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一顾茅庐

      小童挠着头,一脸地茫然:“名字太长了,我记不住。”
    “你就说,是刘备前来拜访。”刘备面带善意,轻笑道。
    “先生今早出门远游,现在不在家中。”小童稚声说道。
    “可知先生他去往何处远游?”
    “踪迹不定,我也不知往何处去了。”
    “那,先生何时归家?”
    “归期亦不定,快的话三五天,久的话十数日。”
    听到这,刘备的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惆怅之色。
    苏毅心中暗道,刘备你别着急,诸葛亮这是为你准备大礼去了。
    “既然这卧龙不在家,那咱们就赶紧走吧。”张飞转过身,想要立刻就走。
    “三弟说的极是。”关羽说完,作势也要离开。
    “二弟,三弟,莫要着急,我们再等等,说不定卧龙先生今天就能回来。”刘备连忙叫住二人,快速说道。
    诸葛亮今天是一定回不来的,我可不想再这一直等着,苏毅心中想道。
    “主公,我们不妨先返回新野,再时刻派人前来卧龙岗打探消息,若是孔明先生一旦归来,我等再前来拜访不迟。”苏毅上前一步,看向刘备。
    刘备微微点点头,道:“怀恒言之有理,这样,我们先把礼物留下。”
    刘皇叔,果然是个实诚人!
    人还没有见到,就要把礼物留下来。
    “先生说了,不能随意接受他人的礼物馈赠。”小童连忙摆着手,以示拒绝。
    “也罢,下次见到卧龙先生,我再将礼物亲手送给他。”刘备沉吟片刻,随即开口说道。
    “如此甚好!”苏毅笑道。
    临走前,刘备向小童嘱咐道:“如果卧龙先生远游归来,一定要告诉他刘备专程来拜访。此外,我还会再次前来拜访的。”
    “记下了。”小童点点头,应道。
    “刘备告辞。”
    说罢,苏毅四人抬腿离开。
    “大哥,你可是堂堂的大汉皇叔,专程前来卧龙岗已经是给了孔明天大的面子,他这次不在家,下次等他回来,该让他来拜会大哥才是。”张飞一边走,一边小声嘟囔道。
    刘备正在低头思索着什么,并没有听到张飞说的这句话。
    不过,苏毅却是听了个正着。
    下一瞬间,张飞突然跑回去,朝着茅庐大声喊道:“那个小童,你听着,我是张飞,等诸葛亮回来了,立刻叫让前来新野拜见我大哥,否则,大军降临……”
    “放肆!”刘备大喝一声,打断张飞正在说的话,“翼德,不可无礼!”
    “哈哈,大哥,我就唬一唬他。保准呀,下回诸葛亮老老实实地前来新野拜会大哥。”张飞挠挠头,来到刘备身前,龇牙咧嘴道。
    听到张飞口中的虎狼之词,苏毅不禁笑出了声。
    燕人张翼德的做事方法,着实有些厉害。
    “速速上马离开。”刘备一边翻身上马,一边说道。
    四人正欲策马离开,忽然,前方的山间小路中,走来一个男子。
    他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手里拄着一个藜木制成的手杖,看上去颇为精神。
    男子身后还跟着一名小童,小童背着一个粗布袋,看上去鼓鼓囊囊的样子。
    “一定是卧龙先生回来了。”
    刘备眼睛一亮,脱口而出道。
    苏毅摇摇头,心中想道,刘备这是逮住个人就把他当作诸葛亮啊。
    不等关羽、张飞二人有所反应,刘备飞速下马,快步走上前去,施礼问道:“敢问可是卧龙先生。”
    “非也非也。”男子摇摇头,道:“敢问将军是何人?”
    “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是也。”
    “原来是刘皇叔,久仰久仰,在下这厢有礼了。”男子微微一笑,向刘备行了一礼。
    这时,苏毅也翻身下马。
    他审视着眼前这个陌生男子,暗道,既然出现在卧龙岗附近,此人应该是与诸葛亮有关。
    “请问先生是何人?”刘备开口问道。
    “在下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
    苏毅有些微微诧异,原来这名男子就是博陵崔州平,诸葛亮的四大好友之一。
    崔州平名叫崔钧,博陵安平人。
    他是太尉崔烈之子,议郎崔均之弟。
    能与诸葛亮成为好友,想来他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在此相遇,不胜荣幸。”刘备拱手抱拳道。
    “我正要前去拜会孔明,将军可要一同前往?”崔州平笑道。
    “我刚刚去过卧龙岗,孔明先生外出云游,现在还未归家。”刘备望去半山腰的草芦,开口说道。
    “原来如此。”崔州平点点头,忽然,他的目光放在苏毅身上,“这位,可是苏怀恒先生?”
    苏毅微微一愣,上前一步,道:“你认得我?”
    “水镜先生经常提起,玄德公身边有一奇士,姓苏,名毅,字怀恒。故而在下猜测,足下便是水镜先生平日里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崔州平笑吟吟地说道。
    苏毅现在只想说,有名气的感觉就是爽!
