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页

      吐槽生活中的苦难,让几个人的距离迅速拉近,加上旁边还带了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孩,让蔺洵的拉紧计划很顺利。
    蔺洵本来就是想打听一下附近那里有好吃的果树,他们是本乡人最清楚,纷纷抛出自己知道的果树。
    “东家的梨子,又甜又多汁,不涩口,冬日熬冰糖雪梨都比别家的甜。”
    “西家的桃子,咬一口都是蜜,好吃极了。”
    “他们打算卖枝条吗?”
    “卖啊!每年果树都要修剪,当然要卖。”
    “你们就没想过种点果树什么的?也不用精心照管,就在房前屋后种上几颗,不也就是多一笔进项吗?”蔺洵想了想问。
    匆匆赶到的蔺一贺此刻轻轻怕了拍信儿的肩膀,信儿做个噤声的姿势,让他爹好好听着。
    老农回答:“当然想过,这这不是种树结果需要时间吗?桃三杏四梨五年,要是已经结果都好说,没进入产果期,那不也需要等吗?”
    果树分为稀果期和丰果期,刚种下的桃树小苗,在头三年就只会稀稀拉拉接几个果子,所以才叫桃三。
    “其实,我有个缩短稀果期的法子,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听?如果您们觉得还行,就种上几棵果树,我记录一下数据。”蔺洵趁机提出种树的事。
    老农们面面相觑,还有这种法子吗?他们从前怎么没听说过?难道读书人真的比他们脑子好使些?
    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只是....
    “要多少银子?太贵的话我们可能出不起。”其中一人试探着说道。
    “不要银子,但需要你们帮个忙,记录下果树的变化,看看这种法子到底可不可行,如果可行,以后就会推广到其他地方去,让大家都能种上果树。”蔺洵在看他们犹豫的模样,补充到:“要是不放心,可以签个契约,保证不收一分银子。”
    蔺一贺听得津津有味,此刻也忍不住问:“是什么法子啊?竟然这么神奇?”
    “山人自有妙计,各位大哥要是想通了,明天还在这里,告诉我一声就成。”蔺洵站起来拍拍手,“好了,回去吧。”
    信儿主动帮着收拾刚才桌面上的茶盏,倒掉茶水后把茶杯放好,之后会有人来收拾。
    蔺一贺路上默不作声,一直在苦思冥想到底是什么法子能够缩短果期,最后实在想不通主动问话,“祖父,到底是什么法子啊?”
    “秘密就在院子里那些小树身上,自己慢慢琢磨去吧!”
    院里的确有很多小树苗,刚从一片野果岭挖起来的,野果岭也不知道是当初谁种过果园还是鸟儿啄食果子后把种子扔到那里,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片果岭子,也没人管过。曾经有人摘过里面的果子,又酸又苦,咬一口涩的舌尖发麻。
    难道是祖父发现了什么特殊肥料,只要施肥就能让果子变味道吗?蔺一贺觉得只有这个解释能说通。
    而其实蔺洵想做的是嫁接果树,所以才打听附近哪里有合适的苗,至于分散到庄户上,主要是庄子上人手不够啊!光是照顾池塘和其他就挺费劲,而且分散其实还有一个优势,能看出不同的照料方式对果树的成长有没有影响。
    蔺洵在自己心内的小本本记下一笔,准备派人去买小苗,如果他们不愿意,只能停下池塘的活儿,暂时先把果树林种出来。
    信儿乖巧懂事的替曾祖父铺开纸笔,让他能记录下今日所需做的时间,相比他,大喇喇的蔺一贺和老大就很讨嫌,呆愣楞的。
    记录完事件后,蔺洵开始不动声色的赶人,“怎么,背律法的事怎么样了?虽然考验的是你妹子,但你自己也不能放松啊,至少要了解一下。”
    一想到那背不完的律法,蔺一贺再次变身苦瓜脸。
    怎么别家的祖父就分外疼爱孙儿,自家的只会嫌弃他烦呢?
    说着说着,别人家的祖父就到了。
    右丞相之前跟蔺洵说过很多次想来庄子上,但他抽不开身,现在终于忙完了,赶来看个究竟时,蔺洵正在跟那些老农吩咐嫁接过的果树要怎么养。
    嫁接一年四季都可以,但肯定初春更为顺利,只是他性子急,不想耽误时间等到春天而已。
    老农们纷纷点头听着记在心上,回去打算好好照顾这些树。毕竟照顾好了是自家受益啊!
    右丞相下马车就看到这等热闹场景,碰面时不由得打趣说:“瞧瞧你现在的样儿,真安心种树啊?”
    蔺洵不以为然:“民以食为天嘛!能多给他们增加一点收入何乐不为?”他在看右丞相,“终于有空闲了?”
    “没空闲也要挤出一点来啊!顺便看看给我的房间有没有偷工减料。”右丞相嘴上也是不肯落于下风。
    房间当然设计的美轮美奂,为了显得贴合田庄,还增加了很多粗陶罐和野花,右丞相觉得十分贴合心意,中午用的饭更是特色野味。
    老大和蔺一贺听说父亲有客人来了,当年要出面接待,带上信儿一起招待,不然他们可是失礼于人,但等到饭后他们另去别院休息。
    蔺洵在池塘边盖了一座草棚凉亭,中间摆着竹椅竹帘,如果等到荷花盛开的季节,想必又是一片
    “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
    “说说吧,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不痛快的事?”等到两人独处时,蔺洵就直接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