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王贵妃握紧了信纸,她擦了擦眼泪,眼中透着坚定。不管怎么样,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她绝不会轻易放弃!
    “高莲,本宫有一事要你去做!你去太傅府......”王贵妃贴着高莲的耳朵小声吩咐着。
    宣室殿内,苍诏坐于御桌之后,面前是打开的奏折。他握着笔,迟迟不下。一滴墨汁终于耐不住从笔尖滴落,啪嗒一声砸在了雪白的纸面上。瞬间,一缕墨色晕了开来,将上面原有的字迹糊成了一团看不清楚的墨迹。
    \陛下,您已经看了好些时辰了,还请保重龙体,先歇一歇吧!\
    苍诏看着面前的墨迹叹了一声,“德安,你说这世上可有断肢重生一说?”
    “陛下,说到断肢重生,老奴倒是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哦?说来听听!”苍诏有了些兴趣,他将笔扔进了笔洗里,示意德安说下去。
    “据说在永德年间,在一个叫做白鹤镇的地方曾经有一神童,名叫齐盛。他十分聪明,三岁便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只可惜他自幼便没有双腿,即使再聪明也无参加科举,更别说入朝为官!镇子里的人见到他总要赞一声聪慧,随后又会摇头叹息。他父母更是不能接受。因此每日都会祈求上天让齐盛能够长出双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有一日,他们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在齐盛十六岁那年,他的双腿便仿佛是一夜之间便长了出来,行走与常人无异。”
    苍诏垂下眼帘,他揉了揉额角,“可惜故事终究只是故事,这齐盛虽然长出了双腿,但确是他父母日夜祈求上苍才有的恩赐。寻常大夫又如何能做到!”
    德安垂着头,轻声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奴相信,只要诚心,所盼之事一定能够实现!”
    苍诏却没再继续下去,只问道:“周大夫呢?”
    “回陛下,周大夫和他弟弟去了太医院!”
    苍诏哼笑一声,“这个李显,八成是他把周锦带过去的!也好,让他们都跟着周锦学学,免得堂堂太医院,竟找不出一个可用的人来!”
    正说着,殿外突然来报,大将军苍宿求见。
    苍诏笑了起来,“快传!”
    下一刻,大将军苍宿便走了进来,“臣弟见过皇兄!”
    “朕都说了,你我兄弟二人不必行这俗礼!快过来坐!”
    德安见状,轻轻退出了大殿。
    “皇兄,皇嫂既已经醒了,你为何还是一副愁闷的样子?”
    苍诏有些讶异,“你如何得知她已经醒过来了?”
    苍宿轻笑一声,“有周大夫在,再难的病也能药到病除了!”
    “看来你对周锦很是推崇!他的医术确实算得上当世罕见,连朕都有些惊讶!确实当得起神医的称号!”
    “周大夫曾经救过臣弟的性命,若非有他在,臣弟想必已经毒发身亡了!”苍宿这般说着,神情却很淡然,对于曾经险些丧命一事好像并不放在心上。
    反倒是苍诏有些后怕,“这的确是多亏了他!”随后他有些斥责道:“你呀你,这般重要的事情都瞒着朕,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兄了!若非后来刘太医一事,你还要瞒朕到什么时候!”
    “皇兄息怒,臣弟只是觉得事情已过,事后再说也没什么用!更何况,皇兄的头疼之疾还未治愈,臣弟也不想让皇兄再徒增烦恼。”
    说到这里苍宿有些担忧,“皇兄,近来你的头疼可好些了?”
    “还是老样子!朕这头疼可是老毛病了!”苍诏揉着有些抽痛的额角,脸色有些难看。
    “皇兄何不让周大夫来看看?”
    “周锦?这......”苍诏怔了一下。他并非没想过让周锦来诊治,只是却不知为何,他并没有付诸行动。
    苍诏的迟疑让苍宿有些着急,“皇兄还犹豫什么,若这世上还有人能够治好皇兄,那此人一定是周锦!臣弟之前已经打听过了,当初周锦也曾经治疗过一个头疼病发作的病人。现在那名病人已经彻底痊愈。皇兄何不一试?”
    说做就做,苍宿也不耽搁,起身道:“周锦呢?臣弟这就让他过来!”
    “周大夫,您快来帮我扎几针,我要试试这烧山火!”
    “我也要试试,先给我扎扎!”
    “你这小子先来后到懂不懂!去后边等着去!”
    “你们别吵,别挡着我看周大夫施针!”
    太医院里一片热火朝天。
    周锦坐在人群中,手上捏着金针,慢悠悠道:“这烧山火也并非难事,只要你们计算好十二经脉的精气灌注时间,便可轻松让病人觉出热感。”
    他将金针刺入面前这个学徒身上,“针刺进天部时候要快速,左手按压穴位周围,力道要稍重!随后用力顺着方向撵转九次,进入人部,再次用力撵转九次,进入地部,如此反复。这期间要注意力道手法,避免银针裹缠肌肉形成滞针......”
    偌大的太医院围满了人,不管是信服周锦,还是不信服的,全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周锦的手法。期待能学到一二。
    而在周锦身后,已有好些人身上被扎成了刺猬,小心翼翼坐在椅子上,他们竖着耳朵听着,眼睛里爆出兴奋的精光。
    “热了,热了,真的有热意!”那名学徒突然睁大了眼睛,惊呼道:“我感觉腿上好些有火在烧一样!”
    “我也感觉到了,我背上都出了一层汗了!”
    --