    “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在此叙谈一番。”刘备载笑载言。
    “甚好!在下生平最喜欢交友,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长笛一杆,茶炊一副,以备高朋雅士所需。诸位如若不弃,我们就在这溪边烹茶如何?”崔州平指着溪畔,面带笑意。
    “好极!好极!”
    接着,崔州平让小童放下粗布袋,将里面的茶炊取出来。
    不愧是文人雅士,出门都随身携带着喝茶的工具,苏毅心中赞道。
    “二弟,三弟,我与怀恒同崔先生叙谈片刻,你们先去旁边稍作歇息。”刘备看向关羽和张飞,开口说道。
    “行!”关羽点头应道。
    “大哥你只管去谈,我也去当一回卧龙,睡觉去了,只是别误了晚饭就行。”张飞笑嘻嘻地说道。
    顷刻,溪畔。
    苏毅与刘备、崔州平相对而坐。
    溪水顺着山谷永无止息地向下流淌,时而湍急,时而缓和,飞溅起团团水花。
    如此清澈透明的溪水,用来泡茶最为合适。
    很快,水已烧开。
    小童为三人冲好茶水。
    苏毅轻轻抿了一口,顿时感到一阵醇香。
    咱这小日子,过得真不错,苏毅心中乐道。
    “敢问将军,为何要去见孔明?”崔州平率先开口。
    “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纲常沦丧,苍生蒙难,我欲拜访孔明,求取安邦定国之策。”刘备眉目肃然,沉声说道。
    一旁,苏毅听着暗自感叹,刘备的志向果真不小!
    平乱世,救苍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将军胸怀天下,果真一片仁义之心,不过,自古以来,有乱必有治,治与乱相辅相成,此起彼伏永无休止。
    高祖斩蛇起义,诛灭暴秦,天下由乱入治,之后,天下太平了约两百年,而后,王莽篡逆,天下由治入乱,由此可见,治与乱,互为因果。”崔州平一出口,即显不凡。
    “先生所言极是。”刘备点头称是。
    苏毅则只在一旁默默听着,没有说话。
    “将军若想一统天下,只恐不易,到头来却是徒费心力。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命之所在,人怎能轻易更改?”崔州平面带精光,徐徐说道。
    又是天命!苏毅在想,如果上天将一切都已经注定好了,那人的努力与奋斗,还有什么用?
    即使是在希望渺小的情况下,也不能放弃,不能妥协。
    时刻怀揣着一颗勇敢的心,永远不要向命运讨饶,不要向磨难低头。
    不管其他人怎么样,苏毅,他不信命!
    心念至此,苏毅慨然道:“州平先生,我还是更喜欢另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怎能向命运低头屈服?我之命数,当在我手,断然不能由天地掌握。”
    听到这,刘备眼中精光一闪,显得有所触动。
    “怀恒所言极是,备身为帝胄,更不能向命运屈服,既生于世,就当平乱求治,匡扶大汉,即便前路充满荆棘,也要一直走下去。”刘备毫不迟疑地说道。
    “今日,在下受教了。”崔州平点点头,有些被苏毅和刘备说的话所感染。
    刘备顿了顿,再次开口说道:“先生如此大才,可愿出山助我成就大业?”
    “在下山野之人,早已无意于功名大业。”崔州平摇了摇头。
    时间飞逝,三人谈得愈发欢快。
    辞别崔州平后,刘备向苏毅感慨道:“连孔明的好友都如此高深莫测,真不知道孔明又当如何,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孔明。”
    苏毅微微一笑,说道:“莫要着急,总会见到的。”
    “孔明见不着,却在这遇到这个腐儒,闲谈了这么长时间,我的肚子都要饿扁了。”张飞抱怨道。
    苏毅忍俊不禁道:“翼德说的极是。”
    “三弟莫急,我们这就动身返回新野。”刘备面带笑意,看向张飞。
    随即,众人翻身上马,直奔新野。
    ……
    ……
    返回新野之后,天色已然全黑。
    一天乏累,众人用过晚饭之后,就各自回房休息。
    苏毅独自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盯着黑漆漆的墙壁发呆。
    他本来是想点亮手电筒,然后看看《三国志》和《后汉室》。
    可是,手电筒没电了。
    于是,苏毅随手把没电的手电筒当作垃圾扔到外面。
    做完这件事后,苏毅也就失去了读书的欲望。
    长夜漫漫,干点什么好呢?
    这时,苏毅忽然想到关键的一个问题。
    他时常购买系统里的商品,如果东西少还好说,可是如果长此以往,新奇的东西越来越多,也难免他人有所怀疑。
    可这些现代物品又难以解释他们的原理,更不用说来源了。
    截止目前为止,苏毅已经在系统里购买过许多东西。
    展示给刘备看到的也有很多。
    像什么听歌的音响、航拍无人机、压缩饼干、玻璃杯,放大镜,落地镜,土豆。
    这些东西五花八门,来历又不明。
    得想个法子,让刘备以及刘备手底下一众人彻底地消除疑心才是。
    该想个什么法子呢?
    突然,苏毅眼前一亮。
    “有了!”
    接着,他迅速调出系统,飞速浏览着上面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