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天之涯,海之角 作者:Lordese

    分卷阅读110

    ,谢尔盖·康斯坦丁诺维奇·纳扎鲁巴耶夫按照他的命令,准时到达了。”

    女秘书当然不敢得罪他,立即拿起了手边的电话机,向里间的大校报告来客的情况。尽管她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记住这个人“漫长”的全名,可这座大楼里的每一个人都认识他——方面军宣传处的纳扎鲁巴耶夫少校,眼观八方、耳听六路的政治军官——别称:无孔不入的跳蚤。

    “少校同志,大校同志请您进去。”女秘书努力地对他笑了笑,希望这个家伙赶快离开。

    “谢谢。”纳扎鲁巴耶夫同样递给女秘书一个虚伪的笑容。

    他走到门边,敲了敲门,“方面军宣传处副处长,红军少校谢尔盖·康斯坦丁诺维奇·纳扎鲁巴耶夫奉命前来报到!”

    这声音又激动又急切,足以让不了解他的人以为:他是真的爱戴并且迫切希望见到这个房间里的人。

    “请进!”大校响亮的回答声从门里冲了出来——这些习惯了做报告的人个个都是大嗓门。

    纳扎鲁巴耶夫喘了一口气,整了整衣领,推门走了进去。

    一个秃头的中年男人正坐在办公桌后低着头看书……不,也许算不上书,从那本东西的厚度来看,充其量也就是一份小册子。

    一定又是什么政治局的学习文件吧?哼,在我面前就装出正派人的样子,背地里却只会整天和外面的女秘书调情!纳扎鲁巴耶夫在心中无情地讽刺着大校,脸上的笑容里则进一步增添了恭敬与热爱。

    “谢尔盖·康斯坦丁诺维奇,”大校抬起头,和蔼地注视着纳扎鲁巴耶夫,“您来了,很好,请坐吧。”

    “谢谢您,大校同志。”纳扎鲁巴耶夫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他尽量使自己保持严肃的坐姿,却又不在人前显得拘谨。

    两人先寒暄了一通,聊了聊诸如“某人灌饱了伏特加之后教训老婆不成,反被婆娘赶出家门”之类的“趣闻”。

    大约过了5分钟,瓦罗斯托夫大校决定结束闲话。

    “谢尔盖·康斯坦丁诺维奇,”他说,“我昨天拜读了您在《真理报》上发表的驳斥那些“为图哈切夫斯基反党集团翻案”企图的文章,写得很好,在同志们中间广受好评。请允许我现在就祝贺您。”

    “谢谢,大校同志。”纳扎鲁巴耶夫假装谦虚地笑着,“可您知道,这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处于斯大林同志的英明领导下的。只有紧紧地跟随着党的旗帜,我们才能看清脚下的道路。没有斯大林同志这盏明灯,我们又能干些什么呢?当然什么也干不成!”然后他两手一摊,做了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动作——让人不由地联想到了骗子或窃贼在自白时常用的姿势。

    可是,瓦罗斯托夫大校似乎很满意他的这番回答,肯定地点了点头。“能在《真理报》上发表这样的大作,谢尔盖·康斯坦丁诺维奇,您现在是整个方面军的名人啦!”他又略带神秘地补充说,“就连咱们的方面军司令员科瓦廖夫同志也知道您了。就在昨天,他还跟我打听您的事呢!”

    “那、那么,您是怎样回答他的呢?”纳扎鲁巴耶夫表面上仍然平静,内心其实早就紧张了起来——要是瓦罗斯托夫大校这条精力旺盛的公狗在科瓦廖夫面前胡说八道,他纳扎鲁巴耶夫的前程就毁了——而且不仅是前程的问题,甚至以后的人生都全完了——在这个国家,一旦你因为某一方面的问题而被上级厌恶,那么,无论你在其他领域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对你来说,都是零。除非万不得已,否则莫斯科绝对不会看你的能力,他们只认得你这个人。

    幸运的是,大校看来并不知道纳扎鲁巴耶夫心中对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许他一直把眼前这个矮个子、小眼睛、头发稀疏的政治军官当成是自己最忠实的追随者之一。

    “我吗?我对他说——当然是照实说的——纳扎鲁巴耶夫是个能干的家伙,是个好政委、好同志,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就这些。司令员听后很满意,而且显得高兴坏了,在吃晚饭时又多要了一瓶伏特加。”

    “这可真是太好了!”纳扎鲁巴耶夫不禁脱口而出。不过,随即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语,连忙解释道,“我是说司令员的胃口,真是太好了……”

    瓦罗斯托夫大校对他摆摆手,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您知道吗?现在咱们的西部边境很不太平。”

    “是的,大校同志,德国法西斯正在肆意侵略……”纳扎鲁巴耶夫立刻用听上去义愤填膺的话语答道。

    “没错,他们现在进攻波兰,下一个就是我们了。”大校随手从烟盒中抽出一支香烟放在嘴上,纳扎鲁巴耶夫连忙从坐着的椅子上跳了起来,跑到办公桌边,摸出口袋里的火柴给他点上了烟。

    大校舒服地吸了口烟,吐出了一串烟圈,继续说道,“反对侵略,打击一切侵略者,是我们苏联红军的责任……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和那些急着向德国宣战的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权是不同的——我们从不会在别人没有揍我们的鼻子之前,先去毫无道理地踢他的屁股。现在,德国正在和波兰的反革命政府狗咬狗,而且又和我们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所以,斯大林同志作出了明确的指示——我们不能主动前去挑衅。您明白吗?我们并不是不愿意援助波兰,这不仅仅是因为华沙的反革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追随西方,执行反对社会主义、敌视苏联人民的错误政策……而且,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这番恬不知耻的自我辩护结束以后,瓦罗斯托夫大校又美美地吸了一口烟。

    “我完全明白,斯大林同志的决定是绝对正确的。”纳扎鲁巴耶夫想也没想就表态了。

    在这个年代,那个格鲁吉亚人还有什么决定不是“绝对正确”的呢?哪怕他今天说太阳是围着地球转的,莫斯科天文台也会动足脑筋去论证一番,以证明这种胡扯的真理性。

    “可是,在波兰的东部,”大校继续说,“也就是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居住着300万白俄罗斯人和600万乌克兰人。作为与他们有着同一血缘的人,我们自然是不会将他们弃置不顾。”

    “那么……也就是说……”除了那满屋子呛人的烟味以外,纳扎鲁巴耶夫的鼻子还嗅出了那么一点别的味道。

    “也就是说,我们苏联红军,在必要的时候——也就是波兰政府因为德国的进攻而崩溃,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社会秩序的时候,红军将越过国境,前去保护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利益!”大校高声说道——他甚至有些被自己的发言弄得有些激动了,脸也涨得通红,嘴唇还在因为刚才的叫嚣而微微地

    分卷阅读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