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14岁两位,18岁两位,22岁两位,30岁一位。”
    黑泽秀明喃喃,“这不符合任何个人犯罪案例的记录。”
    “是的,我们怀疑是人口买卖。”
    “不可能。”黑泽秀明偏头看向风见裕也,“你会买一位30岁的女性吗?”
    “看看她的家庭构成,2个孩子还有一个不怎么回家的丈夫。她瘦削,劳累,疲惫,不复年轻时的美貌,不是生育的最佳状态,卖家和买家为了什么而交易?”
    风见裕也沉默了。
    “经过统计,人口买卖的男女比例为2:8,其中女性占据8成,而这8成中又有96%的受害者年龄在10-28岁之间,超过28岁的只有4%,那96%中又有61%的交易目的与性有关。”
    黑泽秀明看向那个14岁少女的照片,她笑得很开心,在一个那么美好的年纪,“那些罪犯,是社会的垃圾。”
    胃部传来强烈的空虚感,黑泽秀明伸手按住它然后揉了揉。
    “这个案件无论怎么定义,都不可能是人口贩卖。”
    他轻笑一声,“恭喜你,完美地避开了正确答案。公安不都是警察中的精英吗?你怎么考上的?”
    风见裕也在这一瞬荒唐地感觉降谷先生站在他面前质问:你这样也算个公安?
    年纪小一点的上司都会这么骂吗?
    黑泽秀明拿起记号笔,将这些受害者最后出现的地方连起来,这是一条环形线路,与地铁四号线几乎完美契合。
    这几乎是一个典型而完美的、犯罪者的心理安全区图形。
    四号线附近,就是罪犯经常活动的区域。
    一般来说,心理安全区会以犯罪者经常活动的点位辐射500-1000米,大部分的连环犯罪者会无意识地选择在心理安全区之内作案。
    黑泽秀明扫过地图上米粒大小的地名,四号线环绕商业街区,往外辐射是住宅圈。
    他用红色的记号笔围绕住宅区画了一个圈,所有受害者的加都在这两个同心圆的外围。
    黑泽秀明停顿了两三秒,在内部黑圆的框住的地方圈出三个地名。
    ——东京银座
    ——意大利风情餐馆
    ——中华街
    “去查一下这三个地方。”黑泽秀明随手圈完,甚至不准备解释,五点了,下班啦!
    青年把毯子一扔,拔腿就要走。
    “请等一下,为什么查这——”风见裕也的声音戛然而止,他忽然想起来警视长的话:最好不要问为什么,因为答案比较贵。
    行,那发个短信问问29岁上司?
    这个念头才窜起来就被风见裕也扼杀在摇篮,他甚至已经能看到降谷先生嫌弃的表情。
    算了吧。
    “对了,黑泽先生,我需要您的联系方式。”风见裕也扬声道,他还要告诉黑泽先生今晚得在公园里和安室先生接头的事呢。
    “嗯,桌上有一张名片。”黑泽秀明头也不回的跟着在门外等候的高木涉买菜去了。
    400円,一荤两素还有三个蘑菇。
    还挺丰盛的,就说他是不会看走眼的,高木警官买菜果然厉害!
    现在难题就是还要把这些放在一起烧熟。
    黑泽秀明在厨房里翻找半天,扒拉出来一个咖喱块,据说咖喱是最容易烧的东西?
    丢进锅就行了吧?
    他把猪肉洗了洗,切成长条然后扔进放满水的高压锅,又把土豆和胡萝卜洗了洗切块扔进去。
    水是不是放多了?
    算了,应该没问题。
    根据高木警官所说,蘑菇是要最后放的。
    黑泽秀明把高压锅锁死,然后点火,一切都很顺利。
    咖喱的香味渐渐飘出来,成功了吗!就说烧饭这么简单的事情他肯定行!
    最后就是放蘑菇了!
    黑泽秀明打开高压锅盖的时候遭到了一点阻挠,明明已经解锁,但怎么也打不开。
    坏了?是不是得用力?
    “砰——”巨大到堪比爆炸的声音响起,稀烂的咖喱糊浇灭了炉子的明火,溅了一地。
    黑泽秀明呆愣地看着厨房墙壁上溅射的黄色汤汁,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叮——”
    “我是安室,请问您这里发生了什么吗?”
    门口的电子门铃里传来邻居的声音。
    黑泽秀明用呆滞而神游的状态给他开门,然后道:“没事,因为我在做饭。”
    他顿了顿,又补充,“……的时候把锅弄炸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安室透:……做饭?我还以为你在研究炸弹……
    ——
    ps:1000日元差不多50几块吧,黑泽秀明那个消费水平肯定不够用的,他以前都打车上班,现在得走路了,好吃的芝士蛋糕也不太能买得起,吃便当的话,少爷舌头又不太愿意。
    黑泽秀明:(
    第21章
    黑泽秀明在安室透震惊的眼神中面露不解。
    锅,怎么就炸了呢?
    高木警官在跟他讨论菜式的时候没有说到这种情况啊。
    “我能进去吗?”安室透询问。黑泽秀明看起来实在是太狼狈了,他银色的头发上挂着一点咖喱汤汁,还未换下的警察制服更是狼藉一片,面颊处还有一丝刮伤,可能是被爆炸后的碎片划伤了。
    “嗯。”
    黑泽秀明将上次安室透来时穿的拖鞋拿给他,“里面有点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