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百岁之好,一言为定 作者:素光同

    分卷阅读10

    并未反驳一个字。

    教室里光线通透,学生们聚精会神,她抬头盯着黑板,过了大概十秒钟,忽然开口说:“根号十七。”

    陈亦川先是一愣,接着捂住了自己的草稿纸,他说:“夏林希,你怎么能偷看我的答案?”

    夏林希道:“你的答案没有我心算快。”

    陈亦川便认定:“你一定做过这种类型的题目。”

    “别说话了,”蒋正寒忽然看向陈亦川,“现在还在上课,能不能保持安静?”

    陈亦川哂笑一声,偏回了头,他手里转着钢笔,跟着说了一句:“就算我保持安静,你听得懂老师在讲什么吗?”

    话中带刺,挑明了对方是一个差生。

    但是蒋正寒没有答话。

    像是石头扔进了湖里,等不来一个回音。

    陈亦川放下钢笔,双手交叠:“如果我是你,根本不好意思坐在教室里。”

    蒋正寒回答:“你不是我,也可以出去。”

    夏林希有些想笑,但又笑不出来,她趴在课桌上,在心里为蒋正寒鼓掌叫好。

    陈亦川的心情与她截然不同。他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在班级里也算众星拱月,虽然没有对任何人说过,但他其实很瞧不上成绩差的学生。

    考试教会他用分数来判定一个人。分数高的是他的竞争对手,分数低的是他的手下败将。

    毫无疑问,蒋正寒和他相比,应该输得一败涂地。

    抱着这种心态,他没有继续和蒋正寒争执,毕竟他的时间很宝贵,用来看书还不够,哪有时间和闲人说话。

    闲人蒋正寒的注意力,也不在陈亦川的身上,他看见夏林希一直趴着,便低声问她:“你感觉怎么样?”

    “十一点下课以后,我妈妈会来接我,”夏林希道,“还有三十分钟。”

    蒋正寒收了笔记本电脑,又装好了机械键盘:“那我……”

    他说:“我帮你记笔记吧。”

    ☆、第七章

    自从步入高三以来,蒋正寒从没有哪一天像今天这样,全神贯注地记录课堂笔记。

    不过每当他抄完一道题,夏林希都会报出答案……让他觉得自己抄的这些东西,其实没什么用。

    他一边写字,一边和她说:“你心算真的很快。”

    “心算和记忆力都可以练习。”夏林希偏过头看他,隔着矿泉水的瓶子,他的侧脸变得模糊,像是结了一层雾。

    夏林希伸手,缓慢移开了水瓶。

    蒋正寒注意到她的视线,一行笔记写得更认真。

    他的字体算不上好看,字大,而且潦草,棱角分明,入眼格外突兀。但这一次,他谨守一笔一划的原则,一行写下来竟然工工整整。

    距离下课还有二十多分钟,讲台上的老师放出一张幻灯片,清一色的压轴题,每一道都不容易。

    蒋正寒不做题,他只抄题。假如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什么,他也会把它们加上去,像是一名尽职尽责的记录员。

    抄写停顿的间隙,他看了一眼夏林希,却发现她趴在书桌上,已经睡着了。

    此时临近晌午,当空一轮骄阳似火,烈日炙烤着大地,整个写字楼都很热。

    而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落地窗上没有窗帘,灿金色的阳光直射进来,十分刺眼。那些飘在空中的浮尘,随风摆动的微粒,玻璃映出的虚影,都被照得无所遁形。

    蒋正寒望了望窗外,又瞧了一眼夏林希。

    片刻过后,他从原位站起来,把椅子往前拎了拎,重新落座以后,整个人挡住了大半的阳光。

    夏林希好像睡在他的影子里。

    二十分钟一晃而过,等到下课铃打响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松了一口气。今天的补习课终于结束了,下次遭罪又是六天以后的事。

    大家纷纷起立,各自收拾起了东西,教室内一片嘈杂喧闹,夏林希也被吵醒。

    她揉了一下眼睛,低头收拾书包。蒋正寒递过来一沓草稿纸,纸上从头到尾都是数学例题,他画图从不用尺子,但这次打破了惯例。

    夏林希捏了一下厚度,估摸着怎么也有十几页了。

    她把那一沓纸装进书包里,有一种不好形容的感觉,这种感觉对她而言十分陌生,在此之前的十七年,她从未切身体会过。

    当然,这些心事她不会和父母说。

    补习班下课以后,夏林希走出了写字楼,她站在路边等了半分钟,就看见了她妈妈的车。

    一辆银白色的奔驰,车牌号包括了夏林希的生日。

    车上的空调温度开得很低,夏林希抱着书包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听到她妈妈开口说:“我刚从家政公司回来,给你找了一个保姆,四十多岁,姓彭,老家是农村的,雇主评价不错。”

    夏林希点头,问道:“她什么时候来?”

    “明天一早,她会过来给你做早饭,然后打扫卫生,”夏林希的妈妈答道,“你喜欢吃什么也和彭阿姨说,让彭阿姨给你做。”

    前方两百米是一个红绿灯路口,当前状态是红灯,整条长街上堵满了汽车,十字路口处还有交警巡逻。

    汽车的喇叭声,自行车的铃铛声,发动机的轰鸣声,这些噪音混杂在一起,多少有点闹耳朵。

    夏林希靠上了车门,扭过头看向非机动车道。

    这一条长街的绿化带上,栽种着整齐的行道树,枝叶错落茂密成荫,挡住了过往的人影。

    蒋正寒推着一辆自行车,站在拥挤的人群里,因他身形颀长又挺拔,背影就十分惹人注意。

    夏林希一眼瞥见了他。

    她的妈妈摘下墨镜,开口问道:“你在看什么呢?”

    夏林希不假思索地回答:“看同学。”

    “哪个同学?”妈妈侧过了脸,“你指给我看一看。”

    夏林希回过神,随便指了一个路人。

    堵塞的车道没有疏通的趋势,有几辆车不耐烦地按起了喇叭,当然在这种情形下,按喇叭也是徒劳无功。

    妈妈查了一下路况,接着刚才的话问道:“那个同学的成绩怎么样?”

    夏林希说:“还好。”

    “是你们班的前十名吗?”

    “差一点就能进了。”

    她妈妈点头:“那还挺不错的。”

    前方那一盏绿灯终于亮起,自行车成群结队,比汽车消失的更快,夏林希转回了头,岔开话题道:“今天下午两点钟,叔叔是不是要来我们家?”

    分卷阅读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