了多少事,连带我们家也鸡犬不宁。”
    漪如却觉得有些可惜。
    说实话,她十分希望长沙王留在京中,让皇帝再头疼一阵子。不过她知道,就算长沙王愿意,皇帝也不会
    愿意。因为这阵子,她常听严祺对容氏说,长王党近来在朝中嚣张得很,抨击这个抨击那个;而长沙王不但在天下人心中威望不减,此番还凭着这么个出色的儿子出尽风头,每一桩,都能让皇帝睡不着觉。
    也难怪皇帝要处之而后快。
    漪如想着,忽而想起来,长沙王世子实在猎会里意外身亡,而长沙王却是在押送他棺椁回岭南之时,殒命在暴涨的黄河之中。
    虽然据漪如所知,当下黄河的汛情已经过去,应当不至于过个河也要被卷走。但她转念又一想,如果那落水之事,也跟猎会上的疯豹一样,是有人故意为之呢?
    心提了提,漪如的眉头皱起。
    “我要回房去如厕。”她忽而对陈氏道,说罢,不待陈氏说话,起身回房。
    院子边上有一处小门,漪如看着四处无人,打开门闩,麻利地溜了出去。
    长沙王世子的居所,她听僧人提过一嘴,叫摩诃院,有一座小楼。那个地方,漪如路过时看过两眼,倒是记得。
    漪如穿过各处院落之间的小径,估摸着方向,好一会,才终于望见了。
    只见得这里很是热闹,二十几仆从在院门前俩来往往,又是搬运物什,又是摆弄肩舆,未几,漪如就看到了长沙王世子的身影。
    他从院子里走出来,介于童子和少年之间的身量,显得单薄纤细,却颇有挺拔利落之风。旁人要扶他上肩舆,他全然不理会,一步登上,径自坐下。
    见漪如突然出现,向这边小跑不过来,所有人都有些不明所以。
    汪全忙凑到肩舆边上,向世子说了句什么。
    未几,世子探出头来,看到漪如,清俊的脸上也露出讶色。
    到了肩舆前,漪如已经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我有话要与你说。”她看着世子,开门见山道。
    一旁的汪全有些错愕,看向世子。
    他似觉察到漪如此来目的不同寻常,从肩舆里下来,摆摆手,让周围的侍从们都退下。
    “何事?”等四周都安静了,世子问道。
    “世子一家回岭南之时,可要经过黄河?”漪如道。
    世子的神色有些莫名其妙,道:“从长安返回岭南,最便捷的道路是东行洛阳,自洛阳再取道运河南下余杭,经赣州岭南。”
    “要经过风陵渡么?”漪如又问。
    “风陵渡乃长安到洛阳的必经之路,自是要经过。”世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