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好啊,我等你这句话很久了。”官家一拍大腿说道。
    ????
    赵珏和庞昱对视了一眼,感情他们两个忐忑了两天,他哥早想这么做了。
    浪费了感情,赵珏很不高兴,感觉自己被他三哥给耍了,庞昱则觉得至少进展顺利,将图纸给官家瞧瞧。
    没错,那图纸展现在官家眼前的时候,官家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就是它了!
    原本的汴京城的位置,变成了皇家的位置,比原本更加精致,并且办公和生活完全隔开。
    增加了娱乐等地方,外城则是居民,商业等都分开,朝臣也有属于朝臣的居住区域,离皇宫更近一些,方便上班。
    就连朝臣办公的地方,都改成了办公楼的样子,里面在冬天又不会有寒风倒灌进来。
    第64章
    这官家算是冲动消费了一把, 外城由朝廷出钱盖,皇宫则是官家自己掏的腰包,没别的要求, 就是好看!
    更重要的是, 他看过赵珏襄阳城对防火的城防, 昨晚的提醒, 让官家意识到, 这里的安全隐患, 要不是他弟及时发现了, 就昨晚那妖风的阵仗,绝对是烧成一串。
    就昨晚上的风,呼呼的刮了一夜,官家本来就上年纪睡眠不好, 被这风闹的头疼, 还做梦梦见皇宫被烧,家族辛辛苦苦攒下的财富差点都付之一炬, 早上醒来又被八弟家的消息吓了一跳, 好在发现及时,顺便还把老八训了一顿,这八王爷也是无妄之灾。
    这才有了这么阔气的决定,开玩笑, 要是烧没了多亏啊, 还不如花了呢, 好歹还有新房子住。
    最先开始的工程当然是挪走附近的百姓, 这事还挺顺利的, 不为别的, 周边的庄子基本都是老赵家的, 只要记下面积,回头建起来的宅子补给他们就是了,谁也别想阻拦官家扩建汴京城的心!
    原本庄子上的人,都被赵珏丢到了工匠书院那边,那边的荒地开出了不少,正好这些庄子上的人过去,住的还都是楼房,如今汴京城除了赵珏的工厂还有养殖场的宿舍有楼房,一般的百姓可都是没有这待遇的。
    留出一条通往汴京城的路,招工讯息全城都贴满了,甚至是附近的城镇可都是没有放过,一传十,十传百的,至于传到多远,庞昱不知道,他就负责画规划图纸,擅长建筑的工匠一个个都收到了自己负责的位置,组建足够的人员,就差不多能开工了。
    每一天汴京城外头,都堆满了从各地运来的材料。
    没有原材料的话,要如何修建?
    特别是汴京城外的铸铁厂,生意上门恨不得多长出几双手来干活,这可是朝廷的订单,他们吃不下,只能找外援,不是别人,就是他们的兄弟厂,襄阳的铸铁厂,那可是老熟练工了,当初襄阳基建的时候,就是他们厂子援助的,现在轮到襄阳那边援助他们了。
    这边玻璃厂都开始加班加点,很简单,建房子能不用玻璃做窗户吗?自然是要早点开始准备,他们王爷说了,是要全城扩建!
    大概计算了一下玻璃的数量,负责玻璃厂的人差点被这数字砸晕过去,现在就开始加班加点,还不一定能赶的上用了。
    光看那一片又一片的工地,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什么大灾难呢,谁能想到只是扩建而已。
    这是官家想了十几年的事,并且官家带着老婆孩子,正准备去襄阳玩一趟,至于那些朝臣,他理他们才怪了。
    瞧瞧那些工地,朝臣也没多废话,带上了行囊跟着官家跑了。
    庞昱只觉得无语,用的着这么夸张吗?
    又没有拆房子,只是建房子而已。
    顺便还建一个大型的自来水厂,毕竟这是京城,百姓人数要比襄阳城多多了,水源需要解决,由于官家跑了,赵珏也跟着莫名其妙的也被拎着跑了,连带的就是庞昱一起。
    被留下来的工匠们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靠自觉吧。
    反正他们早就习惯了,加上被抽调来的襄阳工匠,外城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等一个月后,官家终于到达襄阳城,别说是官家了,那满朝的文武大臣们都傻眼了,这就是襄阳城?
    那高耸的城墙,怎么看都要比汴京城的高,等马车缓缓进城,那赞叹声更是停不下来,路面干净整洁,走在大街上的百姓都身穿整洁的衣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在车队出现后,百姓们自觉的闪躲到一边,毕竟那些马看起来价值不菲,要是冲撞了,他们肯定是赔不起的。
    在马车里的朝臣们,透过那马车的车窗,望着外面的景象,马路十分的宽敞,可以说比那官道都要宽敞,路的两侧都是小两层的房子,基本都装着玻璃窗户。
    早他们一步来到襄阳城传信的,已经安排好了那些文武大臣的住处,得亏当初房子建的够多,不然一下来这么多人,住都住不下!
    单身的,没有拖家带走的,直接住进了靠近平房区的居民楼,反正就临时住的,要求那么高做什么。
    有房子给他们住就不错了,两室一厅的房子,还想怎么样?
    至于大臣,像宰相等级的,自然是给住大房子,在赵珏王府附近有几十套房子都是小两层的房子,带花园一应俱全,反正暂时住住肯定是舒服的。
    官家被带去的是赵珏的王府,给他哥住,还能住的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